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33

  看到雷远迈步入帐,辛彬站起身来,略躬身行礼;丁立大咧咧地举手摆了摆:“远哥儿来了啊!快坐!”
  其余大多数人并不理会雷远,陈兰继续说着他的话,宗族首领们继续低声谈论,邓铜转过脸,装作没有见到。
  雷远向辛彬和丁立颔首示意,选了个空着的草垫子,跪坐下来。因为几处伤势的影响,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姿势,腰背挺直,而身体略往后倾,稍微倚靠在身后的帐幕上。辛彬抬手示意,一名仆役从后面绕过来,奉上一幅写着潦草字体的绢帛,这便是雷脩派人传来的军报了,雷远认得出自家兄长粗硬不羁的笔迹。
  才看了两行,雷远便吃了一惊:“都知道曹军主力行进的速度放缓,为什么不及早撤退,非得等到现在全程遭人追击?”
  他忽然又觉得这句话不妥。之所以不及早撤退,只怕和雷脩本人太过强悍勇猛的性子脱不开关系,这时候提起,恐怕会让人觉得自己在大庭广众之前落兄长的面子。
  他连忙看看左右,好在并没有人在意他的问题,众人继续讨论如何发兵救援,参与者的情绪都已经有点激动。只听陈兰道:“……跟着曹公来此的大将,听说有夏侯渊、曹纯、于禁、张辽、张郃等。嘿嘿,你们别怪我说话直,小将军再如何勇猛,到底太嫩了些,决然不是他们的对手。想要顶住他们,非得用久经沙场的老将,再配备重兵才行!”
  淮南群豪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凭借刀客、死士之类盘踞乡里的土豪,真正有大军作战经验的人极少;素来只有雷绪、陈兰与梅乾三人,能称得上“久经沙场的老将”。此前雷脩进军六安,雷绪便指令梅乾为副手。但梅乾与另两人相比,勇名颇有不如,而且据说已在作战中受伤折兵。那么,再排除沉疴在身的雷绪,陈兰所说的老将,便是他自己了。
  这本是众人公认的事实,但陈兰此刻说来,隐约是拿雷脩的稚嫩衬托自己的老练资深,顿时引得雷氏下属的曲长们大为不满。邓铜顿时哼了一声:“陈将军,你这把年纪摆在这里,说自己久经沙场,那我没得话讲。但你要说自己领兵打仗比我家小将军强,我是不信的!”
  “你邓某人信不信都没用……”丁立旋即接下话茬,他睨视着陈兰,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陈将军能不能打仗,这得问仲家天子才行!”
  丁立与邓铜二人,都是雷绪亲自简拔于行伍之中的得力部下,最是忠诚可靠。两人虽然彼此有些抵牾,但眼看陈兰有借机自重的意思,立时便一齐出来阻止。邓铜是个粗人,说上几句倒也罢了;丁立是吏员出身,讲话可有些厉害。原来陈兰昔时为自称“仲家天子”的伪帝袁术麾下大将,仲氏政权为曹公所破灭时,陈兰也率领一路大军抵御,结果屡战曹军不利,乃至大溃。丁立提起此事,便是揭了陈兰的老底子,嘲笑他自吹自擂,其实本身也是个败军之将。
  闻听此言,陈兰顿时面色一沉。
  论资历、论影响、论地位、论实力,陈兰都比丁立和邓铜强出太多。他既然不悦,顿时便有数名与他相熟的首领如俞宣、蔡沣等人与之呼应,这几家宗族的规模虽然不大,却也都根基深厚,首领颇具名望。俞宣本人也是凶狠桀骜著称之人,他们一旦参与,与邓铜丁立等人彼此指责,瞬间吵作一团。
  陈兰不再理会丁立和邓铜,转向辛彬道:“辛公,你觉得我的提议如何?你应该明白现在的局势,小将军很难独力坚持下去,没有支援是不行的。除了我以外……”他转身睨视帐内众人,再回身继续道:“也没有谁适合领兵支援了。”
  这提议本身并无问题,本来召开军议,就是为了再度召集人马前去支援。但辛彬只干笑两声:“陈将军且勿急躁,这是大事,我们总得仔细商议才好。”
  辛彬是协助雷绪处置庶务的助手,而非神机妙算的谋士,在军议之前,他本也没想别的;但陈兰太过积极的态度,忽然就让他有些警惕。此刻他嘴上敷衍,脑海中心念电转:陈兰是江淮豪右联盟中无可争议的二号人物,在各家首领中,他不仅名声与实力俱属翘楚,也确实最具领兵打仗才能。毕竟此君曾经统领上万人马,随袁术东征西讨,光这份经验,就绝不是寻常乡间土豪能有的。于情于理,他都是最适合的人选;但此时此刻,因为他的反复强调,他偏偏又成了最不合适的人选。
  没错,正是陈兰的要求引起了辛彬的警惕。因为陈兰刚才反复强调了,要前去支援雷脩,须得“配备重兵”!
