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5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5/779

  此外,各家族间通婚的密集网络,把从瑞典、挪威和丹麦到西班牙、比利时、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这些小一点的欧洲国家的国王和王后们联系起来。
  这次欧战,是一场最典型的家族间的内战,这也可以看出,欧洲人屠戮自己人的热情其实远远超过屠杀我们这些黄的还有黑的红的野蛮人们。
  当以荣誉感和秩序感对待外部世界的东方,遇到了以战争为主要手段的西方,冲突迟早是要发生的。
  鄙人认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是必然的,而阿芙容只不过是一个偶然因素罢了。
  因为西方人把我们拖进了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所以我们也不得不痛苦地改变了对于自己和对于世界的看法。
  “邦邦,侬格个朋友结棍呃!我一定要认识一下。”
  “芬芬,侬放心,演讲之后第一时间就帮侬introduce。”
  “杨先生,到时候请别忘了小弟啊!”
  最后,鄙人来说说为什么阿芙容对我们中国造成了如此深远的影响。
  其实阿芙容在我们中国的泛滥真的是一个特例,比如说在十九世纪的英国,鸦片酊在普通家庭中已经是常备药物了,发烧感冒,头疼脑热,呕吐腹泻,失眠多梦,月经不咳咳咳……简直就是百灵丹万能药。
  这玩意甚至连小BABY都能用,号称“穷孩子的好护士”。
  由于鸦片酊实在太便宜,便宜到甚至连最廉价的烈酒都比它更加昂贵,于是拮据到买不起酒的穷人都转向了这种“药物”……
  哦,诸位肯定想到什么成瘾性了。可是在那个时代的人看来,酒精、咖啡乃至茶叶都会让人上瘾,那么鸦片酊这点成瘾性又算得了什么?
  好吧,虽然让我们中国人和他们英国人一样难以置信,不过根据鄙人的研究,在1840年前后,英国吸食鸦片的人在总人口当中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
  鄙人这是从1840年伦敦出版的《英国对华事务管理评论》,对中英两国的鸦片吸食消费进行计算后得出结论:1836年至1837年中国约有鸦片吸食者1426113人,相当于总人口的1/245;而英国大约有399575人吸鸦片,相当于当时英国人口的1/62。
  也就是说,英国吸食鸦片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是中国的整整4倍!
  “伟大”的维多利亚女王治下的大英帝国才是真正充斥着鸦片鬼的国度……
  那么为什么英国人还有西方人早就“摆脱”了这玩意,只有我们中国人至今仍然沉溺于此不可自拔呢?
  说穿了,还是经济、经济、经济。
  实际上,在十八世纪中期,我们中国就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
  诸位应该知道的吧,马尔萨斯陷阱说的就是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
  从这种意义上说,川楚白莲教大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实际上都是马尔萨斯陷阱下的中国人的自发性的反应。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第一次中英战争以及其后的列强入侵,即使满清政府真的圣圣相替连着出了好几位明君。单单由于人口困境,我们中国照样会进入一个乱世,直到用战乱和饥荒消除了那些“多余”的人口为止。
  而阿芙容有几个特性:
  第一,种植周期短,种植技术低。
  第二,成品不会变质而且携带方便。
  第三,能降低人的食欲,同时还能让人短暂地逃脱现实的苦难。
  第四,这第四么……好吧,这玩意能加强人的性欲,对某些富人来说是一种“必需品”。
  这几个特性就让它成为一种最为适合乱世的经济作物。
  诸位可以试想一下,对一个农夫来说,辛辛苦苦种上一季粮食到最后只能囤在仓库里,还有着被乱兵土匪抢走的风险。那他还不如在自己的地里种上几茬鸦片,万一周边乱起,他也能轻松地携带着成品躲避战乱。
  再加上中国海量白银外流造成了严重的通货紧缩,于是阿芙容进入了流通领域,成了一种能替代金银货币的支付和保值手段。
  诸位也应该知道如今黑土和白洋一样都是市面上的硬通货,好比说现今有些工矿就把阿芙容当成工资支付给工人。
  我们中国人也不是不会种地的原始人,当人民发现阿芙容的便利之处后自然开始大种特种。
  这就让阿芙容价格急剧下跌,使得更多中国人染上了鸦片瘾,反过来又推动了鸦片的种植,造成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恶性循环。
  同一时间,满清政府既无法抵挡鸦片的流入又无法禁绝鸦片的种植,,又因为镇压太平天国需要支付的巨额军费,便破罐子破摔地将其合法化,并对鸦片征收关税和厘金。
  这下便更加地不可收拾了。
  以至于到了清末的1908年,全国财政总收入约为2.8亿两,当年仅土药统税一项收入就达2800余万两,洋药税厘约为502万两,洋土药税厘占全国税收收入11.8%,这还未将其它的鸦片税收入计算在内。
  如今的民国政府还有各地藩镇……好吧,即使是南边的那个也继承了这项恶政,甚至变本加厉。
  诸位明白了,阿芙容已经成了我们中国从上到下无法摆脱的附骨之疽!
