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8/488

  实在是它太重要了!
  事实上,当联合调查团上了火车,激情逐步退却,理智恢复以后,他们也对这个发现的真实性抱有了一定的怀疑。毕竟全球数万所实验室、数百万科学家都没找到的耐高温聚合酶,就如此轻易地被一家外资企业下属的医院实验室,给找到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火车在铁轨上奔驰时,车上的每个人可以说都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情绪时而亢奋、时而担忧、时而沮丧,起伏不定,焦虑难安。
  临到中华制造门口,他们甚至产生了畏惧情绪,生怕这又是一场骗局,有些不敢进去了。
  直到李志方亲口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他们才算是释放了一点焦虑。
  但要让他们彻底放心,还需要亲眼看到事实——最好是亲自操作!
  双方一见面,他们就提出了这个要求。
  中华制造方面很体谅他们的心情,将人员撤出实验室,敞开让他们使用。
  看到中华制造职工医院实验室的硬件条件,考察团成员全都大吃一惊,陈教授更是感叹,其中部分仪器甚至比他们中科院用得还好。
  感叹归感叹,正事更重要。
  陈教授不顾旅途劳累,坚持亲自上阵。
  李志方等一群同样四五十岁,在国内生物专业内都属于最顶尖层次的专家,也都抢着给他打下手,负责清洗试管、配制试剂等基础工作。
  一口气连做了五份样品。
  在等待过程中,所有人都坚决不出实验室,一直守着培育箱。
  当制好的玻璃片,放到显微镜下时,众人默默将陈教授围在了核心,静静地等待结果。
  陈教授低下头,将眼镜凑到镜头前。
  一分钟。
  两分钟。
  三分钟。
  他一动不动,就像一尊塑像一般,凝固在显微镜前。
  “陈教授?”
  “陈教授,结果怎么样?”
  大家先还耐心地等待着,可是看他始终一动不动,一言不发地样子,大家的心都提了起来,小声催促道。
  在无数的催促声中,陈教授才恋恋不舍抬起头,脸上充满着幸福的笑容。
  “实验……”
  话还没说完,两行热泪就从他眼眶中夺眶而出,簌簌地顺着他那苍老的面颊,滚落下来。
  他的声音,哽咽着,后面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了,他要说什么。
  安静的实验室内,忽然响起阵阵轻轻的抽泣声。
  在场众人,每个人眼中都通红通红的,昂头看着天花板,努力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
  我们,终于有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发现!
  ……
  看着一位位最年轻也有四十好几,年纪大的已年近七旬的科学家,带着泪痕从实验室走出,外面等待的人脸上刚刚浮出笑容,也迅疾通红了眼睛,捂着嘴轻声哭了起来。
  白云天在人群中,也深有感触。
  可是当他看到带队的那名卫生部副部长,心中一动,走上前去,低声道:“谢部长,能借一步说话吗?”
  谢部长惊讶地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跟着他,来到了走廊另一端尽头。
  站在气窗前,他客气地问道:“白总监,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白云天看着他,低声道:“白部长,您大概也明白这项发现的重要价值了吧?”
  谢部长点头:“这确实是非常重大的发现。听陈教授等人的说法,是可以和登月计划相提并论。”
  白云天笑了笑,不去置评,问道:“那么,你们希不希望在这项发现中署名?”
  谢部长霍然抬起头:“你们不是已经向《nature》投稿了吗?”
  “我们可以撤稿!然后与卫生部,或是中科院等等,你们指定的单位一起,撰写联合报告,一同向全球公布!”白云天轻声道。
  谢部长嘴唇紧抿,眉头紧皱,显是在思考它的利弊得失。良久,才问道:“你们有什么要求?”
  白云天宁愿撤稿,也要带上他们,自然是希望从国家手中交换到足够好处。
  只不知道,他想要什么。
第三百七十四章
轰动
  白云天摇摇头。
  “我没什么要求。我只觉得,国家有了这项技术,我们参加基因组计划就有了足够的资本。听说参与基因组的国家,可以共享基因库数据,我希望到时候我们也有资格可以获得相关数据。”
  “就这个?”谢部长呆住了。
  把可以震惊全球的重大发现,与卫生部共享,就为了弄到基因库数据?
  中华制造要是这么大公无私,当初又何必向《nature》投稿!
  事实上,这正是白云天的真实想法。
  《制造史回顾》中有各种先进的设备,也包含完善的软件系统,但却缺少至关重要的基础数据。
  这些数据,靠他自己组织人来完善,十年二十年也完成不了。但是若是全球科学家、生物实验室加入进来,同心协力之下,两三年就能见功。
  所以他并不在意,让国家也分享荣耀,只要对方肯将数据库与他共享,那就是最大的成功!
  不过看样子,对方并不相信。
  “当然,我们也有点小小的要求,”白云天想了想,还是编了一个理由,“我们跟着会成立一个生物制剂工厂,专门培育、提炼这种耐高温聚合酶。据说需要申请特种牌照,我们希望卫生部能在这上面行个方便。”
  谢部长释然。
  这就对了么!
  这种耐高温聚合酶如此重要,一旦公布出去,被确认以后,全球的订单一定会像雪片般蜂拥而来。光靠天然温泉中那点产量,远远不敷使用,工业化培育将必然成为一项非常热门的新兴产业。
  中华制造想获得生物制药的经营许可,从中分一杯羹,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你知道如何培育这种温泉菌?”他想了想,问道。
  发现一种菌种,和知道如何规模化培育,这可是两个概念,难道中华制造已经掌握了工业化培育这种温泉菌的方法?
  白云天很有信心地说道:“不会可以摸索么,只要舍得投入,总会有所收获的!”
  谢部长笑了。
  年轻人,考虑问题总是这么单线条。且不说国外的科研机构、生物制药企业了,就是国家,在知道了它的巨大价值以后,也会专门开设项目,展开研究。
  你们就算投入了,又哪能一定取得成果?
  只是这话他就不说了。
  谢部长思索了片刻,谨慎地说道:“目前制药这一块,国家并未放开。要让卫生部给你们开特例,我觉得难度比较大!不过如果只是试剂研发生产,这个我倒是可以保证。”
  随着私营经济的放开,民营企业渐渐由暗转明,但是受限制还是很多。
  像军工、冶金、医药、教育、金融等等,民营资本仍被拒之门外。
  中华制造现在下属的各个机构,还是托了航仪厂改制之福,又借了兵器工业总公司参股的名义,才能拥有。如果严格较真的话,派出所、消防所、信用社这几个机构,是必须剥离,转交给地方政府的。
  就算是职工医院,都算是打了擦边球。
  只不过航仪厂的主管部门,兵器工业总公司没有开口,苏城各业务主管部门也不做要求,算是默认这种特殊时期的特殊现状。
  但未来,派出所、消防所这两个代表公权力的机构,也迟早是要上交的。
  卫生部虽然是主管医疗卫生的最高机关,可是也要遵循制度。职工医院这种相当于内部福利的机构,存在就存在了,他们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但是制药这块,在国家没有明确规定以前,他们绝对不敢放开。
  别说只是让他们署名了,就算将发现者的功劳全部给他们,他们也不敢允诺,让中华制造可以从事制药产业。
  除非他不要这顶官帽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8/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