  江淮豪右们掌控的徒附、部曲总量高达数万,但真正接受过军事训练、能上战场打硬仗的,不会超过五千人。其中雷绪所部两千余,以陈兰、梅乾为首的各家豪族合计也是两千余。此前雷脩、梅乾领兵断后,动用了雷氏部曲中的半数和各家豪族凑出的千余人。如果还要调集重兵,那势必不会少于此前动用的兵力,就得抽空所有能战之士,甚至再临时组织青壮了。到了那一步,数十年积累的家底都投入到了陈兰下属,山中便只剩下老弱妇孺。
  试想,如果陈兰统领所有战兵坐镇前线,万一他转而与曹公交涉,以雷氏阖族的性命交换自己的体面投降,那会是何等可怕的场景?没人能够限制得了他,那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说到底,眼下这时候,忠诚可靠比什么都重要,雷氏宗族绝不会容许一个外人攫取大权。
  可这理由又万万不能宣之于口。如果陈兰都不被信任,那豪族联盟还有必要存在吗?只怕与会的首领们顿时就要散伙吧。辛彬悲哀地认识到,整个江淮豪族联盟,就像是一头拼凑起来的怪兽,看似四头八角,十分凶恶,没有大敌威胁的时候,也能够踊跃如狂,狺狺而吠;但那都是假象而已。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长久以来潜藏的不信任和种种怨气、私心都会爆发。
  能够压制他们的,只有靠首领的个人威望,可是垂垂老矣的雷绪哪还有威望?就以现在来说,陈兰竟然跳过雷绪,而直接逼问身为雷氏家臣的自己,这难道不是一种挑衅吗?辛彬望了一眼上首处恹恹欲睡的雷绪,压抑不住心头的哀恸:差不多了,宗主坚持不了多久,这个军议会作出什么决定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不能让陈兰等人知道宗主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坚持,重要的是维持住淮南豪右联盟的局面,不能让这数万人哄堂大散!
  “辛君,不是我要急躁,而是军情如火,不能耽搁!”眼看辛彬言语敷衍,陈兰踏前一步,厉声道:“我们晚一些决断,断后的将士便多一些死伤,所有人都多一分危险!我不明白,你们究竟在犹豫什么?”
  他转身朝向雷绪:“将军,你何不说句话?”
  雷绪勉力支撑起身体,辛彬慌忙过去搀扶着他。他看看陈兰,想要说什么,却突然撕心裂肺地咳吐起来。伴随着咳吐的,是难以形容的腐臭气息,还有他胸膛中呼噜呼噜的可怕声响,仿佛那不是肺脏,而是一具被浸泡在沼泽污泥中的破碎风箱。
  一名侍立在雷绪身后的女婢端着铜盆,凑近了伺候,又有人偷偷地把帐幕掀开些,透进些许新鲜的空气。
  陈兰凝视着自己的老搭档,过了半晌,才长叹一声。帐幕中高高低低的吵嚷声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没有心思再争执。过去的十余年间,雷绪都是这些豪右们无可争议的盟主,如今雷绪病重到难以支撑,每个人听着他惨烈的咳吐声,心底都有强烈的惶恐不安。而这种惶恐不安,又会迫使人们胡思乱想,将许多不该存在的选择拿到台面上来。
  过了半晌,雷绪的呼吸才略微平稳些,可是看他神情昏沉的样子,恐怕一时真的无法决断。众人依旧只能面面相觑。
第三十章
行动
  邓铜睨视陈兰一眼,突然低声道:“再怎么说,你陈兰居心叵测,我姓邓的不服!”
  陈兰连声冷笑:“生死存亡的时候了,却还在想这种东西?你这蠢货服不服,很重要?”
  邓铜勃然大怒,手掌猛地覆上了腰间的刀柄:“我想的是什么?你这厮想的又是什么?你倒是说出来听听?”
