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4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6/733

  雷远自从到了荆州以后,就很依赖商业往来所带来的利润。这上头他算得半个行家了,知道阎圃所写的这一条,其实代表两个问题。
  “广信城里的市场问题不大。我们此前不是已经划定了新的坊市区域么?等到秋天气候干燥些,就调人开工。开工的同时,按照乐乡大市的老规矩,让商旅各自出钱,租赁想要的地块。钱财上头,让黄晅给乐乡那边传个话,立刻就能解决。文苗,你只须记得提醒我,要给霍仲邈和费宾伯额外留出地来。”
  雷远虽然南下,但庐江雷氏在乐乡大市的席位还在,负责管理大市的,依然是原先那些人手,想要通过乐乡大市调动资源,依然很容易。
  何况交州出产的奢侈品在中原、河北等地广受欢迎,荆州的大族们此前当二道贩子尚能赚得盆满钵满,如今有机会能在原产地直接收购,谁会放过这个机会?想要使苍梧的市场繁荣起来,一点也不难。
  阎圃特地把这段放在前头,其实是在提醒雷远,由左将军府一手操办的那些建设项目,什么道路、坞堡之类都是花钱如流水,该把赚钱的事情安排起来了。
  赚钱对雷远来说一点都不难。
  比较难的倒是第二点。
  周边的县市、乡市,短期内不可能恢复?
  有意思。
  确实如同雷远初时预料,不止郁林郡有区景、夷廖、钱博这样的人物,苍梧郡也有,只不过规模有不同,胆子有大小罢了。
  光武中兴以来,各地的强豪势力就很庞大。自从光和末年黄巾起事、天下纷乱,汉家的地方经济形态更从此进入到了新阶段。有商品流通需求的普通农民大批破产、逃散乃至死亡。在地方上的豪强,则以农业为本,建事商贸。
  这些地主豪强以自家庄园为基础,一切都自给自足,甚至能凭借庄园的产出,挟裹周边的小农。而每一次地方上的混乱局面,对这些地主豪强来说,都是一次排除朝廷在基层的影响,进而扩张自身实力的机会。
  而判断地方豪强是否蠢蠢欲动的一个征兆,便是各地的县市、乡市、里市是否还存在,是否还运转。
  通常来说,县市是县寺直辖的机构,而乡市和里市更类似后世的“市集”,是县市里的商人往乡里巡游的结果。这些地方上小规模的“市”,对拥有庄园产出,轻易可以到郡中采买的豪强来说,并不重要;充其量只是庄园中多余物资的销售渠道。
  但它们却是满足普通农民商品需求的重要途径。
  所以雷远特别叮嘱阎圃恢复县市、乡市,乃是用苍梧太守府的力量来保障商品和物资的流通,保障朝廷与自耕农、小地主阶层的经济联系。
  如果县市、乡市和里市不再被需要,那就代表了地方豪强们凭借其庄园越过县、乡机构,而将农民们的需求直接捏到自己手里。
  以此为开端,庄园所管控的越来越多,朝廷县寺所管控的越来越少,大批的自耕农甚至小地主,都会渐渐被吞并到庄园经济中去。而强宗豪右对上辜榷财利,对下侵掠百姓,两头通吃。
  阎圃苦笑道:“这样的情况若延续下去,只怕到了明年,户口簿册上的人丁便要不足……将军,你必定明白其中道理。”
  雷远简直要笑出声。
  他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为当年在江淮,庐江雷氏的庞大资源和庞大影响力就是这么鲸吞蚕食来的。他部下的管事们,个顶个的都是其中好手。庐江雷氏在乐乡、在宜都,也都是各地市场里的活跃成员。
  然而庐江雷氏只是雷远的工具,雷远知道其界限在哪里。他在荆州数年,虽然权势煊赫,行事却不逾矩。在雷远的管理下,乐乡大市始终是护荆蛮校尉的下属机构;而庐江雷氏只是乐乡大市中的有力豪商之一,而其商业往来的对象,始终针对着荆蛮,殊少涉及其它。
  现在雷远到了交州。他很确定,在自己的治下,不需要第二个影响力出众的宗族,更不允许地方豪族生出攫取非份利益的念头。
  虽然这些地方豪强明面上什么也没做,阎圃并不能抓出几个刺头来处置,但雷远有的是办法。
  “这事很容易解决。”雷远轻轻敲打着案几:“只不过,县寺这一级,吏员多半与地方大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指望他们。”
  “那,有何良策?”
  “我会抽调人手,在苍梧太守府的下面设一个机构,唤作供销社。”雷远一边思忖着,一边道:“今后诸县百姓所需,盐、布、铁制品及一应其它,都由供销社在苍梧郡的坊市里统一采购,委派专人巡行各县,定期平价发卖。供销社暂时只需获得坊市采购和供销社运作的成本,无需高额利润。”
  雷远笑道:“如此操作,过个一年半载,就有人要恳求我们恢复县市、乡市啦!”
