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4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733

  后来雷远在江陵与诸葛亮、关羽相会,也曾隐晦地问过。在这方面,诸葛亮和关羽两人的态度很一致:请伯昇安心待在东三郡,一点都不要心急。
  既如此,彭羕在做什么?作死么?
  顶着诸葛亮和关羽的不同意见,冒着与我雷续之为敌的风险,硬要抬举刘封?玄德公对彭羕信任不假,重用不假,否则他也不会成为有资格参加机密军议的大员之一。可他就将这信任和重用,消耗在挑起内部的争执上?
  曹氏还占据天下三分之二呢!这么早就想这些?
  雷远的几句反问,已经将他的态度表达清楚,彭羕却也不急。
  他沉声道:“续之将军你还不知道。伯昇已经向汉中王发出奏书,请求归宗,复为寇氏子了。刘封只能困居房陵,寇封呢?”
  “什么?”雷远一惊。
  彭羕继续道:“以寇封将军的资历、威望,难道不值得重用?难道不足以支撑荆州的东线?伯昇与续之将军是老朋友了,所以我此来,是代表伯昇恳请续之将军。”
  “恳请我什么?”
  “不敢说请续之将军襄助,但请续之将军稍稍自抑,使伯昇能在荆州有一个施展的机会。日后,伯昇必有回报;续之将军但有所求,伯昇也绝无不允。”
  雷远继续叹气。
  原来很快就没有刘封,而只有寇封了。用这决绝办法来解决难题,雷远倒是真没想到。这非刘封所能决定,恐怕是不少人反复谋划的结果。
  雷远也不明白,如果自己果然在成都盘亘,刘封又该怎么从负责东三郡防务的副军将军转任荆州。想来,这伙人总有自己独到的办法吧。
  或许在彭羕看来,刘封解除了汉中王义子的身份,却还保留着父子的情份。兼之刘封又英武强悍,颇得元从将校的喜爱,所以奇货可居,堪为一个小派系的门面,补充彭羕这些自恃才高却乏资历的不足。
  可雷远再清楚不过了,刘封的善战也就止于某个程度。当日关平、刘封、霍峻等人与雷远一同射猎的时候,谁有几分斤两,聪明人早就看出来了。何况雷远还有前世的记忆,记得刘封守上庸数载,最后与孟达闹得形同水火,把东三郡整个丢给了曹魏。
  这表现足以证明,刘封没有守护荆州东线的能力!
  雷远虽乏宏图远略,却有平定乱世,使黎民百姓得享太平的期待。但彭羕这么做,竟把军国大任,当成了可以私下授受、作利益交换的条件,这是在给平定乱世的大业添乱!
  我难得来成都一趟,怎么就撞见了这种大愚若智之辈?怎么就撞见了这种荒唐的做法?面临这些勾心斗角的烂事,真不如身在交州做一把手的干脆利落。恐怕明日非得求见汉中王,将事情说开了才行!
  想到这里,雷远愈发焦躁。
  待要说几句重话送客,李贞忽然上得堂来:“宗主,外间有客来访。”
  雷远压住怒气,问道:“什么人?可有名刺?”
  李贞低声道:“不知是谁,坐着辎车,在侧门。车上有个孩童说,江陵故交来访,宗主不要再与他人纠缠,出来一见,就知道了。”
  雷远愣了愣,随即道:“彭治中,我另外还有客人要接待。今日姑且谈到这里。”
  彭羕大概还有满腹的许诺没有拿出来,他惊愕道:“续之将军莫急,还请再……”
  雷远拂袖而起:“我还有事。彭治中你自便吧!”
  他离开正堂,耳畔只听到彭羕还在后头叫嚷,而李贞一迭连声的歉意周旋。
  所谓侧门,其实就在正堂边上,是扈从们日常出入之所。雷远大踏步走到门畔,果然见到一辆式样寻常的辎车停着。天色已暗,又飘洒小雨,辎车四面的帷幕都放着,看不清里头。
  江陵故交?不知道是谁。莫非是孩童嬉闹,乱来的?
  雷远稍微压一压怒气,想了想,走向前几步:“不知哪位故交来此?”
  车上有人用羽扇掀开帷幕,轻声笑道:“便是我这个故交。续之,快上车来。”
  雷远连忙手脚并用登车。
第七百七十二章
跋扈
  叱李宁塔正抱着一张厚厚的烤饼,斜倚在侧门边上,鼾声如雷。
  他突然醒过来,直愣愣地看着辎车方向。
  雷远正看见他,于是一边放下帷幕,一边挥手道:“无妨的,我去去就来。”
  叱李宁塔倒头继续睡。
  “叱李宁塔还是这般贪睡。”车中人笑道。
  雷远转回身来,解释道:“毕竟憨实,整天就知道吃了睡,睡了吃。”
  “有续之以智驭勇,部属们自然就不用多操心……”车中人应了句,转向坐在身边的孩子:“怎不见过续之将军呀?”
  辎车内的空间不大,坐了三个人,有点狭促。那孩子正试图往边缘靠些,给雷远腾出空间,这会儿连忙端正施礼:“诸葛乔拜见将军。”
  车行在路上,难免晃动。眼看诸葛乔快要坐不正了,雷远探手过去扶住:“伯松不必多礼!”