  辛彬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淮南豪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他简直已经感觉到火山喷发之前的地面震动了,今天在军帐中的冲突,很有可能将会是大崩溃、大决裂的开始,偏偏宗主又是如此状况,没有人能够站出来阻止。
  “各位,可否听我一言?”帐幕中另有一个声音响起。
  众人一齐转头去看,却见雷远不知何时唤了一名亲卫进来,在帐幕侧面挂起了一幅巨大的舆图。
  “怎么?老的不发声,靠小的出来撑场面吗?”陈兰怒气冲冲地讥讽了一句。
  蔡沣与陈兰显然是多年的老搭档了,就连言辞也配合的很及时,随即冷笑道:“续之你太唐突了!眼下这场合,可容不得小儿辈妄言。”
  雷远这样的家族闲人,往日里甚至没有参加军议的资格。此刻突然发言,以蔡沣身为大姓族长的身份,自然可以说几句。然而蔡沣说完之后才尴尬地发现,陈兰并没有继续这话题的意思,他被雷远所示舆图上精细绘制的场景吸引住了。
  “这是?”陈兰情不自禁地起身,站到舆图之前:“这是合肥?这是寿春?这是江夏,这是灊山,这是皖县……”他越说越快,下意识地抬手指点,只觉得图上标识与自己脑海中的记忆一一印证,竟无半点错漏:“这是六安,这是番山,这是小霍山,这是天柱山?嗯?这是河流,这是湖泊,这是峡谷,还有这些细线,是道路么?”
  “丝毫不差!”雷远恭维了一句:“陈将军久历军旅,胸中自有丘壑,人所不及也。”
  “这幅图是好图!我这辈子都没见过比这更好的!”陈兰点了点头。这种精密的舆图,通常都是深藏于帝王高官之家或朝廷有司,堪称重宝。陈兰过去数十载戎马生涯,都是靠着极简略粗糙的舆图,从不曾见过如此标识细密的。看着这样一幅舆图,他甚至感觉自己的头脑也为之一醒,许多本来模糊的印象瞬间清晰了起来。他有些急躁地问:“这东西哪儿来的?”
  “是我亲笔所绘。”雷远微微躬身。
  “哦?哈哈……想不到,小儿辈还真有一手。”
  辛彬轻咳一声,站到雷远身边:“续之,你想说什么?”
  几句话的功夫,帐中各个首领和曲长已经纷纷围拢在舆图之前。
  “我们现在的位置在此。军报上讲,兄长所领的断后兵力在此;计算行程,现在应该到了这里。”雷远取了笔墨,在图上依序画了三个墨点,又画了条较粗的黑线:“他们的行进路线,便如此前所安排的,是从六安至番山,到小霍山,再到天柱山。这条路线足以封死曹军大队的行进方向,确保本部的安全,以兄长的勇武善战,也绝不会放任曹军突破他的防御……但这不代表曹军之威完全不能及于我们。”
  雷远持笔点点戳戳,在黑线之旁,又描绘出数条虚线:“据我所知,这几条山路,都是可以绕开兄长所领兵马,直抵我方本部的。虽然这些都是险峻难行的山路,但以曹军的兵多将广,调遣少量能够翻山越岭的精锐骑兵,根本不是问题。今日各队已有遭到曹军骑兵滋扰的,之后,这种情况只怕会更多。诸位,这就要求此刻在山中的各路、各队都必须保留足够的兵力以自保。”
  他环视众人,继续道:“兄长那边急需接应没错,但如果为此动用所有的力量,那等于将各家宗族的部曲徒附和百姓们都直接暴露在曹军骑兵的威胁之下。各位,我实在以为不该如此。面对此等复杂多变的局势,各家宗族,都必须始终保有足够的兵力才行。”
  话音刚落,蔡沣便情不自禁地点头:“是啊!是啊!”
  身为蔡氏族长,他比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要重视自家部曲徒附的安危。毕竟淮南豪右联盟本身,就是为了各家宗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才纠合起来的团体,一切行动本该以此为首要目的。陈兰提出尽起各家宗族兵力的建议,只是为了与庐江雷氏争夺联盟中的军事指挥权;蔡沣虽然基于立场而支持,可一旦有人提出更有利于宗族的说法,他便毫不犹豫地横跳了过去。
  这情形使得陈兰嘿嘿冷笑了几声。可他不想与蔡沣发生争执,一时便不知说什么好。
  “可……可是……”辛彬下意识地想要反驳,吐了一两个字,又无奈叹气。此前他一直在敷衍着陈兰的意见,不希望由陈兰带领全部兵力支援雷脩、与曹军决战。因为这样的操作,无疑是对庐江雷氏权威的削弱。可是,当雷远直截了当否定陈兰的建议,辛彬又突然想起:那么身陷危险的小郎君该怎么办?谁能去救他?怎么去救?辛彬明白,自己的方寸已然乱了,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军帐里的气氛,因为两边首领的犹豫而陷入了诡异的沉静中。
  “可是……”丁立叹了口气:“小将军那边怎么办?还有梅乾那老家伙也在那里,难道看着他们厮杀到死,一个个送命?”
