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733

  待到次日,当吴侯也专门遣了吏员登门,询问过继仪式一应所需可有缺少,是否需要吴侯协助备办的时候,诸葛乔更只有唯唯应承。
  他默然乘舟离开了建业的家,浑浑噩噩地一路前来江陵。来迎接的荆州人慢慢取代了江东人,他身边熟悉的人越来越少。
  诸葛乔一路上都听凭身边人的摆布,他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只记得临走时兄长叮嘱说,无论如何,都要恭谨循礼,千万不要丢了江东人的脸。
  听兄长的意思,好像益州人都很凶恶,很难相处?
  诸葛乔忍不住抽噎起来。他用力把布巾按压在脸上,用力了揉,过了许久才取下。
  取开布巾的瞬间,他看到眼前站了几个人。
  诸葛乔连忙垂下头。他觉得自己适才的举动太像一个小孩子,于是脸红得像要烧起来。
  “阿乔?”有人询问。
  不知为何,这声音让诸葛乔很熟悉,还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诸葛乔猛抬头,便看到一个身披白衣、手持羽扇的高大人影。
  这人,我好像是见过的?
  他是我的叔父!他便是诸葛亮!
  诸葛乔呆呆地看看诸葛亮。出发前,母亲和兄长都反复叮嘱自己,见到叔父以后该怎么称呼,怎么行礼。可这时候他一紧张,全忘了。
  直到诸葛亮问:“阿乔如何到这里来了?”
  诸葛乔慌忙起身,结结巴巴地道:“走……走错了路!”
  “这路可不近啊!怪我,本该一早就来接你,但一时繁忙,脱不开身。”诸葛亮笑着伸出手:“无妨的,来,我带你回去。”
  诸葛乔犹豫了一下,伸手攀住诸葛亮的手掌。他感觉到,诸葛亮的手掌宽大有力,掌心和指腹都有厚茧,与父亲纤长的文人之手大不相同。
  都说叔父曾在隆中耕田,看来竟是真的,诸葛乔想。
  与诸葛亮同行的,另有两人。这两人正在商议着什么,这时候刚好告一段落,便走近几步。
  两人都着戎服,做武将装束。前一人身高九尺余,肩宽背厚,体魄宏伟之极,更兼枣红色面庞,长髯过腹,望之神威凛然。与之相比,后一人就普通许多了,他不过二十来岁,身材虽然高挺,站在前者身旁却显得瘦弱,眼神也很温和,仿佛是个投笔从戎的书生。
  诸葛亮牵着诸葛乔的手,让他上前:“来,见过关将军、雷将军。”
  这两人便是荡寇将军关羽和奋威将军雷远!
  诸葛乔想起兄长对自己说的,玄德公布置在荆州的重将关羽和雷远,都是天下名将。其中,那雷远更是双手沾满江东人的血,是个极其凶悍可怕的恶人!
  诸葛乔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连忙深深躬身下去:“拜见关将军!拜见雷将军!”
  关羽甚至都不停步,只“哼”了一声,继续向前。
  雷远看着这小孩儿紧张而强自守礼的样子,笑问道:“足下何人?”
  “我乃琅琊诸葛乔,我父乃车骑将军长史。”
  诸葛亮解释道:“这是家兄次子。”
  雷远拍了拍额头:“对了,昨日军师便说起过的。就是这孩子么?”
  “正是。”诸葛亮摸了摸诸葛乔的脑袋,拉着他的手,与雷远并肩而行:“本来今早该去馆舍接这孩子,结果我们讨论到此刻才告一段落……我竟没能脱身!续之,你的锱铢必较,我算是见识到了!”
第六百九十九章
登楼
  诸葛亮自然不是真的抱怨,只是个玩笑罢了。
  他会这么说,就代表这场谈判确实已经取得了三方都能满意的成果。
  关羽也是如此,他的心情很不错。所以他虽然保持着一贯的高矜姿态,没有理会诸葛乔这小娃儿,但诸葛亮和雷远都看得明白,关羽大步在前行走的方向,正是往馆舍去。
  二月下旬的时候,关平在南海郡雨战破敌,击败了江东的吕岱、全琮所部。吕岱的副将尹异阵亡,而吕岱、全琮两人几乎仅以身免,只带着极少量的部曲一路逃亡,经浈阳、曲江一线回到扬州。吴侯对交州的谋划,至此可谓彻底失败。
  步骘身死、吕岱败绩之后,吴侯便从巴丘调回了潘璋和徐盛;而身在巴郡的玄德公则以遣还各地的郡县兵来作为回应。
  到了三月中旬,诸葛亮与鲁肃再度会晤,就众人关心的交州局势,作了正式的谈判。
  诸葛亮自然拿着黄柄和他的部属们说事,痛责吴侯无事生非、扰乱荆州,并图谋玄德公的交州盟友。
  而鲁肃则据理力争说:荆州的事且不提,我们在交州攻打的是士燮,士燮与玄德公哪有一星半点的关系?明明毫无关系,我们向士燮动手的时候,你们却向我军进攻?
  步骘是吴侯亲信,是江东的二千石!你们竟敢杀了他?
  以盟友的身份,造成江东数千兵马的折损!你们竟无顾忌?
  孙刘两家也是盟友!你们悍然行事的时候,竟没考虑过?
