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581


十三年的奋斗,无数个惊险至极的时刻一一的叶开在脑海里闪过。
清莱城外他不到五百人,被四千多缅甸军队围攻!
阮文诚面前冒险刺杀缅甸使者!
拯救拉玛二世,击垮缅甸王子扎多敏梭之铁甲卫兵时,那个差点就捅到他胸口的长枪。
在巴黎跟拉瓦锡研究硝化甘油差点被炸死!
归途时差点被荷兰舰队成功拦截!
甘马昔外击败武吉斯人时,那颗擦着他耳朵划过的铅弹!
富春江边差点被西山悍将阮文雪一刀砍中脖子!
广顺马江边的决战,差点被阮惠偷袭成功!
这一件件事,只要哪一件出一点点的意外,他叶开的可能早就了结了。
不过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他还是成功了,历尽艰险还是走到了现在,但跟着他的很多人,却遗憾的倒在了通往终点的路上。
最开始在清莱城外牺牲的叶家子弟,他未出五服的堂哥叶信武和叶克武。
死难在陶公城的曾千户和三千族亲,分水岭上的疤脸、黄东仔、江阿生,龙颔桥边战死的数百好汉子,北江边野战医院那个说下辈子再给他当兵的族侄。
这些人并不是什么游戏里的NPC,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
进了大明门,过了南阳桥就是应天殿了,叶开将在那里举行正式的登基大典。
这个皇城的象征性护城河,之所以叫南阳桥,那是因为叶家出自南阳堂,他的五世外祖绍武天子和隆武天子以及南唐大王三兄弟,封地也是在南阳。
那句一语成谶的‘中兴自古旧南阳’也成了叶开的注脚,同时南阳也可以谐音为南洋,暗合叶大王自南洋起家之意。
南阳桥上,叶开的外祖父李德孟正长身而立,他手里捧着一套黄色的衮服,这就是所谓的龙袍了,是叶开马上就要穿的登基所用正式衮服。
“吾孙儿叶氏束武,起自天南,夙夜兴寐,披肝沥胆,不忘祖先之志,以恢复华夏为己任,今日他做到了!
绍武皇爷,叶公秀芳,你们在天之灵可以瞑目了,张文烈公、陈文忠公、陈忠愍公,你们可以瞑目了,那些在大明天倾时奋不顾身的英烈们,你们可以瞑目了!”
李德孟作为叶开仅存的唯一祖父辈长辈,说这些话正合适,不过他说完后,本来该跪下进献衮服的。
但没有让外祖父跪外孙子的道理,皇帝虽大,大不过伦理道德,于是在广州逍遥的大表哥李正林,就被抓了包,外祖父不能跪,表哥的这一跪,叶大王还是受得起的。
看着李正林跪献衮服的那一刻,胖的不成型的叶福来流泪了,虽然他因为身份的原因只能到这里,不能进应天殿。
因为总不能出现儿子在御座上当皇帝,老子在下面跪着受封吧?所以到了南阳桥边,叶福来就只能往回转了。
不过他还是非常的骄傲,十几年前,他还是一个要靠阴谋诡计才勉强能保得住叶家这点家业的小族长。
外有土著和泰西夷人,内有各种不服的族亲,叶开又是个跟他不对路的,他原本想着,叶家能在他手里不破败就算不错了!