  说实话,鄙人至今还没有找到铲除这朵恶之花的方法,只能留待比我更加高明的贤达高士想出解决办法了。
  说不定这样的人便在诸位之中……
  自后世而来的袁大师当然知道如何禁绝阿芙容,他还知道如何让自己的祖国浴火重生成为自己真正的祖国。
  那是多么壮阔、多么激昂、多么伟大的事业啊!
  比起这样的事业,区区一个大师又算得了什么?
  可是……
  豪情和苦涩同时在心中涌动的袁燕倏突然注意到台下的一位听众。
  那位年轻听众有一双明亮无比的眸子,而在他的双眸之中有敬佩,有激动,还有困惑……
  这双眸子属于他的三弟,袁燕穆。
  是了,我自己无法投入这项事业,但是我的弟弟必须成为其中的一员,不然便辜负了这次穿越!
  不过,这条道路太过艰辛,太过危险,太过残酷。
  毕竟,他是我的弟弟,不能就这么把他送上这条死亡率超高的道路。
  那么,我该如何让他有更大的几率幸存下来呢?
  我们的袁大师脑中灵光一闪,就有了一个主意……
  袁燕倏裂开嘴角,向着台下的袁燕穆笑了那么一笑,然后转向众人沉声道:下面鄙人来说说……
  基、督、教!
  注释:
  (1)笔者注:这一数字不包括英属殖民地。
第六十二章
圣约翰里放厥词,小说报上刊宰执(五)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说法,鄙人在尊敬的卜舫济校长以及各位教授面前说基督教,那就好比孔夫子座下说春秋,关老爷门前耍大刀。
  另外还必须申明一下,鄙人还是一个该下炼狱的ATHEIST……
  “邦邦,道可托袁真的让他未婚妻当众破门出教了吗?”
  “芬芬,这可是阿拉亲眼所LOOK到的,密斯魏可是当着全纽约华侨的面宣布退教的。”
  “奥利芙,你也听说过那件事情吧,要是你的话会愿意吗?”
  “保罗斯,你说哪件……请不要质疑我对上帝的虔诚,本小姐可不是魏家的那个Bi……嗯,那种为了肉欲放弃信仰的浅薄女人。”
  诸位,鄙人无意质疑你们对于上帝的虔诚,更不希望冒犯你们的信仰。对于真正有信仰的人,鄙人一向是很尊敬的。
  而且鄙人还有一个大胆的推测,主的福音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说不定未来的中国会有上亿的信徒……
  好吧,虽然后世的有关部门没有进行过准确的统计,不过光是官方的三自教会就有近两千万信徒,地下教会成员的人数至少还要翻个两三倍。
  也就是说在袁鸿渐同学穿过来的时候,赛里斯的基督徒数量有可能超过八千万……
  所以有一个非常因吹斯听的现象。
  赛里斯这个全球最大的无神论国家,居然同时是在美国和巴西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基督教国家。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在二十一世纪中叶,赛里斯就能“赶巴”。甚至有人估计到了二十一世纪末,赛里斯居然能“超美”,成为蓝星第一大福音国。
  这还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其实,他真的见过全都是教徒的乡村,那里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以实玛利(神听见)”。
  袁鸿渐这么一个共产主义接班人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个大逆不道的念头:这、特、么、的还是共产党的天下吗?!
  不过他既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转念一想,这总比“安塞两目”来得好……
  “皮卡皮卡皮卡皮卡……七十二个皮卡!”
  “大师球,你给老子七十二个十万伏特有个毛用,还不如给老子七十二个处女……我开玩笑的,现在这个场合千万别电我啊,不然人家会以为我有羊癫疯来着。”
  总之,鄙人这个无神论者认为主的事业必将在我们中国蒸蒸日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5/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