  彼此唇枪舌剑地争执了数日,比谁嗓门更大,比谁看起来道理更足。
  孙刘两家确是盟友,所以才把冲突限制在数千人对数千人的规模。此等规模的厮杀鏖战,输赢都不至于伤筋动骨,地方上的矛盾也不至于轻易扩散到中枢层面。但这种乱世中的扩张,其实没有道理可言。即便是盟友,也只能各讲各的道理,话是讲给自家人听的,道理也专供自家人壮胆。落到实处,无非是靠胜负说话。
  诸葛亮与鲁肃前一次会谈时,曾主动提出孙刘两家共分交州。可以归属孙氏的,是整个南海郡七县,外加苍梧郡东南面的端溪、高要两个县,合浦郡东面的临允、高凉两个县。
  交州版图上有七郡,实际控制在汉家政权手里的,是南海、苍梧、合浦、郁林、交趾这五个郡。日南、九真两郡蛮夷众多,羁縻而已。而诸葛亮划出的一郡四县,更囊括了交州三分之一的实控户口,足显诚意,十分优惠了。
  可当时鲁肃尚不知晓步骘、吕岱两人在交州的情形,他相信己方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故而断然拒绝了诸葛亮的建议。
  待到第二次再谈,鲁肃特意准备了舆图,再度提起这方案,诸葛亮却顾左右而言他,仿佛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划分。
  鲁肃是个能屈能伸的,他几次扯着诸葛亮的袖子不放,简直要涕泪交流。最终看在孙刘联盟的份上,两家再度达成了一个瓜分方案。
  这个方案只涉及南海郡,南海郡东面的龙川、揭阳、增城、博罗四县归属孙氏。而番禺以西的南海郡三县,连带着整个交州,都落到了玄德公的掌握之中。
  对孙氏来说,南海郡东面的四县与扬州的会稽郡接壤。占据此地,便能对会稽郡的山越形成全面包围。按照江东文武的推测,若能完全控制会稽郡的山越,足以料取精兵四万。何况这四县本身有一万余口,在此地参与交州的贸易,也能获得商业利益。
  在军事手段彻底失败的情况下,通过谈判得到这些,已经不错了。至少鲁肃没有愧对前部大督的职务,勉强能向吴侯交待。而吴侯如果想点办法,也能够向自己的支持者交待。
  在确定这个瓜分方案以后,诸葛亮和鲁肃再共同对外发布了此番会盟的结果。
  虽然两家曾数千人兵戎相见,数万人对峙,但这时候谁也没有疑问,会盟就是会盟,孙刘两家的联盟依旧牢不可破。
  按照双方的说法,此前数月,绥南中郎将、交趾太守士燮与北方曹贼勾结,擅兴刀兵,试图向孙刘开战,并引起荆州各地动荡。孙刘两家遂各遣兵马前往平叛,其间经过多次恶战,两家俱都付出伤亡,但终于惩戒了罪恶的士氏宗族势力,恢复交州的安定。
  到了四月,孙刘两家各自收兵,不再军事对峙。而雷远从宜都紧急征调了相当兵力南下,他本人则回到荆州,开始与诸葛亮、关羽两人谈判。
  毕竟交州即将成为庐江雷氏新的立足之处,作为预定都督交州的重将,雷远实在有太多条件要和中枢谈。荆交两州之间,宜都和江陵之间,乃至庐江雷氏在宜都、在乐乡诸多利益该如何分配,如何补偿,也须得及早有个确定的条款。
  当然,这三人都是玄德公倚重的部下,这谈判终究为的是玄德公的大业,非只个人门户私计。关羽自然懒得操心那些细务;以雷远现时的身份,也只需要与诸葛亮、关羽两人大致定下方针。具体的细节,三方各自都有无数的下属出面。
  诸葛亮说雷远锱铢必较,恐怕更多是为了向孩子解释。
  一个十岁的孩子孤零零来到江陵,等着将要成为父亲的人接见。结果左等不到,右等不到,他只好自己来寻找。明明完全不识路途,他竟从馆舍穿堂过户,再越过太守府的偏门,一直找到诸葛亮等人议事的厅堂以外。
  诸葛亮觉得,这或许是某种特殊的缘分。
  这使他对诸葛乔生出格外的歉疚,于是揽着诸葛乔肩膀的手臂微微紧了紧。
  诸葛乔下意识地挣扎了一下,随即觉察到自己大是失礼。于是他更加局促不安,脚步都乱了,在跨过一处门槛的时候,险些被绊倒。
  好在诸葛亮的力气很大,一把扶住了诸葛乔。
  为了避免诸葛乔尴尬,他举着白羽扇指点道:“阿乔,你看见前头高处那座城楼么?”
  “看见了。”
  “那城楼,便是王仲宣作登楼赋的地方。登楼赋你听说过么?”
  王仲宣便是如今担任曹公麾下军谋祭酒的王粲。他是当代名士,以文采著称,号称文多兼善。便是江东,也有传唱他的诗赋的。
  诸葛乔应道:“我听说过,还会背诵。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是么?”
  “对,对!”诸葛亮挥着羽扇:“阿乔,我下午有暇,带你去那城楼看看可好?”
  雷远在一旁看着有趣,哈哈笑起来。
第七百章
希望
  诸葛乔的过继,自然是早就谈好的,并非诸葛氏兄弟临时起意。可当这个年已十岁的孩儿凭空而来,有些惧怯地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诸葛亮还是有那么一点紧张。
  他自以为将这种紧张感掩饰的很好,但雷远感觉的出来。
  他与诸葛乔说话的语气带着刻意的温和,说不了几句,便垂首看看诸葛乔的神情。这姿态,与平日里从容不迫的军师将军简直判若两人。
  这是人之常情。
  既然决定以诸葛乔为嗣子,这两人日后就必定会紧密关联在一起,可他们彼此之前又那么陌生。诸葛乔固然惶惑,诸葛亮也没有对待儿子的经验;他只能试探着,一点点地表现善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