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733


第一百八十七章
治所
  岑坪坞壁。
  荆南的春天,天气说变就变,前一天寒冷有雨,接着一天又忽然热了。再往后的两天继续下雨;今日虽然无雨,却依然浓云低沉,闷热难当。岑坪周围的田亩间,又多水泽湿地,空气中都弥漫着潮气,让雷远觉得有些不适。
  他推门出外,站到院子里,伸了个懒腰,挣得骨节格格作响。
  李贞早就等候在院门处,见雷远出外,便取了木盆去打水。
  李贞是雷远身边少有的文武兼资之人。虽说无论文武都算不得特出,但脑子很清楚灵活,所以昨晚被雷远任命为使者。他代表雷远去见了黄盖,通报所谓的“战况”,又约定今日双方面谈,然后夤夜赶回岑坪。这一来一去,数十里路程甚是辛苦。雷远原本让他好好休息的。
  “含章,何必这么早起?”雷远一边洗漱,一边笑着问了句。
  李贞愣了愣,没有回答。
  雷远立即反应过来,他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雷远在军营中的时候,一向都以熟悉的扈从为近侍。然而最初的二十余名扈从历经多次恶战,孙慈、傅恩、宋景、樊丰等人先后战死,剩下的一些陆续被派出担任军职。前几日由于周泰的袭击,又折损了樊宏和胡平,李齐也受了重伤。这一来,现下身边的扈从里,灊山旧人竟只剩下了李贞一个。
  李贞的家人早已不存。当日带着他逃脱曹军之手的扈从们,素日里亲若一家,每一名扈从都像是他的兄长。可就在短短数月间,许多扈从已不在这个世上。古人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在这乱世中,人命比刍狗还要低贱;生死存亡,也丝毫由不得自己。
  但这就是乱世,总得习惯啊。
  在这乱世中,庐江雷氏宗主的扈从又如何?谁都是在勉力挣命,谁也难免殒身之危。就在追击周泰的战斗中,雷氏部曲的战死者又增加了两百余,这还是一场胜利的战斗!这些战死者,又何尝不是为人兄,为人子,为人父呢?在这两百多个战死者的身后,便有两百个丧失了顶梁柱的家庭!
  更不要说居住在岑坪的百姓们了。纵使雷远告诫过沙摩柯务必慎杀,可哪有打仗会不死人的?两天前荆蛮们主动撤离了岑坪,雷远随即带人进驻这座坞壁……当时他看到的,是坞壁内外尸骸遍地、苍蝇乱飞的场景,这让雷远恼怒之极,却又没什么办法。
  雷远拍了拍李贞的胳膊作为宽慰。
  李贞毕竟还是个少年。雷远希望他能够尽快锻炼出一副铁石心肠,也希望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抱持那一点点的柔软。
  雷远很快收拾停当,简单吃了些干粮。在院门外,扈从们也牵马拉车,整备完毕。
  “走吧,我们去见见黄公覆。谈完以后,应该就能消停一阵了。”
  黄盖与雷远,分别为孙刘两家的大员、重将,都是秩二千石的高官,地位仿佛。但雷远昨日已令李贞传话道,黄盖是年齿高大的前辈宿将,自己理当前往拜问。
  所以如此,皆因不得不如此:真让黄盖前来岑坪、或者岑坪以北的战场,以这老行伍的眼光,说不定会看出些什么;他的部下若在自家军中打探,也难免有士卒说漏嘴……还是雷远自己跑一趟为好,人少,嘴就少,说错话的机会也少。
  一行骑队清晨出发,沿着大路向南奔驰,到午时撞见了吴军派出迎候的骑兵。
  因为天气格外闷热,两家合为一队以后,并不急着赶路,先找了个处林地休憩了半个时辰,用些食物饮水。随即再奔走了大半个时辰,这才见到了黄盖所部的营地。
  营地本身规模不大,只是临时驻地罢了,内外的布设都很粗糙。但是壕沟、栅栏、望楼、阁道之类一一布设,并无疏漏;再看营地的位置,与林地、高地、水源的距离也都有讲究。毕竟是从军二十多年的沙场老将,自有其独到的手段。
  这时有骑士快马加鞭,将雷远到达的消息传入营中。
  只听号角呜呜吹奏,一队队士兵从各自的营盘中奔出,沿着中军大帐到辕门的道路肃然分列。再看大帐处帷幕一挑,黄盖大步走出。