  说完,他又捏了捏诸葛乔的肩膀:“数年不见,伯松长高了,肩膀宽了,也壮实了许多!看来蜀地饮食颇合胃口,哈哈。”
  诸葛乔腼腆地笑了笑。
  他的父亲诸葛亮摆动羽扇,悠然道:“蜀地饮食自然是好的,大家都吃的习惯,有人还胃口大开,形如饕餮呢。”
  “便如我那位客人?”雷远试探地问道。
  他可以确认,诸葛亮无事不登三宝殿。他的来访,一定与彭羕的来访密切相关。只不过,不晓得诸葛亮对彭羕的图谋,掌握到什么程度呢?
  而诸葛亮只叹了口气:“岂止续之的那位客人呢?”
  车中静了片刻。车轮辚辚作响,车夫偶尔吆喝几声,催马前行。
  “我们这是要去哪里?”雷远问道。
  “北面的千秋坊后头,有个鱼塘,与外间的柳池相通,据说时有红尾鲤鱼出没。今日恰好起了兴,就想带乔儿去看看。”
  “是么?”
  对答几句的当口,车马就停下了。
  诸葛亮所说的鱼塘,原来是城中某片园林。林木森森,溪水潺潺,有草庐掩映其间,还有几座小桥跨水,脚踏上的时候,竹制的桥板发出噶吱嘎吱的响声。
  天色已经暗了,园林里没有游客。本该有负责管理的人,也不知去了哪里。诸葛亮此来未携卤簿,所以干脆和雷远一人提了一个灯笼,带着诸葛乔慢慢闲游。
  灯笼放光,只照着空气中洒落的细雨,并不能让人看不清水中的鱼儿。水池里偶尔有哗啦拨水的声音,然后大片的涟漪荡漾,将灯光打碎成起伏的小块,再慢慢弥合到一处。
  诸葛乔倒是有备而来,片刻后就从袖中取出一包鱼食,自己找了僻静的所在慢慢投放。留下诸葛亮和雷远二人,在桥上并肩而立。
  “此地如何?”诸葛亮问道。
  “颇有缥缈出尘的意境,很不错。”雷远望望四周:“上次来成都的时候,子远、元雄他们带我游玩,倒不曾来此地。”
  “这地方是新建的,你上次来的时候,自然见不到。”
  “哦?”
  “此地是孟子度在成都的时候兴修的,费了不少心思,据说园林形制仿造了襄阳城外的凤凰山。”
  “看来孟子度倒是雅兴非凡?”
  诸葛亮摇了摇头:“玄德公入蜀前后,孟子度与法孝直友善。法孝直任蜀郡太守时,对当年旧怨有所报复,而孟子度跟在法孝直身后,乘机扩充自家部曲田宅。这座园林,便是孟子度夺取了当地人的田宅之后改建,打算以之作为与荆州士人置酒高会之所。当时参与此事的,还有子乔、正方等人。”
  便是当年扶助玄德公入蜀的带路党咯。雷远心里这么想着,口中道:“孝直和子度都是很有雄心抱负的人,此举或是想结好荆州士人,以支撑他们在汉中王麾下的地位吧?”
  “或许如此。只不过,荆州官员愿意来此嬉游,与孟子度往来的并不很多。”诸葛亮道:“当时我与士元治政,对益州世族威之以法,颇尚严峻,人多怨叹者。有心人便将孝直和子度的所作所为,与我们联系起来,声称玄德公有意洗劫益州人的财富,交给荆州人。这事情一度闹得很大,引得人潮激愤不成体统,所以大王下令追究。”
  此事似乎与当前的情形并不想干,但诸葛亮既然专门提起,必有缘故。雷远微微颔首,安静地听着。
  “追究下来,好几个人受了牵连。孝直毕竟劳苦功高,所以只被褫夺了蜀郡太守,依然保持着扬武将军的职务,作为大王的谋主。子乔沉寂了一阵,去年出任汉中王国侍中,只负责执掌诏令章句。而正方毕竟有才,大王隔了一年多才将他调到了荆州去。唯独子度,他是具体办事的人,却藉此自肥,所以大王格外不满,当即使他和宗族部属一同迁往上庸。”
  “结果他在上庸,结识了伯昇。”雷远摇了摇头。
  “是啊……”诸葛亮应道:“孝直等受到主公告诫以后,子度、正方两人抱怨孝直自家身在中枢,却不照应伙伴,故而与孝直疏远。而此时伯昇却与孟子度一拍即合,约定在仕途上守望相助。有了伯昇这个核心人物为号召,子度和正方又在成都重新笼络了一些人。当然也有看中他们,主动加入的。”
  “比如彭永年么?”
  “是。”
  雷远抚着颔下短髭,问道:“彭永年今日来访,他说了些什么,军师你知道么?”
  “本来是不知道的……”
  诸葛亮忽然挥着羽扇,向诸葛乔嚷了一声,让他离水边远些。
  转回身来,他换了个话题:“此前数月,续之向中枢连续举荐了多名交州豪霸,使他们出任郡守。这样做,其实大不合朝廷的制度、体例。”
  雷远有些汗颜,他打了个哈哈:“军师,这些人并非我的私人,任用他们,是为了尽快平靖地方。”
  “我明白续之出于公心,所以我才会支持续之的举荐。但确实会有人不信任,不理解。所以此前包括彭永年在内的一些人,就此指摘续之行为跋扈。”
  诸葛亮看了看雷远的神色,见他不以为意,这才继续道:“到了昨日,大王得到副军将军刘封的家信,说要归宗复姓为寇。而今日的军议上,彭羕又说,续之在交州和荆南的影响力过于强盛,应当稍稍滞留于成都……这几件事联系在一起,我可就完全明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