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733

  雷衍犹豫了下,终于还是向前躬身道:“宗主!灊县已破,敢请宗主约束各军,莫要滋扰桑梓。”
  雷远被他的话声惊动,连忙让李齐前去传令。
  灊县是雷氏的祖地,城中居民、百姓,许多都和淮南各家豪右有着亲缘婚娅关系。故而雷氏部曲来此,乃是返乡,并不会肆意抢掠屠戮。何况雷氏部曲的军纪素来都得雷远严加约束,部曲中自上而下的各级军官又大多是雷远亲自提拔的。他们知道雷远的性子,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前途开玩笑;也知道雷远赏罚有度,总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奖赏补偿。
  然而此时攻入城中的,还有凉州骑队,那可是出了名的凶悍角色,难保他们并不做些什么。这些从军多年的老卒、悍卒,当年在关中、凉州都是凶神恶煞般的人物,所到之处鸡犬不留的。如今远离家乡、故主,来到数千里以外的战场,难免有些暴躁。万一由着他们的性子作上一通,那灊县的百姓可要倒大霉了。
  但他们毕竟又跟随雷远不久,忽然阻止他们按照习惯的办法享受胜利果实,恐怕会激起不满。
  马忠立即向前一步:“将军,我携阀阅前去,当场为将士们记功。”
  李齐前去勒令军纪,而马忠前去记录功勋,同时可以做些封官颁赏的口头许愿。有这软硬两手,局面就不致失控。
  “好,你也去!”
  马忠和雷衍两人一齐走了。
  被雷衍这一打岔,雷远觉得自家思绪纷乱,脑子里忽然就没了头绪。他回身望了望部下们,打马入城。
  入城之后难免一阵忙乱,直到晚间才消停。
  众多从事、吏员陪着忙到晚上,待到觉得没什么疏漏了,这才躬身告退。
  雷远伸了个懒腰,往二门后的内院去。
  他在灊县城里的住处,乃是雷氏的旧宅,往前推数十年大概属于本地某个强宗豪族。这宗族遭袁术覆灭以后,庐江雷氏才鹊巢鸠占。而雷氏撤离之后,这里又被当成了灊县驻军的军营。
  沿着长长的走廊穿堂过户,有时候看到世家的格局气象,有时候又看到因为驻军便捷而大刀阔斧拆除的痕迹,雷远不禁有些感慨。这种乱世里,成败之间的转变太快了,再怎么声威煊赫,稍有不慎,身死族灭只在翻掌。
  想到这里,他重新折回正堂,取了舆图来。
  转入寝室之后,令人点起灯火,他铺开舆图,细细思忖。
  这舆图是他年少时在江淮各地游荡而来的积累,一笔一划都是亲手画的。上面的城池、要塞、道路、河流、桥梁、渡口,全都深深记在心里,其实不用舆图,他都能在脑海里清晰地复刻出周边的广大地形。
  但有个地图,好像总觉得直观些。
  他的手指沿着地图上标记的河流道理缓缓移动,轻轻念叨着所经过的那些地名。
  眼前忽然多了一双纤纤素手,扶着油灯为雷远照亮。雷远抬头,看到一个美貌女子,含羞带怯的站在身前。也不知她是何时进房里的,外间的扈从竟然不报。
  想来因为此地是灊县,自家故旧亲朋实多,有些事,扈从也不好拦阻。
  “你出去吧。我这里,无须人伺候。”雷远客气地道。
  他的言语虽轻,落在那女子的眼里却犹如响鼓大锤,她倒退几步,眼圈当场就红了。
  “含章!”雷远扬声道。
  李贞应声入来。
  “带她出去。”雷远道。
  李贞愣了愣,待要解释,雷远截断他的话语,沉声道:“立即办!”
  李贞满头大汗地领了那女子退出去。
  雷远站在寝室门口,看着李贞出去又回来,向他招了招手。
  他的眼神使李贞瞬间脸色煞白,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将军……”
  “出去领二十军棍。再有下次,你也不用留在我身边了。”雷远道。
  李贞膝行而出,很快外面院落就响起责打军棍的噼啪声响。
  雷远摇了摇头。
  老实说,这是军中常事,雷远也不至于身怀道德洁癖,非要摆出圣人架势。但李贞被责打的事情传出以后,应该就能阻止很多人献媚的企图了。身在敌前,他实在没那精神,更没那兴趣。此时此刻,他脑子里盘算的唯有战局。
  可是对下一步的动作,他却始终拿不定主意。
  吴侯遣己军翻越灊山,目的是要求雷氏部曲为江东兵马阻断东来的援军。但雷远并不刻意以此为目标。玄德公要求雷远尽快造成声势以吸引曹军主力,以庐江雷氏的力量来说,这倒不难。
  然而雷远深知吴侯用兵之能。如果曹公主力前来,十个吴侯捆在一处也非对手;甚至哪怕曹公不来,在雷远熟悉的那段历史上,吴侯也被曹军各路将帅当成了刷战功的背景。
  那么,如果吴侯注定失败,雷远在江淮间的一切行动,都得保证己方能在失去江东支持的情况下安然退走。
  这两者是相互冲突的。
  如果要尽快造成声势,无非攻城掠地;但要自保,又最好龟缩在灊县,随时做好撤离的准备。这两者之间怎么把握?如果要攻城掠地,灊县周边无数城池,接下去该往哪里着手?寿春?六安?或者安丰?