  随着双方距离接近,雷远看见了黄盖的相貌,只见他年约五旬有余,颌下长须飘拂,黑白间杂,脸部的轮廓非常刚硬,神情却有几分和蔼。可能是为了表示亲善之意,他不着甲胄,而以高冠长衣的太守服色相会。
  对于雷远来说,被东吴所占据的这部分武陵郡领地,是他最主要的防备方向,而黄盖则是这个方向上执掌军政大权的东吴要员。雷远早就打听过他的情况,久闻黄公覆少年时辛苦备尝,却胸怀壮志,常在负薪之余,学书疏,讲兵事,所以后来被征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这是汉家士子正规的仕途上升渠道。
  昨日李贞从吴军营地折返后,就禀报雷远说:“黄公覆虽扬名于军伍,却非武人。”此时雷远亲眼目睹,果然如此。
  好在雷远也只着了轻便戎服,与黄盖相比,不显突兀。他连忙下马,快步迎向前去,执礼甚恭。
  双方在辕门处相会,先寒暄了几句,雷远便令从骑赶来车马。那车上装载的是周泰的尸体,已经简单收殓了,用的是临时砍伐树木做的棺木。
  这场景对黄盖来说有些尴尬,他并不上前检视,而示意部属们接收。
  目送着装运棺木的车辆被推进营里,黄盖才叹了口气:“昔日伏波将军便是死在征伐荆蛮的战场,如今周幼平也是如此,年代虽异,马革裹尸的壮烈气概则一也。”
  雷远微微颔首不答。
  黄盖又道:“我听贵属说起,周幼平的部下数百人,与他同日蒙难。烦请雷将军将他们掩埋的位置作个标识,待我提兵至岑坪后,当择日祭以蛮夷的首级。”
  雷远默然片刻,沉声道:“黄公如果有暇前往祭奠将士,我想英灵有知,必会感到荣耀。只是……领兵前去云云,就大可不必了。”
  “续之,你这是什么意思?”黄盖皱眉。
  雷远从容道:“好教黄公知晓,此番荆蛮反乱来势猛恶,护荆蛮校尉须得亲临前线,施以有效的治理。因而,我已向荆州牧府行文,将以岑坪为护荆蛮校尉治所。”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安定
  黄盖眯起了眼:“岑坪是武陵郡辖境,我身为武陵太守,却不记得同意过此事。”
  雷远客客气气地答道:“既这般说,黄公莫要忘了,汉家自有武陵太守金旋,驻在沅陵。”
  黄盖面色一沉。
  赤壁战后,孙刘两家各自挥军掠取荆南。东吴凭借水军优势,夺取了沅水中下游的诸多城池,而原任太守的金旋金元机则退保武陵西部。后来吴侯任命黄盖为武陵太守,而金旋投效了玄德公,于是就形成了两名武陵太守并立的局面。
  这局面初时倒也罢了,孙刘双方都不提它,就这么凑合着。然而去年冬季,玄德公前往京口一行,与吴侯互相举为州牧。玄德公正式成为了荆州牧,而吴侯却是徐州牧。
  这个古怪的操作顿时给吴侯所任命的荆州三郡太守带来了麻烦,尤以黄盖为甚。并存的两个武陵太守,一个是荆州牧正经下属,另一个却出于八竿子打不着的徐州牧任命。说破天去,黄盖也觉得有些站不住脚。
  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现在这般。一旦荆州牧下属的护荆蛮校尉获得荆州牧的许可,又与武陵太守达成了一致,决定将治所设在岑坪,简直是名正言顺,黄盖竟没有任何的正当手段来阻止。而本应该占据岑坪的周泰,现在已经尸身冰冷地躺在身后营地里了!
  黄盖看着雷远的眼神里,渐渐带上了恼怒。
  此前数月,黄盖并不太关注这个年轻的乐乡长。毕竟由武陵往北、打通与南郡联系的任务,素来都掌握在周泰手里。黄盖只隐约听说,周泰在乐乡吃过亏,仿佛这雷续之不是简单人物。
  今日一见,方知此人看起来文雅谦和,实则行事凶横霸道,简直毫无道义可言。周幼平这才死于荆蛮之手,这雷远就急不可耐地挥军抢占地盘,这等行事风格,倒确实是刘备所部常见的套路!
  可是,岑坪是对澧水、涔水河道交通的控扼枢纽,是截断玄德公对武陵西部诸城联系渠道的关键,也是对吴侯用来威胁公安的前哨。无论如何,岑坪不能有失,更不能落到玄德公的手里!
