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校对)第6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2/979


第712章
力有不逮
此时,平镇某处的某个宅子里,几个人正争执不下。
他们面前有两个投影,左边那幅投出来的是一张照片,正是许问刚刚拍下来的第二张,也就是河埠那张。
右边的则是许问刚刚提交而未获得回复的工艺“沉流积石”。
“在同一个地方找到两种不同的手艺?”一个花白络腮胡子的老人问。
他穿着唐装,虽然年纪已经大了,但仍看得出魁梧的身材。
“这也不奇怪,万物皆由技生,做什么东西不需要技术,不需要手艺?垒石和在水里垒石头本来就是不同的手艺,分别提交怎么了?”另一个跟他岁数差不多,身材比较瘦弱的老者说。他的脸上有些病态,但话语非常干脆利落。
“话是这样说……”络腮胡子挠了挠头,有点困惑,“但这样是不是有点钻空子?”
“确实有这样的空子,他能钻,那就让他们钻。问题在于……”旁边另一个身穿中山装,貌相非常严肃的老者凝视着前方道,“他这些手艺究竟是不是真的,为什么这几个名字,我们一个也没听说过?”
“这个沉流积石我没听过,但佛光雕肯定不是假的!”又一个头顶光光的方脸老人斩钉截铁地说。
说到佛光雕,在场的五名老者都沉吟了。
那个瘦弱老者正是姓高,是算房高族内受到正式传承的老师傅。他们算房建筑这次拿到的展场是石厅,一看到土地公的背景,就看出来这是石厅外面的水墙和石埠。
进驻石厅的时候,他们就里里外外全部都看了一遍,一来是想好好欣赏了解一下这幢名声响亮的古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探古活动做准备。
这是入驻这十五幢古宅的每一家都在做的,他们会把所看到的技艺全部都登记下来,标以简介。这些会登记成册,作为这次活动的数据库,成为探古活动的技术支持。
所有参与者提交上来的技术,会先一步与数据库里的资料进行模糊比对,一致一样的直接通过,不同的也不会直接否决,而是会提交给由五人组成的顾问团进行再一次的人工评核。
这次探古活动不是没有门槛的,要参加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格。
参加者要么自己有一个公司,那肯定得收集一定的技术;要么拥有某个传承,本身是有名有姓的;再不济,也要考过技工考试,拿到证书。
这样相当于把参与者先筛了一遍,不管是自家传承,还是从外面收集来的,所有参加探古活动的人手上肯定是有技术的,而这些技术,他们未必全部知道。
这次探古活动的一大目的,就是收集流落在民间的技术,做到各家的交互交流。
这当然也符合这些家族的需求。
所以,他们不会贸然放过任何一个陌生的技术,必定会就着它的简介好好研究一下。
佛光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引起他们的注意的。
这尊土地像的位置太偏僻,算房建筑调查的时候并没有留意到,但到了算房高这种层次,一件东西是好是坏,只要过了眼,没有看不出来的。
他们看见土地像的照片就知道了,这确实是好东西,好雕工,好技艺!