  苍梧郡坊市里的物资从乐乡大市来。而乐乡大市是荆州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货品来源遍及荆州、益州和扬州,从乐乡到苍梧的运输又有左将军府全力保证,本地的庄园产出断然无法与之竞争。
  阎圃也是大族出身,想了想,顿时明白,这便是以朝廷的力量强行介入市场,跨区域调拨物资,低价倾销。只不过跳开了县乡基层,直接从郡国一级调拨人力物力罢了。
  “然则,供销社……”这个名字有点拗口,阎圃顿了顿,才继续道:“供销社就成了各地强豪的眼中钉,委派巡行各县的商队,须得有精干之人带领。”
  “不仅要精干之人带领,还得充足武备。”雷远探出两只手:“一手是货品与钱财,另一手是刀枪。需要什么,凭君选择。”
  一旁的马忠这时道:“不妨往郁林郡也遣出人手,需要什么,也可以让区景等人选一选。”
  雷远哈哈一笑:“有何不可?”
第七百二十四章
宽猛
  之后,阎圃陆续又说了几项。
  阎圃说到的,没说到的问题,归根到底,无非交州地方上对左将军在交州的统治心怀抵触。这却不是因为交州民风恶劣,而确有其实在的缘故。
  自光武中兴以来,乡豪势大。而豪族深耕地方,彼此以婚娅、乡党、同学等身份密切联络。百载以降,便在地方基层形成了无所不至的利益团体。在交州,汉人的利益团体更与蛮部分分合合,彼此勾连。他们内部固然会由冲突争斗,但面对外来的力量,他们又会天然地抱成一团,维护自身的利益。
  由于交州地处荒服,中枢的掌控本来就不够严密,户籍、赋税、选任、监督等方面难免漏洞,更使地方势力日趋坐大。
  与北方各州不同的是,其它州郡的地方豪族渐成势力以后,终究重视儒教,推崇名节,族中子弟求的是获名于世、出仕朝廷乃至光宗耀祖。而交州各地少受汉风浸染,于是这些地方势力就是赤裸裸地谋求宗族扩张,或横行州郡、或为地方恶霸、乃至建号称王,自外于朝廷。
  与之相对的,汉家的交趾刺史或者交州刺史,常常畏惧交州的局势复杂。不少刺史打着交州地处荒远,行路艰难的旗号,甚至不去当地监察管控。
  近数十年来,由于中枢混乱,刺史们倒是愿意前来交州立足了。可除了最早的贾琮尚能招抚荒散、使州界翕然,其余几任刺史如周乘、朱符、张津等人,或因私心、或因手段粗劣,无不引发交州人与外来者的剧烈对抗,导致波及州郡的战乱。
  所以到建安八年以后,除了吴巨占据交州往北的门户苍梧以外,别无外州人能在交州立足。能够大致稳定交州疆域和各地势力的,乃是交州本地的士族首领士燮。然而士燮又被步骘所杀,遂使地方上纷纷扰扰,莫衷一是。
  这一来,各地基层更加趋向于脱离原有的朝廷体制,竭力充实自身势力以自保。如盘踞郡县待价而沽的区景等人,只不过是较有名声的一拨而已。
  或许在他们看来,雷远这个董督交州的左将军,便与此前许多位交州刺史一样,终究没法与整个交州的地方势力长久敌对。哪怕有些冲突,到最后,朝廷所遣的流官便如流水,来了又去,而交州的铁桶山河依然如旧。
  可惜,雷远并非普通交州刺史,他是自身拥有强大实力的左将军,并假节董督交州,具有全权。而依托强大的实力,他可以使用的手段太多了。
  当下雷远起了个头,马忠和阎圃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供销社的架构、职能、操作方法梳理清楚。毕竟这个机构名称虽然新鲜,骨子里无非平准均输,外带武装押运、强行推广罢了。
  雷远笑吟吟地喝着茶,听着马忠、阎圃两人商议。
  一边听着两人敲定正事,一边又觉得自家这两位部属很有意思。
  阎圃最初是张鲁的部下,又跟随徐晃杀入巴西,被雷远俘虏。他的旧主张鲁现在也在交州,职位与阎圃平级,乃是交州别驾。所以阎圃一向很注意,避免出什么大风头,更不轻易表现自己的地位超过了辛彬等雷氏宗族管事。而马忠毕竟年轻,他在军务上的辅佐作用也确实不小。
  所以两人谈了片刻,眼看着整个供销社的主导权已经要被马忠捏在手里,原本只是为了安全保卫而调动的少量兵力成了主体,而下乡巡行贩货的商队倒像是附从者。
  看马忠的意思,俨然是打算用商队的财货凌人,逼迫地方豪右们做出应对。而他们一旦应对,就有马脚。以此为由,与商队同行的武人便立即行动,将之铲除。
  雷远咂了咂嘴。
  他放下茶水,徐徐道:“咳咳……倒也不必做得这么激烈,或者说,不必只考虑激烈手段。”
