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0/488

  因此科学家们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通过一枚单细胞完成克隆,只能进行生物的有性繁殖实验。
  也就是将卵细胞去核,然后移植入胚胎细胞核,使之自然生长的过程。
  胚胎干细胞是生物处于胚胎发育阶段的一种初始细胞,它可以无限分裂、繁殖,生成生物体所需的软骨细胞、骨髓细胞、成骨细胞、平滑肌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淋巴细胞等所有细胞,属于是生物形成的源细胞。
  而在生物生长结束后,这种细胞就自我抑制,从生物体中消失,故此只能从胚胎中提取。
  而胚胎就是通过有性繁殖产生,因此这种克隆方式,虽然只取了一枚卵细胞,其本质仍然是父本与母本结合的有性繁殖,只能说以这种手段产生的后代,相近度更高,但并非百分之百克隆。
  在耐热聚合酶发现以前,这就是人类克隆技术的极限了。
  科学家们要么就是克隆少量同类型细胞,用于观察研究,要么就是利用胚胎细胞克隆的手段,进行克隆实验,无法超越以上两种。
  也因为如此,研究团队才对克隆技术研究有着诸多畏惧,就是因为它的技术要求,超出了当前能力。
  只有当耐热聚合酶的出现,才让短时间内克隆大量细胞,提供了可能!
  虽然仍不知道这样的方式,能不能利用克隆出大量同质的细胞群,构成具备一定功能的组织或器官,但至少让全球生物学家看到了一线希望。
  克隆团队的研究员们,也是大受鼓舞,积极性倍增。
  不过尽管所有人都忍不住想要冲击那道最重要的生命关卡,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他们还是只能按捺下内心的冲动,先从胚胎细胞克隆开始。
  因为在不管是胚胎细胞克隆也好,还是以后的克隆也好,所有研究方向,依然是试图通过人工手段,创造出一枚类同于授精卵,然后使其按照正常生物繁衍的方式那样,分裂、繁殖,形成胚胎,逐渐生长。
  这里面,最重要的技术,就是替换细胞核心。
  细胞核心就是一个生命延续的基因遗传核心,通过替换核心,只要能将之激活,就可以如正常授精卵一样分裂、增殖。
  而替换核心的操作,是用一根特制的,比细胞还要细很多管子,刺穿细胞壁,将内部的细胞核吸出来。然后再刺入已经抽取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将之注入进去,李代桃僵,以替换后的细胞核基因编码,增殖繁育。
  前年推出的《侏罗纪公园》电影镜头中,展示的就是这种技术,也是当前主流的技术。
  但这种技术,很难提取完整的细胞核。
  细胞核是一种半凝状流质,稍不注意,就可能抽不完整,或是刺破细胞核。
  想要百分之百无损提取,几乎不可能。
  而核心处是储存基因遗传的地方,任何微小的损坏,都可能使得遗传编码不完整。后果就是无法正常分裂,变成畸形。即便看似正常地孕育出来,也多存在体弱多病或是免疫力低下等等各种遗传毛病。
  白云天没有采用这种后遗症多多的方式,而是选用了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来提取细胞核。
  这种技术,是利用细胞内不同结构的比重、大小差异,通过离心机破裂细胞壁,然后自然沉降,分处不同层次的方式,来提取细胞核的方法。
  这就与人的操作无关,几乎不会出现人为失误。只要流程正确,就可以提取出完全完整的细胞核。
  他的记忆力,还有更好更简洁的提取方式,但要么是限于技术条件不能实现,要么就是无法解释来源,而不敢拿出来,唯有离心法不怕别人怀疑。
  这种提取方式并不难理解,早就有不少科学家想到,并展开了长期研究。
  只是仍未总结出正确的操作流程,而没有实用化罢了。
  只要再过几年,这种离心法就会被全球众多科学家们归纳出完善,并因为它的方便、快捷、细胞核完整率高,而迅速大规模推广开来。
  即便被人发现,他也不致无法解释。
  不过他还是做了一层掩饰,指导着研究员们,制定了离心分离法的实验计划,通过不断调整分离手法、时间的方式,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将分离法“尝试”出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流程。
  克隆团队的研究员,虽然具备研究潜质,但以前从事的都是临床工作,尽管高兴于找到了一种很好的提取手段,却并不知道,他们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总结出完善的操作流程,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这种严格来说,属于“不科学”的事,在他们看来反而很正常。
  有白总坐镇,亲自指点,随时调整实验方向,重新拟定实验方法,这么快取得成功本来就是正常的事嘛!
