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581


估计还是怕她这个皇后当不好,毕竟罗芳伯也没想到,叶开真能这么快就登上了帝位,他还没来得及给罗子凤补课呢!
叶开无语的叹了口气,叶胖子哪是在南京呆不惯,北府那么热那么潮都受得了,南京这天气还不是小儿科,他是觉得有些尴尬,想早点回北府逍遥过逍遥日子。
能不尴尬嘛,叶开母亲李兰秀早逝,现在正为谥号为难呢?上皇后号吧!叶胖子又没当过皇帝,上皇太后号吧,好像也不是那么合适。
关键他父子两这关系,历史上也不多啊,唯一有个先例的刘太公,又还不免让人想起天无二日这个说法,难道他叶胖子以后还得向儿子行礼?
“唉!”叶开又叹了口气,他本意还是不想让父子之间搞得这么生分,虽然他跟叶胖子没多少感情。
不过现在看来,早点让叶福来自己去逍遥才是正道理。
“母亲的谥号,就选孝慈温懿为开头吧,按皇太后的礼制,其他的让礼部看着办。
追封祖先为皇帝就不必了,我叶氏祖先是为国尽忠的英豪,何需一个皇帝的名号来抬高身份!
你去跟父亲说,等我让钦天监选个吉日尊他为太上皇之后,他想去哪就去哪吧!”
“陛下,会安侯和潘佥事来了!思考完叶福来的安排,刚想眯一会,李大监又来报告了。
会安侯就是阿山,自从白莲教出了变故之后,阿山做了一些善后的工作,把赵真人继续留在东乡就回来了。
潘佥事则是潘奕真,他本来是叶开用来‘调教’江南士绅的,不过湖北事态紧急,他就带着一部分人先去了湖北,现在两人联袂而来,肯定是有事情的。
差不多又是七八个月没见,阿山比以前更显成熟了,嘴上一圈的大胡子,看着比叶开年纪都大。
“少爷!你要我找的四人,我给您带来了,人就在宫外等着召见!”
阿山之所以没有立刻从东乡回来,连叶开的登基仪式都没参加,就是去帮叶开招揽人才去了,这四个人,差不多是叶开为数不多还有点印象的嘉庆时期人。
武英殿,叶开恢复了它原本的功能,在明初,武英殿是皇帝专门召见大臣的地方,但到了明中后期却改成了文华殿。
这两个殿,一文一武的功能替换,有些耐人寻味,当然叶开现在又改成了在武英殿召见外臣,其中的意味就更微妙了。
武英殿中,叶开面前站着四个人,前边两个做书生打扮的还好一点,靠后一点的两人,可能根本就没这么近距离接触过帝王,他们正激动地在打摆子呢!
其中那个矮一点,但英气逼人的家伙,还不时的悄悄瞄上一眼叶开。
“你就是罗思举吧?听说你专好打抱不平?”虽然叶开完全没见过罗思举,但只从眼神的动作,叶开几乎一下就肯定他对面站着的矮个子,就是历史上那个游侠般的罗思举。
这个人很有意思,可能是由于清朝历史在后世不太被重视的原因,或者叫做晚清的历史太悲惨,以至于清中期的历史都没有多少人关注的原因,罗思举这个人的事迹,后世人知道的并不多。
但在川北一代,民间关于罗思举的传说可非常多,叶开小时候就听长辈们讲过罗思举卖老婆。
罗思举,四川东乡普光寺人,标准的贫民出生,十六岁时东乡大旱,母亲早亡的罗思举,只能带着身体不好的父亲和幼弟逃荒,后来他不甘心一辈子就靠打柴为生,于是跑到终南山,跟随道人学了两年武艺。
这家伙在文武两方面的悟性都很高,据说他一个字不识,但只听别人读几遍文章,就能很快的背诵而且一字不差。
武的方面,他只学了两年的武艺,结果他的道人师傅就没什么可教他的了,只好放他下山。
罗思举辞别师傅之后,并未回家,而是跑到外边做起了没本钱的买卖,闯下了很响的名号,川陕道上提起大盗罗某的名字,那是个个胆战心惊。
当了两年强盗后,他又觉得这样混也不是个事,于是跑回了家乡,可他外出逃荒这么多年,家里的房子和地,早就被大伯和三叔给分了。
于是这两长辈,就为了几亩薄田,干脆半夜把房子烧了,诬陷是罗思举父子放的火。
虽然最后被甲长查明,罗思举父子是被诬陷的,但罗思举见亲人如此绝情,干脆带着父亲离开了家乡去陕西落脚。
在陕西安排好父亲和弟弟之后,罗思举才开始了自己的风光浪荡的游侠日子。
1791年,二十七岁的罗思举带着一把单刀就开始了闯荡江湖,他路上见人强娶寡妇为妾,直接就把强娶者打成重伤,最后专门还将寡妇送回娘家。
他看见有人无法过活在路边卖女儿,必定要出钱帮助,又看到债主逼债不成剥人衣服,也会代为还钱。
他路上结识了一个朋友,知道朋友缺少路费,他自己的钱又被他施舍光了,于是当街抢了别人的钱,准备送给朋友当路费。
但当他得知被抢人之父正在监狱,这是送进监狱的买命钱后,又将钱还给人家。
可天有不测风云,一路潇洒的罗思举突然生了重病,不能动弹,抓药的钱都没有,这时,有家财主的儿子看中了他一路相随的妻子黄氏,想让她做妾。
罗思举对妻子说,“我若病死了,你也要饿死,如果把你卖了得钱买药,则你我两人都能活。到时,我定会赎你!”
