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4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8/733

  一直以来,孙权都不太能够通过语调来判断他的情绪,所以孙权其实不太喜欢陆议。他将这位江东冠族子弟扼在东西曹令史的位置,已经有足足十年了。
  及至此刻,陆议所解释出的道理,其实也很浅显,并没什么特别高明的地方。但孙权不得不微微颔首,表示出十分喜悦的样子:“好,好。我也是这样想的。伯言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第七百零九章
办法
  曹操特意举了尉佗和隗嚣、公孙述为例子。
  而陆议由此提出,谁想谋求大一统,谁就是江东的敌人。
  陆议确实有大才。
  但孙权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被动接受他人灌输的少年了,他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在孙权看来,曹操的说法有其道理,但不能作为江东大政的凭藉。
  前汉肇基的时候,天下丧乱已久,国用匮乏而人心思安,不得不选择弭兵止战。何况自南到北的广袤疆域中,还有众多的异姓、同姓诸侯王呢,区区南越王只是癣芥之疾,有谁在乎?
  而到了光武之时,虽然天下依旧丧乱,可光武帝先扫平赤眉、铜马、又灭梁王刘永、海西王董宪,使得山东悉平,其威势足以席卷天下。到这时候,隗嚣、公孙述又何德何等,敢于螳臂当车?
  其实每一个王朝兴起,都希望“大一统”。这无关先汉或后汉,也无关高皇帝或者光武帝的个人选择,只不过实力有高下,决心有强弱罢了。
  以曹公为例,总不见得他昔日举数十万大军南下的时候想着大一统,数载之后却幡然悔悟了?不过是认识到大江天堑难越,自家力不能及罢了。
  曹操的意思其实是,无论自己还是刘备,要的都是开天辟地的功业。从这个角度考虑,曹刘之与孙氏,其实并无不同。而曹氏的政权不背负汉室大一统的包袱,在与孙氏往来时,能有较多的灵活度。特定情况下,曹氏能给出的条件,一定比刘备更多、更好。
  这才是让孙权心动的地方。
  以曹、孙、刘三家的实力来说,即使到了现在,曹氏仍然足以压倒孙刘而有余。毕竟曹氏稳定控制了七个州,而孙、刘两家合起来,也只有四个州。如果考虑将鼎足之势维持长远,孙刘联盟几乎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可问题是,孙权与刘备同盟数年,实实在在的什么都没拿到过。
  孙氏政权自从渡江以来,用以团结笼络部属的,一向都是更多的地盘、更多的私兵、更多的属吏、更多的依附百姓。可这几年,江东的地盘没有扩大多少,孙权哪里有东西分给部属们?孙权很清楚,他的部下们都已经饿了!
  身为主君,就要考虑部下们的利益。现在部下们都饿了,他们想要吃饱。而主君不给吃的,只空口大谈什么长远的鼎足之势,这有用么?对孙氏亲族或许有用,对淮泗武人或许也有用,但对江东世族……有点难。
  孙伯符下江东的时候,与江东世族结下多少仇恨?孙氏并非天然的江东世族之主,江东世族愿意认可孙氏,孙氏就要满足他们的胃口,这是利益的交换!
  孙权一定得找个方向,找到利益来满足他们。
  然而曹、刘两家,如今全都是实力凌驾在江东之上的庞然大物,江东能向谁下嘴?又如何找到下嘴的机会呢?这是个难题。好在曹公说了,他正忙着以魏代汉,并不急于等到答复。
  也就是说,曹公认为,在此前的大战之后,曹、孙、刘三家都需要时间来整顿内部,短期内不会再有大战。所以孙权可以慢慢地等,等到某一个孙权认为适当的机会。
  孙权觉得,这个建议可以说相当体贴了。
  至于陆议的说法……
  孙权其实心中不快。
  “对江东来说,谁要谋求大一统,谁就是敌人”?这是什么屁话?
  当年我孙仲谋有周郎为臂助时,也曾想过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如果这谋划成功了,孙氏得建高帝之业,难道就不可以谋求大一统?难道孙氏有夺取天下的机会,江东之众反而要把孙氏作为敌人?
