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851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势力快速扩张必然会出现的矛盾。
徐泽在开战前就有所预料,并做了相应的准备。
但形势的发展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朝廷一系列拉胯的反应,让徐泽计划中的小范围、高强度的战争设想落空。
战争规模越打越大,并最终将“莱州之战”打成了“京东之战”。
饥肠辘辘的食客已经上了桌,精心准备的饭食却做夹生了,难道就倒掉不吃么?
因此,送走张邦昌、田庆后,徐泽便赶到了北海,集合相关人员,召开了同舟社扩大会议,以解决这些矛盾问题。
京东东路范围内,已经入社的县令以上官员和营正以上军官,全部参加会议。
另有原密州知州罗仲彦、安丘县代理县令陈规、武卫军济南府第一指挥指挥使关胜、保捷军凤州第一指挥指挥使张雷等社外人士,也受徐泽之请,列席了会议。
张雷已经有了投靠之意,罗仲彦、陈规、关胜三人皆有抱负,因不同的原因,还不愿背弃朝廷。
罗仲彦被俘后,拒不愿与牛皋合作,一直关在监牢之中。
直到到会前才带到北海,徐泽见过他后,才决定让其人列席会议。
陈规在安丘守了几十天城,越守越迷糊,得知潍州被“收复”后,自己跑到北海求见了徐泽,结果更加迷糊。
关胜当日身中数矢,重伤昏迷,被救醒后,一直都不搭理牛皋的劝降,却能安心养伤。
同舟社“攻下”北海救下他后,其人提了一个要求——面见徐将军。
得到徐泽的单独接见后,关胜只问了一句“为什么”?
徐社首却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告诉其人“你会明白的”。
三人之前虽然都隐隐猜到同舟社和红五营的关系,但今日在会场里,见到李子义、牛皋等人,心情仍是极其复杂。
也就心中有了计较的张雷要稍稍淡定一些。
当晚,他在前排第二方阵,看清同舟社军阵后,就知道官军要输,却没想到会输得那么难看。
这一仗,西军因为连续奔波,战力严重削弱,又限定在特殊地形,同舟社还运用了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
尽管输了,却输得稀里糊涂,输得满肚子的不服气。
徐泽接见张雷时,其人以为他欲要借自己之力整编降卒,还想劝说对方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结果,徐泽只是谈了一些泸南旧事,明说暂时不会放他回去。
至于西军降卒,徐社首嗤之以鼻——
其人于是说:“笑话!我为什么要招降这些没有荣誉感的废物兵油子?”
“兵油子”这词,张雷懂。
“荣誉感”这词,他也懂。
但两词组合在一起,其人就不懂了。
“丘八”“赤佬”“贼配军”“粗鄙武夫”才是大宋军人的标签,本就是兵油子。
大宋的军队有什么荣誉感?
要什么荣誉感!
之后,同舟社大军反复打败官军,连番耀武彭城,一炮轰溃数万大军。
用事实告诉张雷,没有荣誉感的军队,人数再多,曾经再强,都是废物。
而徐泽仅用小半日时间,就整训了两万多俘虏,并全部释放的“壮举”,更是震撼其人的灵魂。
张雷终于明白,自己曾经为之骄傲的一切,真的就是一个笑话!
第五十章
沉睡的记忆
由于参加会议的人数实在太多,就连宽敞的潍州衙门官厅也挤不下,
徐泽索性在军营内的校场上,围绕点将台,搭建了一个临时的扇形会场。
辰时三刻,参会人员到齐,徐泽走上点将台,宣布喜讯。
“诸位,天子已经授予徐泽京东东路经略副使兼知密州事,行遣登、莱、潍、密、沂五州战时一切事务。这一仗,已经结束,同舟社彻底胜了!”
嗡——
尽管在开战前,众人就坚信同舟社必胜,
之后也确实屡战屡胜,打得朝廷主动求饶。
但站在前台的,毕竟是假扮的红五营,而不是同舟社,二者身份差异很大。
没有朝廷的承认,红五营“非法”所得的利益,就很难全部转到同舟社名下。
没想到朝廷这么贴心,主动送上了同舟社最需要的“大义”。
以同舟社的底蕴,京东东路所有已经占领的州县,将不可能再回到朝廷治下。
众人从社首的嘴中确认了这个好消息,自然格外兴奋。
徐泽双手虚压,众人立即安静下来。
“这一战,规模超出了战前的设想,但战果也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京东东路的形势已经彻底改变。”
台下,众人消化着徐泽话中的未尽之意。
宗泽的座位紧挨着赵遹,小声询问:“长史,社首是同意开科取士了?”
作为吏曹曹首,人才不足的压力大半压在宗泽肩上,
其实他也倾向于同舟社开科取士,只是觉得时机还未到,不宜操之过急。
而且,此事重大,真要开科的话,社首肯定会提前让吏曹先拿出方案来。
宗泽之前一直没有收到徐泽这方面的指示,才会问赵遹,
后者当然也没听徐泽透漏过一点消息,对此也很吃惊。
而且,开科取士意味者与朝廷争夺统治基础,动静不会比起兵造反小多少,
以徐泽的谨慎,当不会这么鲁莽。
赵遹想不明白其中的疑点,敷衍道:“社首应有深意吧。”
陈达这些年越来越稳重,说话办事和早年已经判若两人,也在问王进类似的问题。
“副帅,社首可有指示?”
王进知道陈达担心什么,但他哪里能看懂徐泽,只能摇头。
“此事我也不知,社首比我们看得都长远,不会受干扰的。”
会场之中,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莽夫,都知道徐泽这句话之后肯定还有很多信息。
尤其是受徐泽影响很深的高层成员,想得更多。
他们长期站在足够高的平台上,视野更开阔,
已经能够结合丰富的工作经历,从理论的角度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而且,他们也经历过理论上的磨砺,有一定的功底。
被徐泽“创作”出来已经三年,但仍未公开发行。
能够接触到这本只准借阅不许摘抄的“宝典”,本身就是莫大的荣誉。
基本上,拜读过社首亲传“宝典”的人,
无不为之倾倒,恨不得句句刻在心里,事事拿出来对照。
矛盾永远都客观存在,且矛盾不可消灭,只能转化其状态。
这些年以来,同舟社虽然在社首的领导下,
做了很多外人想都不敢想,想也想不到的大事。
但同舟社从来都没有脱离过现实,而是脚踏实地,
始终盯准阶段性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做文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