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891

  次日拂晓,天色没亮,半夜就起来吃饱喝足的刘备军士兵,秣马厉兵了小半个时辰,然后就在四更天发动了奇袭。
  士兵们没有预先点火把,也没有复杂的攻城武器,只有几辆冲城锤和一批飞梯。
  飞梯制作很简单,随时都能造,半天工夫能造一大堆,这也是任何远途跋涉的攻城部队、唯一能随时随地拿出来的货色。
  攻城锤则是赵云的部队抵达池阳后,留了个心眼,吩咐手下的骑兵分出人手来加急建造的,赵云知道刘备一到可能就会要用。
  但赵云也没办法提前造配重式投石车,因为他的骑兵部队里没有配属专业的工匠,配重式投石车的技术含量比冲城锤这种谁都会造的体力活可难多了。另一方面,也是那东西造起来慢,就算赵云有一两天提前量,给他工匠也来不及造。
  哪怕明知道北伐成功后,关东诸侯也会渐渐学会造这种利器,刘备军至今依然对这玩意儿保持了尽量技术封锁。
  而压制城头、观测城内布防动态的活儿,按说最好是用井阑车,这东西如果赵云提前两天建造,倒是能造出一些小的。但问题是长安城的城墙高厚七丈,是跟雒阳、郿坞齐平的天下三大最高城墙。
  井阑车要远远高过城墙,才能偷窥到那么高那么厚的城墙后面的布防,那就比配重式投石车更费事儿了。就算堆时间,这个时代的施工技术也未必能造出可以推着走的十几丈高井阑车,最多只是造个固定底座的木质塔楼,那就得在城下现场施工,没法造好了再推过来了。
  只能用人命执行侦查。
  李素本人对这一战有不好的预感,所以他只是半夜起来,在帐中饮酒等候消息,没有亲临一线。
  关羽督战,带着高顺王平,还有鄂顺和孟信,拉开了战役的序幕。关羽准备以一个陷阵营和部分精锐汉人步兵为攻打城门的主力,然后以善于轻装攀援、登城迅捷的蛮兵承担蚁附分摊敌军注意力的工作。
  王平的板楯蛮全部持轻盾披皮甲,负责城门左侧的墙段,叟兵和昆明夷负责右侧。
  战役很快打响,李傕军负责北城防守的主要是李应李进负责的西凉汉兵,立刻展开了坚决的反抗,与关羽的士兵厮杀到了一起——主要是这儿靠近未央宫,李傕也不放心他手下那些羌胡和北地鲜卑人负责皇宫附近的防卫,怕这些人趁机多掠夺宫中器物。
  一时间,杀声震天,血流盈野。
  精锐的铁札甲步兵挎着斩马剑,推着冲城锤蜂拥到门洞内部,狂砸猛撞,把本就临时补强的破城门撞得愈发摇摇欲坠。
  但好景不长,刚刚看到一些松动的趋势,门被强推开裂缝后,士兵们就看到后面堆满了临时的杂物和夯土,甚至还有简易鹿角堆强的塞门刀车。一时之间挤在最前面门洞里的士兵们,进入了毫无腾挪余地的残酷绞肉。
  城内的李傕军,由李进负责堵门死战,他的部队装备也不比高顺差多少,毕竟李傕也是占据了长安武库的人,也有董卓留下的家底,几千副铁甲还是凑的出来的。
  甚至于比铁甲的数量,李傕军比袁术还多,几乎可以与刘备不相伯仲,是本领域全国最富的一批军阀。
  双方都是铁甲兵堵口、斩马剑与利斧重锤互相狂击猛斩,残肢断臂横飞,死在铁甲里看似尸体表面完整、但实则铁甲被重击打瘪的也不在少数。
  不过,这样的猛冲,也算是试探清楚了几点情况:首先,李傕军没有时间修复被沮俊撤退时彻底破坏的千斤闸。
  按沮俊的说法,他突围之前,是把铁闸门和吊桥在墙洞内部的铁链、绞盘等等复杂机械结构彻底砸坏拆除了。这些东西需要精密的机关施工,李傕军这样的恐怖统治、靠屠杀解决内部投降派,肯定笼络不到工程技术人员,所以这些玩意儿不是他们花时间堆人力就能修好的。
  但是,没有闸门的帮助,李傕依然在北门内侧挖了好几道壕沟、把挖出来的土填塞门洞和堆筑夯土墙,所以哪怕破了门,还是要遭到层层抵抗,简直如同陷入瓮城一样惨。
  厮杀到胶着状态之后,城头的守军扛过了一开始的猝不及防,反击也渐渐凌厉起来。
  虽然他们没有热油,这个时代也不流行倒热油守城,但至少守兵们临时煮了几十大锅开水,然后沿着城门顶上的城楼边沿往下倒。开水也不完全是水,有些就是污水甚至“金汁”,有大量的污秽细菌病毒。
  铁甲兵靠武艺和盾牌的格挡,不怕刀剑甚至不怕滚木,但面对滚水泼洒却无法防御,铁甲的导热性很好,滚水泼在身上反而比只穿皮甲的士兵更加惨嗥不止,受伤更重。
  连亲自督战冲锋、堵在门洞里的高顺本人,都不慎被滚水泼到了,不得不负伤下场。幸好他武艺高强,甲胄又厚实,所以倒是没有被污物和病毒所伤,只是被铁甲的导热所烫伤。