而相关的技艺简介一出来,他们就发现确实听说过,尤其是方家,他家直到今天也是庙匠,专门给寺庙做建筑、修复或者雕刻等等的。
佛光雕在他家不叫这个名字,而且失传了一大半,但确实有记录,还不少。
方家家传的典籍里,有专门一个章节对它进行描述,写了很多它的前因后果与种种相关。
这是一门实现心中虔诚信仰的技术。
是的,庙匠跟普通工匠有一点情况大不一样,他们非常需要信仰,通常认为只有笃信的虔诚才能雕刻出真正优秀、充满神性与灵性的作品。
他们中间的有一些人可以单靠信仰获得成功,但更多的会发现一件尴尬的事情:他们没办法用自己的手描绘出心中的想法——没那个技术。
于是有些人总结出一些技巧,怎样更好地体现心中的想法,渐渐形成了一整套方法,佛光雕应运而生。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佛光雕在他们内部引发了巨大的争论,惹出了一些事件,最后,这套方法也变得残缺不全,只留下了其中的一部分。但它的好处就是这样,它本来是一堆技巧的集合,留下一部分也能用,并且延用至今。
五人顾问团是轮换制的,由十五家中各派出一个大师傅,五人成团,轮流参与。
今天值守的五人里面,正好有方家的,名叫方守一,就是那个光头方脸,他看到许问提交上来的佛光雕简介时,又惊又喜,连看了三遍,毫不犹豫地给判了个通过。
他抱着那张土地公的照片看了半天,恨不得马上动身,去看看土地公的实物,也看看提交的那个人。
他还表示,如果这个人手上真的有全套的佛光雕技术,方家必将重金求购。
方守一还在激动着,新的消息就传来了。
这个不知姓名、只有编号的人接着又提交了第二项、第三项技术,别人千辛万苦才能找到的东西,在他手里跟吃大白菜一样简单。
最关键的,还是他提交的技术本身。
佛光雕虽然残缺不全,但好歹是有记载,也有一部分内容的,可以对应得上。
犬牙错和沉流积石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犬牙错看照片上的形态以及对方提交的简介描述,可以理解,所以他们也给判了通过。
但沉流积石一方面是没有听说过,另一方面是水下的技术,照片上并不能呈现,这要怎么判断?
再接下来第四项、第五项技术接连出现,许问的主力支持者方守一都沉默了。
这,都没听说过啊!
而且这也提交得太快了吧?
他说的是真的吗?
还是半真半假胡诌的?
如果真的是胡诌的,他们给判了通过,回头被发现了是不是太丢人了一点?
但如果是真的,他们误以为被骗了判了不通过,那也很尴尬啊!
“能看一下这个人的信息吗?”算房高问道。
“抱歉,结果出来之前都不能。”工作人员依照规则说道。
所有人都犹豫了,也是这个时候,许问等了一会,没有等到结果,立刻就猜到了他们的想法。
“这个规则还是有一些漏洞。我们也并非无所不知,自有力有不逮之时。”算房高缓缓说道,旁边四名老者缓缓点头,无一人自傲自得、对此表示异议。
“先放一放。这人若真有本事,那后续肯定还有……”
算房高话音未落,“叮”的一声响,新的提交刷新出来了,所有人同时看向编号——
甲四十二号,还是刚才那个人!

第713章
雅与俗
与此同时,石厅那边,何章此时的想法与这边的大师傅们有些微妙的相似。
许问这究竟是忽悠人的,还是认真的?
如果是前者,他忽悠人的水平真的不低,有点离谱;如果是后者……那就更离谱了。
何章将信将疑地跟着他,旁边两个小的倒是讨论得很热烈,非常相信许问的样子。
何章又看了看荣显穿的衣服,全部都很不起眼,但他却看得出来,全部都是昂贵的大牌子。
这种出身,他家里人应该不会让他跟着一个骗子吧?
连天青虽然那样说了,但明显也并没有打算直接给许问开挂。
他没有直接把自己的结论告诉许问,而是左顾右盼,看到“有意思”的东西,就提醒许问去看。
“这个挺有意思。”
“那个也不错。”
他这样一提示,许问就会关注。他现在石木两科俱已大成,泥水学了一大半,而这三科的内容,他几乎全部都是在班门世界学的,也就是所谓的“古代”。
这些技艺放到现在,就是真正的传统技艺,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已经失传了,另一部分就算流传到今天,名称也完全不同。
但许问没有在意这个,在一个信息封闭的年代,这种事情太正常了。
于是何章看见的就是,许问几乎每走一步,就会停下来,拿起手机拍照,然后一边给旁边两个小孩讲解,一边把同样的内容往手机上登记。
他动作很快,每提交成功,就会发出“叮”的声音。一路上,叮叮叮的声音响个不停,几乎就没停过。
然而渐渐的,何章却又想不到这么多了。
探古活动需要的只有技术的简介,许问提交的内容也不需要太细,只是一些简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2/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