但谁也没想到,他竟然还有在南京城来当太上皇的一天,虽然是太上皇,但也算是圆了叶福来的梦了。
自从知道自己是绍武天子的子孙后,叶福来也曾做过皇帝梦,不过这个梦比较小,他觉得自己要是能把北大年苏丹的王冠,弄到自己头上戴一戴就很梦幻了,就算对得起,那个经常对着绍武天子灵位流泪的母亲了。
但叶福来万万没想到,这个梦,叶开给他圆了,不是个小地方的苏丹,也是真正恢复大明。
应天殿中,叶开高居于御座上,下面的文武勋贵依足礼仪三跪九叩,山呼万岁中,两个人跪在了最前面。
这两人既不是从最开始就跟随叶开的南洋勋贵,也不是新三广的豪族,更非文武臣之首,之所以能跪到最前面,是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
朱崇相,洪武太祖第十三代子孙,岷庄王朱楩十二世嫡孙,居于长沙郊外,叶开进入长沙城后,他们就来晋见参拜过,这个多福堂朱氏,后世在共和国的时候,还出了一位内阁首辅大臣。
另一位就更厉害了,曾启铣,现在叫做朱启铣,原来当年南唐大王朱聿锷于台山汶村饮毒酒殉国后,其后代并未全部被清廷诛杀。
他们遵照南唐大王的遗命,变成了王后曾氏的族人,所有人一起改姓曾,与汶村抗清的直接领导者广宁伯王兴将军的后人,一起逃到了关系全州隐居。
他们直到叶开在北江边击败和琳后,才带着族谱和南唐大王,或者叫做南阳唐王府的遗物现身,其中最珍贵的,就是隆武天子的天子之宝。
什么是天命,这就是天命啊!唐王一系三兄弟被称为南明三圣,叶开能称大明的法理,就来自其中的绍武天子朱聿鐭。
但他毕竟是外孙,毕竟不姓朱,等到朱启铣的现身和归附,叶开身上最后的缺口就被堵住了。
在他两身后,山呼万岁的才是叶开从无到有的臣子们。
最前面的,是他起家的南洋族亲和基本班底,叶福来不能出席这种场合,就以何喜文为首,后面跟着黄老四,辜礼欢,陈文淇,叶盛,刘崇汉和刘崇礼弟兄,张家的张盛名,来自兰芳的江戊伯。
新三广一系的,则以阮福映的儿子河中郡公阮景为首,包括武性、武文勇、邓陈常、范贵适、阮文训、吴时壬、陈文纪、吴文楚、陈光耀等人。
地位最特殊的,就是明乡人了,他们人数不多,但却是叶开除了自己人以外,最亲近的人群,鄚子泩都拖着病躯不远万里而来,其余的吴仁静、郑怀德、陈大力、黄光定等人都到场了。
最左边的,就是叶开北上后收揽的臣子了,比如刚刚到这的,改名为马儒法的马师爷,刘菊山刘先生。
原湖南巡抚姜晟,江西巡抚张成基,安徽巡抚汪新,福州知府邓廷辑,长沙知府沈廷瑛以及苏州贵潘的一群状元进士。
当了皇帝,叶开当然不能只给自己升级,他从明王成为大明皇帝,下面的人当然也要封赏。
已经当上了司礼监首领太监,锦衣卫指挥使,总览北镇抚司兼管南镇抚司的李大监,满脸堆笑的拿着册封诏书出现了。
虽然他这个司礼监首领太监,完全无法跟历史上大明的司礼监首领太监比,但他还是很兴奋,有什么比见证一个新的传奇帝王登基更让人荣耀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大明崇祯一百五十六年以来...............
今继皇帝位,国号上承大明,年号复兴,封辜礼欢为左丞相同安侯,吴仁静为右丞相平阳侯。
加封阮景为河中郡王,何喜文为巴国公,叶明启为定国公,黄兴为金门郡公,陈文淇为兴宁侯…………!”
密密麻麻的名字,直到念的李大监口干舌燥为止,几乎所有人都有封赏和加官进爵,得益最大的,仍然是南洋的新州从龙功臣和与叶开最亲近的明乡人。
至于国号和年号,叶开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考虑过是不是用大夏,或者是不是按着五行相生相克之说选一个符合水德的年号,但最后都放弃了。
明,这个字,对于叶开这样的后来人来说,他总觉代表了某种意义。
他不是一个狂热的明粉,与其说他对明这个字有感情,不如说是因为他极度讨厌中国人那失去的那一百多年,那让人肆意侮辱的一百多年吧!