  但退下来之后,后来李素巡视损失时,也都让所有被泼了的士兵们立刻用煮过后澄净的渭河水清洗,至于高顺之类的将领,还涂抹了珍贵的蒸馏酒处理烫伤,以防万一,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正面战场上,随着高顺的暂时受挫,两翼的王平板楯蛮和昆明夷、叟兵的山地兵,也登城受损不少。但王平毕竟是板楯蛮中的悍勇之人,而且如今也不过十八岁,年少气盛,硬生生带着人一度杀上了城墙。
  只可惜后援不济,飞梯被推倒得越来越多,后续无法扩大城头阵地,而李傕军如潮水般涌来,尤其是高顺受伤退却、门洞里的士兵损失惨重,让李傕军可以全力腾出手来对付城墙上的敌兵,王平当然顶不住,最后还是不得不败退。
  不过也幸亏王平擅长山地战和攀援,竟也能在城墙上全身而退活着下来,换个爬得慢一点的,或者不敢在梯子倒下时借势纵跃卸力的,怕是直接就在撤退时摔死了。
  ……
  激烈的血战打了大半个时辰,五更天的时候,随着天色微亮,刘备知道事不可为了,只能撤退。
  他因为是夜战奇袭,为了防止大军出动动静太大、加上不打火把导致自相践踏,所以投入的首批攻城兵力本来就不多。
  关羽四更天出动的时候,先头部队也就不到一万人。剩下的都是待命,要前方取得突破之后、天色亮了视野好了,才能全部投入。
  现在天色已亮,两路都没有进展,后军也没必要投入了。
  刘备的心在滴血,果断表示暂时撤军,容后再攻,好好准备重型攻城武器。
  收兵之后清点,光这一番个把时辰的激战,死伤就接近了两千人,其中铁甲兵死伤就有三四百之多,都是在夺门的时候受挫,一半多都是烫伤,高顺本人也受伤。
  而轻甲蚁附的蛮兵死伤更惨,而且致命伤比例也更高,一共有一千五百人。其中板楯蛮死伤六百人,叟兵加昆明夷死了九百人。
  李素也恰到好处在旁边安慰刘备,顺带安慰刚刚退下来的关羽:“大王,云长,广造投石车与固定的井阑塔,以我军的人多势众,最多也就多耽误五六日,我知道您担心李傕这样丧心病狂,他多占领一日长安城内百姓就多受一日祸害。
  可准备工作还是急不得的,好在今日一战探明了李傕军布防的虚实、以及其军心士气,也摸清了魏桀和沮俊留下的城防工事破坏漏洞,究竟有几分可用——我觉得,凡是李傕现在都还没修复的部分,再给他五天他也是修复不了的。
  而且,既然有时间准备,我军就要发挥人数的优势,按公达说的,假装知道北门难攻,改为到东西南三门外都大张旗鼓建造器械。尤其是建造那些没法移动的、高十几丈的井阑式望楼。如此,一定能摊薄李傕军防守兵力的部署——
  今天之所以攻不进去,就是因为李傕知道北门被破坏,我军有可能强攻北门,所以预备队留得太多了。说不定,还是李儒帮他设计指挥的防守部署。我们打输了一次,也好让敌军看出我军‘知难而退’,未必不是好事。”
  刘备长叹一声:“孤又舍不得了,这次就听伯雅的。唉,机会诱惑就在眼前,还能让长安百姓百官都少受苦,孤忍不住啊。”
  李素见刘备接受了,也连忙顾左右而言他,进一步缓解刘备的尴尬:“五六天时间,李傕也祸害不了多少。他想杀的人前三天都杀得差不多了,后面也不会每天屠戮。
  如今既然有暇,让士兵们一边修造器械,大王也该抽时间朝见陛下,去华阴请示君意。毕竟这是攻打长安,师出有名最重要。哪怕李傕已经倒行逆施,也该请旨。”
  刘备:“伯雅所言是也,这事儿就你先联络吧,陛下若是想见我,就到华阴相见。”
  刘备就算想进潼关见刘协,刘协估计也不敢放刘备的护卫部队入关,而如果要刘备一个人、只带几个保镖进关,刘备估计也不肯。所以最后应该就只是在潼关关外、墙下百余步,刘协带点董承率领的仪仗亲卫,跟刘备见一见了,顺便把功过名分定一下。
  至于李素,他是无论对刘协还是刘备都是有大功之人,刘协也不敢也没理由对付他。所以李素去接洽,只要带着赵云典韦几个人就行了,不用带军队保护,也就不存在君前失礼的问题。
第四百四十二章
拿个真发明造假
  刘备军在四月二十一日这天凌晨、试图奇袭夺取长安城暂时受挫后,当天白天没有再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午后的时间,只是让一些统筹攻城战术的将领们,走马观花绕城一圈观察地形,好勘测规划攻城阵地。
  毕竟士卒远来也累了,之前要不是觉得有机会,也不至于只歇一夜就投入战斗。
  二十二日开始,部队就按前一天的规划,展开了施工。施工将会持续五六天,在完成之前,不可能进行军事冒险。毕竟长安是这个时代全球城墙最高最厚的三座城池之一,只要没有内应,就别谈快攻了。
