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733

  雷澄所部的庐江雷氏部曲是最可靠的战力,必须用来把控全军的退路。而甘宁这等强悍斗将,放在主将身边,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至于甘宁和沙摩柯两人不对付,眼下可顾忌不了那么多,大家相忍为国吧!
  营地虽然是沙摩柯驻扎的,负责修建完善的却是徐说。
  徐说素来负责土木工程,此番雷远来到巴郡,少不了各种兴修事宜,故而让他随军。宕渠城中十三家豪族凑起的人手,尚未打散入军,先给徐说猛做了数日苦力。
  黄昏时分,雷远策马来到城池的西南角,绕着营地巡视了一圈。这里原本也是庞羲所部屯兵的军营,但显然年久失修,墙垣到处都有坍塌,几处望楼也颓败得没法用了。好在徐说很能干,短时间内修缮得很见成效。
  雷远觉得满意,回头对部下们道:“这是我庐江雷氏的看家本事了,无论到了哪里,都得先把自家本据建设到固若金汤。只要落脚之处安稳,攻守都有了凭依,不至于进退失据。当下也是如此,这得感谢宕渠城中各位的相助。”
  部下们当中,有不少人便是宕渠城中的豪族子弟。因此雷远有些话没有明说。
  城池稳固自然好,可那对大局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玄德公派雷远来宕渠,任务是截断米仓道,阻止张鲁或曹操的力量渗透向南,而不是要他坐守城池。如果徒然死守一个宕渠城,而使曹公、或者张鲁的势力在巴郡大涨,那此行就算是失败了。
  孤军身处千里之外,又将面临强敌,其中有多么危险,多么困难,雷远不是不清楚。所以他刚知道有曹军进入巴西时,第一反应是沿着原路退回荆州。
  但稍许冷静下来以后,雷远就明白,正因为曹军来了,所以自己绝不能退。
  仅仅听说有曹军大将出现的传闻,巴西太守就吓得退避三舍;如果己方再退,蜀中各地官员们势必出现连锁反应,将会有更多人畏惧、动摇,甚至有许多人加入到曹军的行列中……而这种人反噬旧主,往往会特别的凶狠。
  当曹军挟裹更多的力量,进而由巴郡威逼蜀地的时候,恐怕就算玄德公紧急入蜀,也很难扳回局面了。
  所以,接下去还得想办法,要尽快地压制住敌人的势头,进而联络汉昌、宣汉等身处深山的城池,将巴郡掌握在手中!
  可是敌暗我明,纵使自己决心已定,又该从哪里着手呢?
  雷远的心思兜来转去,不知道盘算了多少遍,原本没有头绪的,还是没有头绪。
  “沙摩柯呢?”巡视的是沙摩柯的营地,却没见沙摩柯本人呢出现,使雷远有点不快。
  “晚饭后就带人出去了,说要找找有没有适合的植物,他要赶制一些毒箭,以防万一。”
  雷远确实听说过蛮夷有用毒箭伤人的,大概是某种名为乌头之毒,但具体提炼起来有些讲究,毒箭制作以后又无法长期保存,所以产量极少。这会儿沙摩柯突然想起这档子事,应该是得到了什么消息,使他格外警惕了。
  五溪蛮和巴郡蛮虽然种落不同,但千百年来联系不断,沙摩柯身为蛮王,自然有些独特的渠道。雷远很想问问,他知道了些什么,但沙摩柯身份特殊,雷远又不能完全以部属视之。
  “等蛮王回来以后,你们记得告诉我一声。”他强忍焦躁情绪,故作从容地吩咐,旋即又说:“我们上城去看看。”
  天色已经昏暗。晚间起了风,把插在城头的旗帜吹得噼啪作响。原处的军营影影绰绰,城池以外的平原和山林都黑乎乎的。
  “晚间的游骑、寻哨和值守将校可都安排好了?”
  郑晋闪身出列:“游骑三十人,分作三队,每队配以两名本地豪族遣出的向导,每隔一个时辰派出一队,向北放到三十里外。第一队由王北亲自带着,半个时辰前已经放出去了。城池和营寨的巡逻、哨探、值守将校也全都安排已定,分作三班,每班都有专人总领。”
  雷远点了点头。
  他不想在城头多耽搁,免得给人留下紧张不安的印象,于是很快就转过身,打算沿着来时的甬道下城去。
  刚起步,簇拥在身边的部属们忽然一阵躁动:“有人!北面有人来!”
  雷远脚步沉稳地回到城垣边上,手扶雉堞向外探看:“哪里?”
  “将军,你看!”李贞为他指点方向。
  来的只有五骑,纵马奔驰的速度极快。当他们奔到近处时,雷远认出来,为首的赫然是王北的得力部下、曾经在三峡小学中进修过的钱跃。
  他与另外三名斥候骑兵簇拥着一人。此人背后有数支箭矢没入躯体,马匹奔行过程中,整个人软绵绵地伏在马背上起伏,看样子已然垂危。
  雷远神色不变,向李贞挥手道:“那人是谁,为何来此,你去问一问。”
  李贞三步并做两步地下城去了。过了会儿,他又喘着粗气,匆匆奔回城上。
  “将军,那人是汉昌长狐笃的部下,背后的伤势很重,快要不行了。他说,今日早些时候,杜濩、朴胡、袁约三人尽起部众猛攻汉昌城,请宕渠这边速发救兵,迟则不及。”
第三百章
可耻
  雷远不在城头耽搁,迈步下阶。
  “立即将此人送往县衙,急召医者来看。告诉随行人等,适才所见所闻,不得外传。再召甘宁。”
  “是。”李齐分派人手传令。
  雷远快马加鞭回到县衙,也不入内,就在二门后面的院里等待。
  顷刻间,钱跃等人齐至,几名扈从抬着一具担架跟在他们身后。担架上遮着的布,被献血洇红了一大片,下面隐约是一人身形。
  雷远上前几步:“怎么?救不回来了?”