至于年号,他都把复兴元年的名号用过了,没法改了
三跪九叩完毕,百官再次来到了大明门外,这时候要等翰林院的官员盖上大印,确认他的皇帝身份。
不过我叶大王都没正式开科举,压根没有翰林院官员,所以只能让潘家的状元潘世恩和榜眼潘世璜临时充当翰林院官员了。
曾经隆武天子用过的天子之宝大印一盖,鸿胪寺卿吴时壬跪请叶开颁诏,叶开点头恩准,而后吴时壬亲自捧着诏书,一路经过南阳桥,到达午门,将圣旨放入早已准备好的云舆。
所谓云舆,也就是一辆装饰极为豪华华丽,土豪的让人睁不开眼的二十四K亮瞎氪金狗眼土豪大马车,再然后由云盖,一个像车盖一样的大云朵导引,再次送到大明门外。
此时掐着吉时到达的吴时壬,大声宣读皇帝登基继位的诏书,向天下人表明,新的奉天承运皇帝已经登基了,天下万民从此有了好爸爸了!可以过上好生活了!
世上再无明王,只有大明皇帝!
疯狂的万岁声透过重重宫墙,传到了应天殿中,笑得满脸泪水还未正式册立的皇后罗子凤,无限欢喜中带着几分寂寥的阮氏玉琬,以及叶开其他的莺莺燕燕,正在娇声恭喜我叶大王,哦,不,叶大皇帝,
叶开也笑了,他一边如同在翱翔九天之上晕乎乎美滋滋,一边又觉得有千斤重担压于肩上,他这个叶明王朝,到底该留给后世一些什么呢?
第515章
错生在清代的汉时游侠儿
复兴元年六月十九,叶大皇帝打着哈欠拖着疲惫的躯体,在皇后罗子凤的搀扶下往春和宫走去。
他这个南京皇城规模,比原本的大明皇宫要小的多,前朝的应天、华盖、谨慎三殿倒是齐全,可后朝压根就只建了一个春和宫。
叶开觉得反正他后妃也不多,很多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就比如马上临盆的李与薇,如果不是要生了,她就不会长时间的住在皇宫中,所以没必要花巨额的资金重建一座大明皇宫。
“老李啊!你去跟外边那些家伙沟通沟通,这种天没亮就起来上朝什么的,咱们以后就少干,有事还跟以前一样,先让左右丞相和几个辅理大臣商议,商议的差不多了再来找朕!”
叶开吩咐了身后的李大监一句,装了两天,他装不下去了,这上朝的规矩是哪个家伙发明的?嫌当皇帝太闲了吗?
每天四五点钟就起来吃东西,然后坐在个又冷又硬的御座上听下面人扯皮。
扯皮的同时,上面皇帝众目睽睽之下,还得尽力别让自己打呵欠什么的。
关键是那么多人,隔得又远,能商议出个什么大事?完成是折磨人,这样让他想起了后世他最讨厌的什么月度会,总结会之类的玩意。
“大王,你明天就不上朝了?我听说书先生讲,不上朝的可是昏君!”
罗子凤眨着大眼睛看着叶开说道,丝毫没觉得他这句昏君不该说,这要是碰到我麻和我十全这样的君王,哪怕是皇后,最少也得挨顿训斥。
“那不正好嘛,我是昏君,你是个傻白甜皇后,刚好是一对!”
叶开嬉笑了一句,随后拖着罗子凤细细的胳膊快走了两步,现在他什么都不想,就想去睡觉。
傻白甜皇后?罗子凤歪了歪脑袋想了一会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他加快脚步跟着叶开往春和宫走去,嘴上却没闲着。
“母亲的谥号定下来了吗?这可得不能耽搁,阿爹说南京过不惯,闹着要回北府去,你是不是去劝劝他。”
罗子凤现在,倒是很有几分相当个好皇后的觉悟,谁知道江戊伯来给她说了些什么,罗芳伯的身体不能坐海船,所以就让江戊伯代替他来见了见罗子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