  左将军府的规模甚大,负责侍从照应的仆婢数量比以前要多。但因为阿诺年纪还小,赵襄唯恐他到了交州以后不适应,每日里如珠如宝地照应着,甚至把原本跟着雷远的仆婢阿堵也调了过去。
  这一来,跟从在雷远身边的就只他的扈从和书佐们。扈从们做事情难免粗糙些,便如此刻,给雷远泡的茶,不是他习惯了的清茶,而是用茶饼捣碎,加葱姜香料煮沸再荫凉的茶汤。
  因为合并煮了些清热的药材在内,滋味更是一言难尽。
  雷远把茶盏推得远些,向马忠、阎圃两人道:
  “交州偏僻,地方势力多年来盘根错节,不晓得多少人互相关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我们举数万人南下,已经难免挤压他们的利益,引发他们的疑虑;如果再表露出逮个机会就杀人夺产的架势,恐怕引发大规模的骚动。”
  “我明白将军的意思了,是要宽猛相济。”
  “没错,对于某些行事狂悖、敌对意图明显的,咱们痛下杀手,无须顾忌。但也得注意,要表彰那些愿意服膺朝廷政令的,要与他们分享利益,让他们获得与朝廷合作的好处。”
  顿了顿,雷远继续道:“毕竟交州广大,而我们的力量又暂时需要集中使用,既不能,也不够散布到数千里方圆。所以,对于豪右,我们要压制他们、管束他们,也要驱使利用他们、甚至一定程度上拉拢他们。”
  阎圃颔首道:“毕竟我们对交州基层的影响力还远远不足,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需要这些豪右来填补基层,需要他们出兵、出粮和缴税。”
  “正是如此。强宗豪右并不一定是我们的敌人,而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将他们在地方的影响力压回他们自家庄园之内。在庄园之外,其运营、扩张、存续都要接受管理。他们的人丁、粮秣、钱财、物资的调动出入,也都要掌控在左将军府。”
  马忠和阎圃对视一眼,都觉得雷将军比我们想的还狠。如果做到这程度,恐怕地方豪右便与挂了狗绳的犬只没什么区别,他们的抵触一点也不会少。
  雷远随即正色道:“愿意认同这个道理,愿意服从我们的,就是本地良民,就受左将军府的荫庇。而其宗族中有才能的人,正可以被吸收到左将军府里,成为朝廷的一部分。”
  “将军是要选任官吏?”
  “正是。朝廷要切实掌控交州,不能不依靠本地的良吏,不能不充实郡府。麻烦文苗知会一下赖刺史、正太守,就说,从即日起,苍梧、郁林、南海三郡郡府的吏职数量都要加以扩充,至少比现在增加三成到五成。这些增加出来的职位,连带着此前缺额,上至纲纪右职,下至列曹,都要尽快配齐。尤其本郡地方上的衣冠士子,凡恭谨政令、谙熟政事的,各郡当引用不拘一格。若有才能出众,得到左将军专门举荐的,更要大加擢用,厚施荣宠。”
  所谓恭谨政令、谙熟政事,所谓才能出众,自然是坚定地站在左将军的立场,与冥顽不灵的同伴斗争的那批人。
  马忠和阎圃一起施礼:“将军此议极善。那样的话,供销社所面临的,就不止阻力,或许还有助力了。”
第七百二十五章
福气
  自从左将军府推出供销社这么一个怪玩意儿,也不知何时起,苍梧郡下属诸县的县市就恢复了。名义上,各地百姓或山间蛮夷交易物资的地点,从这位那位乡里大豪的庄园里,又回到了县城。
  比如荔浦县,在栅栏围成的县城里头,隔出了一片空地,然后便对郡府交待说,已经将县市恢复了。其实这市井规模很小,而且也缺乏用来存储货物的邸舍,空地上搭出的几个简陋茅棚,说是药铺和杂货铺子,也没什么货品发卖。
  结果到了现在,市井里规模最大、最醒目的建筑,竟然是供销社外派的商队临时搭建的两层竹棚。
  “你说奇怪不奇怪,当日荔浦被蛮夷攻打,城里城外遭受杀戮、掠夺和虐待的人不计其数。当时要不是马岱将军轻骑来援,现在就没有荔浦这个地方了。听说当时马岱将军纵骑大破贼兵,那威风架势,吓得此地县长、县尉抖得筛糠也似!”
  姜离说到这里,往地上呸地吐了口唾沫:“可这些人啊,稍稍得到安定,就敢对咱们雷将军的政令阳奉阴违,实是作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6/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