  陆议会这么说,最关键的前提是,他根本不相信我孙仲谋能够统一天下,成为群雄角逐的最后胜利者!
  这等同当面打了孙权的脸,但孙权决心忍住。
  毕竟这数年来军事上的失败明摆着,许多部下们因为兵力反复折损而产生了抱怨,更有失败情绪在慢慢扩散。孙权自有人主的器量,并不打算就这个问题强自辩解。
  江东人既然这么想,那也无妨。到目前为止,他们还认为孙氏能够割据一方,维持江东的稳定,确保江东世族们的利益,这已经不错了。他们只是希望我能够摆明车马,放弃不切实际的高远战略,改以平衡曹刘两家、攫取实利为目标。
  而陆议把具体执行的方针明确了。
  再简单不过,谁想大一统,谁有可能肇建大一统,江东就去对付谁。
  而从敌人身上切取得血和肉,正好供给江东人以自肥。
  孙权很清楚,只要他同意陆议的说法,江东世族的力量就会逐渐动员起来,真正成为孙氏政权的有力支撑。代价则是,孙氏政权失去了锐意进取的决心,失去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
  这样是否真的合适?
  孙权不知道。可眼下的局面,他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想要平衡控制江东内部的诸多势力,本来就很艰难;而这几年军事上的失败,使得难度不断地增长。长此以往,迟早有失控的时候。与其被迫失控,不如主动妥协,给双方都留一些面子。
  孙权怅然若失。他沉默了很久,最后道:“那就是荆州了。”
  江东欲图谋曹氏,用兵之地无非江淮。对那个地方,孙权现在提也不想提。而如果将欲图谋刘氏,目标惟有荆州。
  孙权看了一眼陆议,笑了笑道:“当然,这不是急事,也不要当真。伯言,咱们随便聊聊。”
  陆议躬身道:“是。”
  “我以为很难啊。伯言,这方向,很难办。”孙权的笑容慢慢变成苦笑,他叹了口气:“早先我曾与子敬盘算过。在荆州方向,我们能做的,无非是通过水道,横截荆州南北,将关羽隔断在北;然后以雄兵堵塞峡口,阻住刘备的援军;乘着这个时机,再分兵攻略荆南四郡。”
  鲁肃一向是主张孙刘联盟的,但这不代表他会丧失吴侯重臣的立场。他作为江东政权面对荆州的主要负责人,早就制定过各种针对荆州的军事方案。可惜旧的方案已经失效了,新的方案还没有产生。
  说到这里,孙权一掌拍在案几上,发出砰然大响:“可现在,交州也落在了刘备的手里。坐镇交州的,便是那个庐江雷远!我们……我们拿他没有办法!”
  关羽在北,雷远在南,看似远隔千里,其实却给荆州作出了最坚强的保障。有这两人在,谁敢说,能横截荆州南北?这几年来,江东人在那雷远身上吃的苦头还少吗?任一路兵马深入荆州以后,如果被这两个当世名将从南北两路挟击,与俎上鱼肉有什么两样?
  陆议始终是沉静安定,不疾不徐的样子。
  他说:“总有办法的。”
第七百一十章
优势
  孙权喃喃道:“有办法?”
  老实说,这几年他已经不太敢相信部属们的承诺,更不会把部属们的自信当真。
  周郎曾觉得,有办法以南郡为基地攻取益州,以求天下两分;朱治、韩当他们曾觉得,有办法攻取合肥,进而以淮南为凭,北拒曹操;今年初鲁肃、步骘、吕岱他们曾觉得,有办法藉着曹刘两家忙于统合整顿内部的机会,急取交州。
  结果呢?
  周郎自不必说,朱治、韩当、鲁肃、步骘、吕岱等人,都是有才干眼光,有雄心壮志的杰出人才。可他们信心十足的图谋,最后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或许,赤壁战后江东一度燃起的这股虚火,早就该熄灭了。太多人觉得自己有办法,其实只是强撑场面,非要一次次作超过能力范围的尝试。而江东的力量在一次次进取失败之后不断消耗,到了现在,虽然自保依旧无虞,却真没有什么破局的好办法了。
  想到这里,孙权皱眉道:“伯言,军国要事,不可掉以轻心!”