  冷静下来之后,刘备乃至他帐下的诸将,也渐渐能从军事角度理解,李傕为什么要如此丧心病狂在长安城内搞血腥的清洗,甚至为此不计身后的报复——因为李傕太清楚,当年王允是怎么死的,那事儿就是他亲手干的,他靠的就是王允手下同情西凉军的将士们放水内应。
  而人一般都会对自己赖以成功的手段特别提防、特别以史为鉴。
  就好比李世民是杀兄逼父夺位的,所以他特别提防他儿子李承乾也来这么一手,所以李承乾不可能成功。赵光义、朱棣上位的手段,他们的后继者也不可能复制成功,一个道理。
  历史不会简单重演,总要修修补补,把明面上容易规避的犯过的错修饰一下。李傕的修补手段就是宁枉勿纵,把城里一切可能同情皇帝、心向刘备的人士都杀了。这样一来,他彻底依赖目无汉室的胡化西凉汉兵,加上西凉羌兵、北地鲜卑兵,至少能够固守孤城多活很久。
  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一切都是以史为鉴的猜疑链惹来的屠杀。
  加上李傕确实重赏士兵,还发宫女给胡人,刘备军通过试探也已经发现,这些胡兵对李傕的拥护极为狂热,士气极高,所以要做好城破时跟这些禽兽血战到底的心理准备,不能轻敌指望“只要城门攻破敌人就会军心瓦解投降”。
  而让他们在明知最后必死、不可能有外援的情况下,依然血战的动机,其实可以归结为“死前及时行乐”。只要活一天,就能睡曾经皇帝才有资格睡的女人,这种日子谁不想拼死抵抗试图多活几天?
  这种情况,后世战史上不是没有,只是刘备军之前没遇到过,所以没法想象——
  其实哪怕到了20世纪前期,都有个别“并州”顽固军阀,在最后困守孤城注定没有外援的情况下,通过疯狂赏给士兵各种死前享乐鼓舞士兵死守的。而且确实稳住了军心让攻城部队打了很久、伤亡四万多人才攻下城。
  所以高顺那次试探,至少也算帮刘备想明白了一个问题:这次攻打长安,要做好杀两万人的心理准备!哪怕冲开城门,敌人还是会源源不断死战。这是对罪恶堡垒最后的攻坚战,不能指望击溃之后收编。
  能跟李傕死硬到这一步的,几乎都是去芜存贼的亡命徒,否则也不会从泾原跑到长安继续还跟着李傕干。罪恶不坚定的,早就该在半路上逃散归农了。除了长安城里现抓的壮丁之外,其余没有无辜的。
  ……
  攻城器械、工事的修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城内的守军,也在城头观望侦查,及时了解刘备军的动向。
  二十二日这天,城东南西三侧主门外,都开始有刘备军在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远的地方,设立第一层的藤牌长盾、遮蔽弩箭用的那种,然后再在藤盾阵后面就地修造配重式投石机。
  配重式投石机其实是可以异地先造好构件、再到城墙下快速组装的,那样只要几个时辰就装好了,不用数日的施工。
  但刘备是听了李素的建议,故意利用李傕军至今还没见过配重式投石机是怎么造的,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才让关羽在现场就地造。目的就是引诱敌军以为“刘备军未来的主攻方向,肯定就是投石机阵地附近的城墙与城门”。
  反正城外的刘备军有超过八万人,还有段煨的三万多人,可以派兵保护。根本不怕城里三万五千人的守军、出城冲杀施工阵地。李傕要是敢派兵出来野战,正好在平原上多消灭一些其有生力量。
  李傕果然也没有中诱敌之计,或者说他也没什么雄心了。估计此刻的李傕,比历史上白门楼之前的吕布,都还要灰心丧气。他是知道自己肯定没有外援的,只想极度纵欲、在酒色沉溺中过完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段美好时光。
  而李儒虽然略有智计,也只能扮演比历史上白门楼之前的陈宫更渺小的作用。
  李儒是个文士,身体比较虚,就算给他发很多女人他也享受不过来,所以每天还坚持巡城。
  二十二日这天,他初次看到修投石车的阵地时,还只是微微冷笑,不敢确认。
  但次日又来看,发现施工进度挺快不像作伪,而且其中有几个阵地造的还不是投石车,而是望楼,这才让李儒坚信刘备军真是打算从这些阵地进攻了——
  其实,阵地上第一天开始修的就是望楼,但因为第一天只竖了第一层木塔基座的桩子,半成品还不够高,没有明显高出旁边的投石车底座,所以看不出来。第二天才发现隔壁的东西底座不过四丈高,这些望楼却远远高过四丈,李儒才彻底被吸引了目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