  这几处城池的战略价值和重要程度依次递减,行军路线和后继退兵的安全程度则依次递增。究竟作何选择,倒真的难以决断。
  此时李齐在外间道:“将军,我们在本地兵营里,搜到了一份六安转来的紧急军报。”
  “哦?快快拿来我看。”
  李齐把军报奉上。
  雷远打开一看,上头说,江东军情已被侦知,合肥守将张辽已严阵以待,要各郡县安心守御,不必惊慌。伏波将军麾下大军数万,三五日内即至庐江支援。他赶紧看看此信落款时日,乃是两天前发到灊县的。
  “伏波将军?夏侯惇?”雷远喃喃自语。
  李齐问道:“将军?”
  “城中重要的文武可有投降的?叫几个过来,我要问话。”
第五百零七章
征东
  须臾之后,两名官吏被带了来。
  灊县也算是庐江的军事要地之一,驻守这里的都尉、县长乃是北人,与灊山大营中的卢凯、褚佑二将一般,都有些硬气。适才都尉战死在城头,县长带了吏员在城中巷战,被马岱杀了。
  此刻带来的两人,一个是都尉的同乡尉史,一个是县中的功曹史。
  这时已经深夜,他们不知道此来是福是祸,俱都拘谨。
  雷远客气地请两人落座,把军报递给他们两人看过。
  他客气地道:“两位能够弃暗投明、共讨曹贼,足见深明大义。请两位来,是想了解些情况……有关伏波将军的援军。两位可知道什么?”
  那功曹史连声道:“我知道,我知道!”
  “便请说来。”
  “伏波将军名唤夏侯惇,乃是曹公麾下的重将,此前在济阴、陈留当过太守的。嗯,因为左目曾受流矢,故而有个外号,唤作盲夏侯……听说夏侯将军痛恨此事,每次照镜恚怒,辄扑镜于地。还有……还有……”
  他还在搜索枯肠,雷远打断了他:“这些我都知晓。足下不必多说了。”
  雷远转向另一人。
  功曹史的地位不够,所以根本不知道什么,大概是害怕被认为没用,拼了命的东拉西扯。那军报是从军营中找到的,食禄六百石的尉史应该知道得多些。
  这位尉史年约四十,白面长须,看起来很是儒雅。与雷远的眼光相触,他轻叹了口气,把军报交还给雷远:“此事说来话长。”
  “无妨,但请讲来。哦对了……尚未请教足下尊姓大名?”
  “贱名不足挂齿,河东毌丘兴。”
  “毌丘先生,请近来坐。”雷远请那尉史坐到近前些。
  毌丘兴谢过雷远,徐徐道:“夏侯将军从建安元年起担任河南尹,长有治绩,其间也曾督率众将,征伐河东。去年冬天,曹丞相自长安还邺,召集文武合议,因合肥、襄阳、汉中三处衢地身当前敌,常有战事,而许、邺中枢驻军救援不及,故而提议以重将带征、镇将军号,出居前沿,督领数郡或数州军事,以统一事权,便于迎敌。”
  “哦?那几位重将?”
  “夏侯渊将任征西将军,出镇雍凉,支援驻在汉中的徐晃将军;曹仁将为征南将军,出镇荆州,支援驻在襄阳的乐进将军;夏侯惇将为征东将军,出镇江淮,支援驻在合肥的张辽将军。”
  雷远想了想,失笑道:“我记得徐晃自巴西败退时,身受重伤,命在须臾之间,就算恢复,怕也再难上阵。这时候他还能执掌汉中军事?难道躺在榻上指挥么?”
  “或许确实躺在榻上指挥,这就非我一个小小尉史所能知。”
  雷远拍了拍额头:“毌丘先生过谦了,还请继续讲来。”
  “夏侯惇将军自受命以来,先往许都检阅诸军,陆续发往江淮。按照前次军报的说法,他本人将带领自家部曲,预备经汝南郡、安丰郡,先到六安,再往合肥巡视。据说此番击退吴侯以后,将会长久驻在寿春。”毌丘兴道:“只是,因为吴侯起兵的缘故,夏侯将军显然加快了行程,并且调集了原本将在下半年出发的兵马,合为一股而来。”
  “经汝南郡,安丰郡,再到六安?”
  “是,计算时日,夏侯将军应当已在安丰境内。今日将军攻城的时候,都尉、县长已遣信使快马告急,预计明日一早,夏侯将军就该知道灊县生变了。”
  “他果然领有数万之众?”
  “预计此番填入江淮前线的兵力,当有二十军以上。扣除先期分拨在各处郡县守御之兵,夏侯将军亲领十军数万人,并无问题。”
  “好,我明白了。”雷远颔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