  “什么?”邓铜霍然而立。
  雷远立即道:“断然不可!”
  他提高嗓音,继续道:“有兄长与梅将军领兵苦战断后,我们才能够安心撤退。他们稍有闪失,我们就要直面无穷无尽的曹军追兵,那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救援是必须的,但是……”
  “救援是必须的,但是能够动用的兵力不多,小郎君,你是这个意思吗?”邓铜低声道。他是雷脩坚定不移的支持者,纵使此前遭到雷绪的惩处,却不会因此改变立场。这时候听得雷远的言语中似乎另有深意,他顿时咬紧牙关,瞪着雷远的眼神十分骇人。
  “莫要急躁,我们能动用的兵力不多,但是可做的事情不少。你且听我说完。”雷远淡然道:“兄长所部此前所经的番山、小霍山等地,都算不得崖谷高峻,纵有险要之处,也不能倚之长期抗击曹军。所以,只能一路且战且退,与敌反复纠缠,必然损伤惨重。但计算路程,他们今日应该已到了天柱山中,所以,关键在这里!”
  雷远提起笔,在代表雷脩所部行进路线的黑线上重重画了一道横杠:“这是天柱山中极重要的一处隘口,名唤擂鼓尖。此处山路蜿蜒二十余里,全程仅容两三骑并行,峡道中途唯有一处台地可以屯聚兵力,两侧都是千尺危崖,绝无遭敌军翻越之虞。适才所说的……”他指了指紧贴黑线的几道虚线:“那几条可容曹军骑兵穿行的小路,也在擂鼓尖隘口下经过。”
  他看看身周凝神听说的各人,继续道:“这里,便是曹军大队人马想要追及我等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丸泥以封,将他们死死钉住的地方。”
  雷远倒转笔杆,重重戳在刚画下的横线上:“我带着三五百真正的精锐,前往接应兄长所部,随后不与曹军纠缠,火速后退至此处,用心扼守。凭借地形优势,曹军纵然肋插双翅也不得过。在那里守五天,甚至十天都有可能,然后,就得看本营各位的动作速度了……曹军追击我们,是为了夺取追随我们的徒附民众,只要民众们尽快到达安全的地域,曹军也就失去了目标,不会再与我们纠缠下去。”
  “五天?十天?怎么保证能坚守五天、十天?”有人问。
  “我没法保证,只能尽力而为。阁下若有其它良法,现在就可以说。”雷远摇头。
  帐幕中再度陷入寂静。
  丁立暗暗感慨:许多人都听说过这位雷家的小郎君极少理会庶务、酷爱游山玩水的名声,这便是过去数年间游山玩水的成果了吗?这不是什么能够克敌制胜的妙计,却是当前局势下,唯一可以被相关各方都接受的、能立即实施的方案。
  他沉吟片刻,终于下定决心道:“这地方我去过,确实险要,可以试一试。”
  “三五百人?”陈兰想了想。他何尝不看重自己宗族的利益?如果有办法以最小的代价堵住曹军,那是再好不过了。他倒并非真想亲自与曹军对抗,更未必非得在这时与庐江雷氏争个高低。他盯着雷远看了半晌,狭长的眼眶中,淡黄色的瞳孔一转:“要真正的精锐吗……我手中能有一百人,不过调集需要点时间。”
  邓铜冷笑:“我也有一百人,现在就能行动!”
  另几名宗族首领也纷纷道:“我这里可用的精锐有五十人……”
  “我有甲士三十人!”
  辛彬想了想,大声道:“如果大家觉得续之的方法可以一试,那就试一回……有什么其他的想法,都等等再说!另外,原已派人联络吴侯和刘豫州,请他们发兵救援。我会急遣信使,催促他们十万火急来助!”
  数人先后发声,才想起尚未请示雷绪。急回头时,却听阴影中的雷绪并无声息。
  辛彬连忙道:“宗主睡了,他适才点了头!”
  “对对!宗主点头了,我看见了!”不少人都表示赞成。
  “那么,我们立即整兵,立即行动!”雷远道。
第三十一章
苦战(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