  白云天数年来取得的一个个成就,加上才指导他们一两个月,就“发现了”耐热聚合酶,让克隆团队的所有人都将其神话了。任何外人眼中不能置信的成果,在他们看来都是理所应当,丝毫不觉得惊讶。
  有了离心法提取出完整的细胞核,白云天又很快搞出一套自动注入仪,完成细胞核注入工作。
  注入要比吸取简单多了。
  只要保证特制针管的内管直径,一次仅能通过一颗细胞核,就不会出现一次注入多个细胞核的错误。
  经过他的一番改进,细胞核提取和注入,就从一件精细的手工活,转变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其他科学家做一百次,也不见得成功一次的胚胎细胞克隆,在这里成了一名普通研究员也能一天做几百次的重复工作。
  哪怕在“总结”分离法、制作注入仪上耽搁了一点时间,可是他们的实验进度,却如飞一样,快得足以让全球科学家们瞠目结舌。
  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胚胎细胞克隆成功率,更是高得让其他科学家无颜以对!
  团队的所有人,不觉得有任何不正常,就轻松跨过了又一道难关。
第三百七十七章
实验狂飙
  “样本细胞停止分裂!”
  研究员在显微镜下经过仔细观察,毫无波动地说道,随即将样本玻璃片,扔到了废弃箱内。
  这些废弃的样本,都需要经过专门的处理,才能丢弃,以免造成生化污染。
  然后,他又拿出另一片玻璃片,放到观测台,认真地观察起来。
  在隔壁的培养室内,几只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小白鼠,各自在一个有机玻璃饲养盒内,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尖鼻子一耸一耸地嗅着周围气息。旁边的有机玻璃盒内,两只小白鼠正欢快地踩着转笼。
  在另一侧,还有三只怀孕的小白鼠,静静地趴在原地,只偶尔跑去水管处,舔舐水滴解渴。
  这就是他们这些日子的成果,总计克隆出了三代四十八只小白鼠。
  而克隆团队总计做了一百八十余次克隆实验!
  在外行人看来,认为每一个细胞,都能复制出一个克隆体,实则不然。
  克隆的成活率非常低。
  通常来说,克隆细胞的分裂成活比例仅有百分之几,大多数克隆细胞都会不明原因停止分裂。即便成功开始分裂的克隆细胞,也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畸变,只有非常少的克隆细胞能克隆出一个健康体。
  哪怕是人类中非常成熟的试管婴儿技术,其成功率也不过百分之三四十。
  经过白云天修改后的克隆技术,成功率大为提升,但也仅仅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六的成活率。
  其中还有两只先天畸形,在出生后即被人道毁灭。
  实验的成功让研究团队干劲十足,一边抓紧时间写论文,一边拟定下一步研究计划。
  现在的成功,只能说是推开了克隆的一条门缝,距离真正的克隆还有相当距离。
  胚胎干细胞只能从胚胎中提取,不可避免会损伤胚胎。
  因此,这是一项得不偿失的克隆方式。用于动物实验尚可,但不管是从伦理道德角度,还是技术角度,都不可能被允许用于人体克隆——哪怕是人体器官克隆!
  所以,另外找到一种除胚胎细胞之外,能够自身分裂的细胞是下一阶段实验的方向。
  这,也将是突破当前克隆技术的最大难关!
  之前的所有克隆研究,都采用的是胚胎细胞克隆的方式,迄今为止,尚未有除此之外的其他克隆成功案例。
  对于能够涉足这个最前沿的研究课题,每一个研究团队的成员都是激动万分,拿出了百分之百的干劲,积极参与。
  选择胚胎干细胞之外的其他细胞,最大的问题,即成熟体的细胞,不像胚胎细胞一样保留有完整的遗传基因,并能向血液、脂肪、骨骼、神经等多方向发展,无限分裂。
  根据白云天亲自制定的研究计划,团队选定了十余种细胞作为供体细胞,也就是母本细胞,进行克隆实验。
  这与正常的科研完全不同。
  正常的研究,首先要对人体细胞进行全面分析,找到一种携带最多遗传基因的供体细胞,再以其为目标来设计实验方案,不断优化完善。如果不成功,则再选择另一供体细胞,进行又一系列的实验。
  若是所有的路都走不通,再回到最初,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所在的共性,针对共性进行研究,尝试各种方法以突破限制。
  但是克隆团队则不同,在第一轮实验全部失败之后,没有回过头进行全面筛选,而是剔除了七八种感觉成功率不高的供体细胞,全力对剩下几种展开了强行攻关!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强行攻关也不能说错。
  但问题是,你怎么知道你选的这几种,就一定能找到出路?若是盲目选择方向,即便走进了死胡同也不放弃,那很有可能投入几十上百亿,最终收获的仍是失败。
  但研究团队就这样做了。
  游锦等人是没有研究经验,一心急,在白云天鼓动之下,就硬上了。
  而白云天则纯粹是蓄谋如此。
  因为他很清楚,在筛选剩下的几种细胞,都有可能取得成功,且有一种卵丘细胞的成功率极高。
  生长成熟的体细胞(人体细胞),其内部基因编码已经固定,大多数只带有部分遗传基因。要想让其恢复到胚胎细胞这样的原始状态,就需要进行重新激活。
  而卵丘细胞,是所有细胞中,含有最多重新激活物质的细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0/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