  钱跃躬身道:“背后中了三箭,胸腹间又吃了一刀,流血不止。进入城门不久就死了。”
  揭开蒙布,死者做汉家军士打扮,双眼圆睁,身上多处受伤,死的甚是惨烈。
  雷远沉吟片刻,问道:“既然说是汉昌那边来求援的,可有随身文书?”
  正在这时候,县衙以外脚步声响,众将齐至。
  甘宁大步近来,问道:“怎么回事?”
  钱跃望了望雷远,雷远点头。
  钱跃道:“启禀甘将军,今日王北曲长受命哨探,我等随行,向北奔了二十余里,在长乐山的西面山脚撞见这一行人。当时他们就已经个个带伤,还能行动的只有两人。我们立即带两人后退,没走多远,便有敌骑掩杀而至。沿途正撞上蛮王的部属,敌人与我方厮杀一阵,各有损伤。大概因为夜色渐深,敌骑只得退去。这时候另一名求援之人也死了,只剩下他奄奄一息,奔行途中向我说了汉昌县求援的情形,然后就……”
  甘宁点了点头,又去看那尸身。
  雷远问道:“王北怎么样?蛮王如何?”
  “哨骑死了四个,伤了两个,王曲长胳臂吃了一刀,并无大碍。沙摩柯手下的蛮兵抵不住敌人骑兵冲击,损失不小。我来时,他们也都收兵,应该不久就能回城。”
  “蛮夷没有骑兵,来的必是曹军。”甘宁道。
  雷远颔首。
  甘宁回转头来再问:“既然这是汉昌县派来求援的,他的随身公文呢?”
  “我们问过他。他说,公文在他们校尉手中,但我们不知道谁是校尉……或许已经死在半路上了。”
  “叫冯乐来,认一认这人。”雷远道。
  冯乐乃是冯贺的长子,字全安。冯贺体弱,这些年来,多赖长子往来巴西各地,主持家业。所以冯乐乃是实际上的家主,此人颇为精干,又谙熟巴西的水土人情,因此雷远以之为帐下吏的首席。
  王跃立即去唤冯乐上堂。
  而雷远眉头紧锁,返身落座。
  汉昌县是永元年间从宕渠县分出的,此地江山环峙,僻而实险,县北有名唤石门的险要所在,左右皆峭壁,环围三里许,乃是米仓山以南的第一处要隘。县中汉民与巴、賨各部杂居,因为县长狐笃招抚得力,素来比较安定。此前庞羲打算招募賨人为兵,打得便是汉昌賨民的主意。
  以整个巴西郡的形势而论,阆中与西充、南充、安汉等地依托西汉水,地势既低,也无特别的险峻可守。整个巴西郡的安危,其实关键在于宕渠水沿线的汉昌、宕渠、瓦口三处。至于更东面的宣汉,已经多年不在刘益州的掌控之中了。
  如果汉昌有失,由北向南看,可以视作米仓道被打开了第一个环节;由东向西看,则是遮蔽宕渠水以西平原的防线被突破了一个口子。
  无论怎么想,此地都不容有失,也不得不救。
  可是,统领孤军在外的雷远很难控制自己的多疑,他情不自禁地又想到,万一有诈,会怎么样?如果这人不是汉昌长狐笃的部下呢?
  这时候冯乐匆匆上来,先向众将施礼,然后揭开蒙布看了看。
  “我认得,此人是汉昌县城里一名小吏,名叫龚选的。”
  “你认清楚了?没有错?”
  “不会认错。我时常前去汉昌,与此人相识多年了。诸帐下吏中,认识他的还有好些人,不止我一个。”冯乐慌忙道。
  看来此人确实是汉昌长的部下,以少量骑兵突出重围,堪称壮烈之举。
  雷远道:“将他好生安葬了吧。”
  几名扈从领命,抬着担架出去。
  冯乐禀道:“到底相识一场,请将军准许我来安葬他。”
  “好,你去吧。”雷远挥了挥手:“其余人也都退下。”
  扈从们退到堂外。
  雷远沉吟片刻,问道:“既如此,汉昌确实遭到了蛮夷大举围攻。我们该不该去救援?”
  “汉昌乃巴西郡北面的锁钥之地,应该去救的。只是……”黯淡厅堂之中,甘宁的脸色冷得像铁:“只是我军兵力不足。如果调动兵马前往汉昌的话,兵少,则恐无能解围;兵多,则恐宕渠本据所在空虚无备。”
  “又或者……”雷远起身在厅堂里走了两步:“宕渠至汉昌沿线,无数深山大壑都被蛮夷占据,我军只能纵向鱼贯前行,一旦遭到敌人侧击、抄截,便有大溃之忧。如果这支援军折损,我方剩余的兵力,也就很难在宕渠维持了。”
  “可恨庞羲这个滑头,跑的太快。他要是留兵数千在此,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至于如此狼狈。”甘宁恼怒地道:“续之,你不要相信这些益州人。他们没一个可靠,没一个好东西!”
  雷远不禁瞥了甘宁一眼。
  甘宁自己就是益州人,言语中却素来对益州官吏极有意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