  而陆议躬身应道:“总有办法的,我们可以等。天下局势虽为鼎足,可曹刘两雄,终究不能并立。只要等到适合的时机,就会有适合的办法。”
  陆议这样的谨慎姿态,让孙权放心了一些。他再度确定道:“也就是说,眼下没有办法。要等,可能要等很久?”
  “或许很久,或许不很久。”陆议应了一声,随即又补充道:“既要看曹刘两家之间的局势变动,也要看我们准备到了何种程度。”
  孙权点了点头。
  曹刘两雄和情况和江东不同。他们的旗号都打得太过清楚明白了,于是彼此只有你死我活,没有丝毫妥协的余地。眼下曹刘之间的和平,一定是暂时的。
  曹操去年在汉中、江陵、汝南三地,先后遭到惨痛失败,折损的兵力超过十万,他的兵力、士气、装备和训练程度都需要时间恢复,粮秣物资也需要时间筹备。再者,因为军事上的失败,又导致政权内部以许都为中心的暗潮汹涌。曹操决心进位魏公,便是要干脆利落地压服内部矛盾,从而发挥中原、河北的全部实力,以巨石压卵之势粉碎刘备。
  而刘备在连续数年大规模扩张后,其元从已被稀释到了可怕的程度,而新投靠的力量却太庞大。其政权看似气势如虹,实则从上到下的体制都是勉强将就,七拼八凑地维持着。若不尽快整顿,说不定以某件事情为契机,就会引发巨大动荡。所以刘备急着进位汉中王,是为了名正言顺地统合三州,进而纠合起与曹操决战的力量。
  毫无疑问,此刻的平静,正是未来大战的先兆。
  在某个时间点上,曹刘两家一定会展开前所未有的决战。这样的决战,不会在短期内结束,很有可能绵延许久。到那时候,或许关羽和雷远,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安然驻扎。只要他们有所行动,江东就有机会。
  在此之前,江东只需要好整以暇地作足准备。
  孙权又问:“伯言所说的准备,是指什么?”
  “今后数年,孙、曹、刘三家之间的关系,将会愈发微妙。在这种微妙时候,我们行事须得滴水不漏。我们要比以前更重视孙刘联盟,要向刘备示以同盟的善意。不止对刘备,对刘备的部属臣下,也该投入更多的资源去了解和笼络。如有必要,我们可以在孙刘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往来合作,甚至可以鼓励重臣与重臣之间结为姻亲,以在荆州各地,重新声张江东的声势。”
  “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欲图荆州的前提,乃是孙刘联盟一如往日。我明白了,此事,正好让鲁子敬和孙仲异两人出面去办。”
  孙权思忖了下,又道:“我会专门下一道命令,斥责子敬在交州事变得时候应对失措,有损两家同盟之谊,并让子敬去戴罪立功,弥补两家之间的裂痕。这样的话,子敬的行动也能够自如一些。”
  陆议赞道:“此计甚妙!”
  孙权再问:“还有呢?”
  陆议继续道:“欲图荆州,需要全力以赴、摧枯拉朽,力求毕其功于一役,不能给刘备应变的时间和条件。故而,今后几年里,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内部,通过大规模地讨伐山越,料其精锐,扩充我们的力量。只有编练出更多的部伍,才能对荆州取得绝对兵力优势。”
  “讨伐山越?”孙权抚须沉吟了片刻:“这不是本来就在做的事么?”
  “确如将军所言,过去这些年,我们与山越宗贼的厮杀就没有停过。只不过,此前我们多是在某地宗部叛乱后再遣兵征剿,缺乏全局筹划。今后,不妨制定一个大的计划,委派有能的将校专门负责此事。惟有如此,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提升战果,最有效地将兵员充实到军队里去。”
  原来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8/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