  怎么办?怎么办?
  黄盖绞尽脑汁,他感觉自己岁数大了,思路已不如年轻时那般敏锐。
  他大概知道庐江雷氏的力量,所以此前在听闻周泰两次深入乐乡的时候,感觉无法理解周泰的选择,他不明白周泰为什么要如此轻佻莽撞,以至于身死军败。
  现在黄盖有些明白了。
  面对这样一个实力庞大而行事风格又咄咄逼人的对手,周泰除了凭借手中刀剑来抢占上风,也真没有别的办法。只不过没有想到整桩事情错进错出,正撞上荆蛮作乱而已。
  如今这对手已经气势汹汹地冲出乐乡,直抵武陵境内,自己又能如何?黄盖盘算了一下自家的家底,似乎和周泰一样,能够凭籍的,也只有刀剑了。
  这也很好。如今这世道里,再没有比刀剑更加可靠的东西。
  黄盖原本似寻常文人的身姿慢慢地挺直,便生出一股威严肃杀的气势来。
  “雷将军,你这样做,当已想清楚后果。”
  天空中悄然起了风。先是热风,没多久,又渐转寒凉,摇摆着远近的林木,使得辕门处的几面军旗猎猎作响。
  但雷远的面色丝毫不变。这些日子他经历太多了,虽不敢说脱胎换骨,可眼前的这点小阵仗,还吓不倒他。眼看黄盖的警惕神色,他甚至有些窃喜,还有那么些快意。
  他憋屈了太久了,忍耐了太久了。在灊山中,他战战兢兢于曹军的威势,每天都不知道明天能不能活;到了荆州,居然还要顾忌于吴侯的力量,甚至看着亲人和部下在自己眼前死。明明自己手中的权柄和力量一直在增长,可真正遇见什么事情,这些权柄和力量鲜少给他带来回报,这让雷远感到深深的疲惫。
  这种憋闷之感,直到斩杀了周泰,才稍许消解。
  但还不够。这么多亲近人的性命,被杀上门来的羞辱,只靠着一次战斗,就过去了?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这次战斗还不能轻易地宣之于他人之口。
  雷远在领兵出发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他要夺取岑坪,彻底堵住东吴势力向北的通道。进而,将黄盖所占据的武陵郡核心地带,纳入到威胁范围之内。这样才能让吴侯感到痛,这才是强大宗族首领对挑衅作出的适当反应。
  眼下黄盖语带威胁,雷远却完全不在乎。当你拥有足够的力量,而又足够凶恶的时候,绝大多数威胁最终都会变成色厉内荏。眼前的黄盖,不过是个纸老虎罢了。
  “黄公,我当然想过了。”雷远单手扶着腰带,言笑自如,恰与黄盖的肃然成为反比:“这样做,也是为了武陵的安定。”
  黄盖冷笑:“武陵的安定,自有黄公覆一身当之,不必他人操心。”
  “非也非也……嗯,黄公想必还不知道这次带领荆蛮暴动、攻杀了周幼平所部的蛮夷渠帅是谁?”
  之前玄德公的行文中只讲自家损失,对蛮夷的情况却说得简略;黄盖此前询问岑坪中逃出的百姓,他们见识浅薄,也讲得没头没尾。
  黄盖想了想:“便请说来。”
  “乃是黄公的老熟人,五溪蛮王沙摩柯。”
  竟然是他?黄盖气息一滞,瞬间觉得额头发热、两处太阳穴涨得生疼。
  对沙摩柯,黄盖真的太熟悉了。此人性格桀骜,又极具野心,一门心思地谋求统合五溪。因此,试图把蛮部纳入郡府管制的黄盖就成了他的最大对手。就在去年,双方先后交战不下十数场,黄盖费了偌大的工夫,才终于将之杀得狼狈逃亡,但在战斗过程中,彼此都有惨重死伤,几乎可说是结下了血海深仇。
  这人竟然又回来了?居然还拥有了如此巨大的力量?
  雷远长长叹了口气:“实不相瞒,此人曾在乐乡以西的佷山县出没,攻掠荆蛮各部,实力扩张很快,不久前又来到乐乡,要求互市。当时我见他尚属恭顺,于是允他所请,交易了几批甲胄军械。”
  荆蛮哪有靠得住的?你居然还给他们甲胄军械?还几批?怕不是有意要祸水东引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