黄氏只得哭着服从,历史上罗思举当了重庆总兵后,千里迢迢的还专门去陕西将妻子黄氏赎了回来,仍然以正妻待之,始终如一。
当时有人以此在背后乱编排,罗思举怒火万丈的将编排者砍死,又回到家中向黄氏赔罪,直言对不起她。
病愈后,他继续行走江湖,为民除害行仗义,在陕西独河坝,罗思举除掉开赌局、放重利的恶棍,在巴州金华石,他惩治专偷耕牛的恶霸,将牛散放给失主。
又到贵州大丫山,除掉拦劫行商客旅山贼,将他们的银子千余两、制钱千余串分给附近穷人。
他曾受人邀请,专门到洞庭湖击杀在湖面杀人劫财的船户,又跟朋友到河南卫辉,杀死逼良为娼的恶人,放出妇女三十余人,并给银两助它们回家。
他听说卫辉各州县捕役荼毒百姓,乃访查各地恶捕姓名住址,夜晚将其中一些暗行处置。
两年间,罗思举跑遍了湘鄂川陕豫贵六省,四处行侠仗义!
这是一个真性情的人,读书不多,也没有父母的言传身教,他所有的行事准则,都来自他自己内心的判断。
他既善良又凶狠,有时候很讲义气,有时候又可以翻脸不认人,无耻之中好像又藏着几分坚持。
这是一个古典式的豪侠,他生错了时代,要是生在汉唐,那绝对会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不过他再任性逍遥,也始终逃脱不了人世间的种种,历史上他最后投身东乡民团,并且一路做到四川提督、湖南提督的高位。
只不过,成了镇压白莲教最得力的将官时,他就向生活妥协了。
“罗思举!你看看这是谁?”叶开笑着对他儿时的偶像喊道。
罗思举抬头一看,一年前被他卖给地主儿子做妾的妻子黄氏,穿着绸缎做的袄裙,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罗思举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只觉得眼眶热热的,黄氏更是哭的浑身颤抖。
叶开挥了挥手,“今日你先下去夫妻团聚吧,明日朕还要召见你!”
既然顺利找到了罗思举,那就不能再让他跟着满清混了,东乡民团战斗力颇为不俗,叶开当然招揽过来。
不但是罗思举,剩下的李鋐、龚景翰、桂涵三人,叶开都有大用!
第516章
再建一个大上海
李鋐看着面前的叶开心里充满了期待,进了南京城后,他的心才安稳了许多。
从湖北的宜昌府顺江而下的时候,可把他吓的够呛,因为所过州府,几乎每个地方都能看见穿着绫罗绸缎的被砍头者,相反那些穿着粗布衣服的穷人,则一脸的欢天喜地。
同船的一个锦衣卫指挥佥事解释说,湖北正在清查贪官污吏和害人的土豪劣绅,是在惩治贪腐,整顿吏治。
可是……………!整顿吏治需要杀的如此人头滚滚吗?需要把宜昌知府和同知拉到长江边,如同死狗一般的砍头吗?
某一个时刻,这位弃官而走的满清川北兵备道,甚至怀疑自己进了贼窝,这种残酷对待官员士绅的粗暴方式,让他想起了习惯杀贪官的王聪儿等人。
不过过了湖北界,他的心就要放松很多了,除了刚被攻陷的安庆还弥漫着几分硝烟味以外,其余地方跟满清时候没什么两样。
当然变化还是有的,他看见很多民人,都减掉了辫子开始留起了发髻,也多了些穿着奇怪面料制成的装束奇特军服的士兵。
花蝴蝶般的宫人来回穿梭,几杯热奶茶,六七盘五颜六色的糕点送了上来,照例也会赐座,叶开率先捏起一块绿豆糕吃了起来。
“朕估计你们起得早,肯定也没吃东西,咱们边吃东西边谈。”
三人面面相觑,要按照时下的规矩,哪有皇帝跟臣下如此随意的,我乾隆从来就是坐在他的大宝座上,寻常官员晋见一次很可能连皇帝的样子都没看见,就结束了!
三人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是跪下磕头谢恩,还是做感激涕零状?
“桂大个子,我听说你横行乡里、胆大包天,敢当街杀死侮辱你叔父的富商,怎么今天到朕这里,吃块糕点的胆子都没有了?”
叶开看着三人都不敢动,知道他们还不习惯,于是换成四川口音,对着桂涵招了招手。
这家伙的出身比罗思举好得多,虽然他们家也只是东乡的小地主。
但桂涵生的身高体壮又有一身武艺,少年恃勇横行乡里整个东乡都鼎鼎大名,从来只有他欺负别人,没有别人欺负他的份,是个胆大包天的主。
听着叶开一口流利的川音,三人眼睛都是一亮,虽然三人内中只有桂涵是四川人,但李鋐和龚景翰都久在川地为官,早就习惯了说川话。
桂涵看着桌子上的糕点咽了口口水,他确实是还没吃东西呢,他们几人是跟上朝的官员一起,凌晨三点多就到皇宫门外等着了的,由于没经验,也不知道自己带点吃的,结果活活饿到了现在,早就撑不住了。
“皇上老爷的四川话比我说得还好,那我………我就不客气了哈,不晓得皇上老爷吃的糕饼是撒子味道哦?”
桂涵装出一副我是粗坯的样子,故意说的带些傻气的话,一下就把氛围搞活了一些。
“都坐吧,朕这里不讲满清那里的那些破规矩,之所以从川北千里迢迢的将诸位找来,是因为朕知道你们的名声,也知道三位都是极有能力之干臣,朕有重任要委托与三位!”
不得不说叶大王是个人才,人家三个一块糕点都没吃完,他这一句话,又把三人给弄跪下了,不过他没说错,这三人确实是人才。
龚景翰是福建福州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就是整个满清在镇压白莲教起义中的指导方针。
他本人除了有战略思维外,还特别擅长发展民生搞活经济,在合州知州任上户口大增,绅民称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