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5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7/733

  军府将历年来搜罗到的工匠集合起来,在有经验的官吏指挥下,组建起各种官营或官办私营的作坊,生产衣服、漆器、陶器、木器等。这些产品除了供应军府所用,还能出售给两州百姓,进而销售到北方。
  由此,军府、作场、官吏、工匠、商贾全都获利甚丰,生产制造的能力由此不断提升,物资售卖的利益更加扩大。
  而军府下属的船队担负着运输任务愈来愈重,随之不断扩张规模。荆州水军三年前夺取了江东政权设在巴丘、柴桑的诸多船场和木材积储,自不必说。
  交州船队也迅速从最初往返于漓水、郁水的小船队,转变为能够动用大船东下吴会,西进成都的正规水军。
  负责交州水军的,是当年随淮南豪右联盟来到荆州的庐江人陈洪。他在十年前就已是雷远麾下负责船队指挥的都伯,这些年来积功擢升为校尉。
  陈洪的副手,则是雷远亲自出面,从荆州水军中讨要来的好手袁龙。当年雷远在江上阻截孙夫人,坐的便是袁龙的快船。
  这两人都是颇有能力的老行伍,行事很少有疏漏。然而此番荆州、交州两军联合行动,非同小可,雷远又是事必躬亲的性子,故而时不时往各部巡视督促。关羽和关平父子重设赤山本营的时候,雷远便使袁龙随行,登上一艘军船,看着运输船只赶在入夜前编队进港。
  袁龙虽是船老大出身,在荆州多年,耳濡目染,对整治水路运输很有心得。
  因为灵渠水量有限的缘故,交州水军目前仍以小船居多,而大船分在湘水、漓水不能相通。袁龙遂将能够往来灵渠的小船逐一编组,以船速相近、运量相近的为一队,并在湘水沿线设置永久性的泊位和修理场所,使小船能够成队地直抵乐乡,再依托乐乡以北百里洲的诸多码头泊位,转驳至大船。
  此番交州军北上如此顺利,多亏了袁龙在岑坪到乐乡一线调度大小船只,功绩不小。前日里交州诸将军议,雷远专门夸赞了袁龙一番。
  此时袁龙站在雷远身后,看着后面鱼贯而行的船队,心中十分得意。想到自己从一个区区船头,一路做到交州水军的副将,只不过用了六年,此番若再能立功,或许便能谋取个将军、校尉之职。
  因为水势较平日略湍急些,运输船队上的水夫们随着低沉的号子声,一同划桨。一艘重载船只越过雷远所在的走舸时,激起的浪头,将船头数人的鞋袜和衣袍下摆都打湿了。
  袁龙当年是个桀骜性子,这些年地位渐高,却开始有点阿谀,当下一迭连声唤人去干布来,准备亲自替雷远擦拭。
  雷远正推却间,水浪间一艘小船急驶而来,船上廖化扬声高喊:“左将军可在船上么?”
  小半个时辰以后,雷远策马赶到中军。
  关羽见雷远来,直截了当地指了指沙盘上鹿门山的位置:“续之,曹军在此地的谋划究竟是真是假,实在难以确认。坦之以为,其中有真有假。”
  “哦?”雷远站到沙盘前看看。
  “请问,真的为何?”
  “曹军欲守襄阳,必守周边的山地,而鹿门山一带,更是扼守汉水水道的关键,曹军必置重兵。”
  “假的为何?”
  “以曹操用兵之诡变,他既然将此大事宣扬,其中多半有诈。我以为,曹操仿佛是在有意引导,使我方主动分遣兵马攻打鹿门山营垒。”
  “诱使我方分兵?这其中的意义何在?”
  “续之,请看……”关平在舆图上指点着道:“我军若要驱除鹿门山的守军,非得动用上万兵马不可。然则,此地毕竟在汉水以东,与襄阳、樊城皆不相连,而周边地形,又颇复杂。我军万众一旦于此深陷纠缠,便难退出。到那时候,双方就打成了呆仗、硬仗,而曹军的兵力优势便能完全发挥。又或许,曹操还有奸谋,能一举击破我军这一部,亦未可知也。”
  “那么,坦之可有什么对策?”
  “我以为,与其坐着反复猜测揣度,不妨将计就计。”
  “怎么个将计就计法?”
  关平张开手掌,猛揪下鹿门山周边的四五枚黑色小旗,将鹿门山以西直到淯水水口处,全都代之以红色的小旗:
  “荆州军本部大张旗鼓,沿汉水以西北上,吸引襄阳曹军的注意力。劳烦续之动用交州军主力三万五千人,由荆州水军沿途支援,由汉水以东,经鹿门山、苏岭山沿线北上,一路击破曹军,攻破其所设的一系列营垒,直抵淯水,进而威胁邓塞、樊城。”
  雷远沉吟片刻。
  关平认为,曹操的意图是诱使汉军兵分两路,并试图首先歼灭位于鹿门山一线的汉军偏师。而他的应对方法,则是化偏师为主力,化辅战场为主战场。
  索性动用交州军主力一路横扫过去,一举击败鹿门山周边的曹军,进而再度向西包抄。这样一来,战场就不仅限在鹿门山附近,而是囊括了襄阳、樊城的东面到北面,不仅保障了汉水通道的安全,进而能反向威胁南阳、新野曹军对樊城的支持!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策略,或许,也是个有效的策略?
  雷远想起,当年孙刘联军收复荆州,关羽在荆襄之间纵横往来,连续击败或牵制了满宠、乐进、李通等部,遂使周郎得以从容夺取江陵。此番攻打襄阳,这也算是故技重施了吧,只不过承担北方重任的,换成了汉中王麾下后起的名将。
  当年关羽绝北道的战绩,使高傲如周郎,也不得不承认关羽真乃当世熊虎之将。
  这一次呢?
  雷远心念电转,又想到了更多。
  他笑了笑,对关平道:“坦之此计甚妙,我看,就这么办!”
第九百五十章
楔入
  曹刘两军主力尚未正式接战,彼此再怎么猜测对方的意图,都是瞎猜、胡猜。这就像两名猛将阵中对战,刀剑相交前的估算大多做不得数;非得搏杀数合,才能真正探出对方的身手高低,特长所在。
  兵法上说,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指的便是以主动进攻的方式,迫使敌人应对,从而暴露敌人的虚实和后继企图。后世对此有个专门的称呼,唤作“战斗侦察”。
  此前曹彰挥军南下,便是此意。此番关平建议雷远以交州军主力出战,其实仍是此意。
  但交州军一旦行动,其巨大的威势和作用,又远非“战斗侦察”四字所能涵盖。
  雷远和他的部下们,拥有足够的力量来摧毁敌方的部署,一旦取得可乘之机,他随时能够扩张战果,将试探转化为势如怒涛的大举进攻,一口气横贯战场,从而夺取整场荆襄战事的主动权!
  这场军事行动,会有风险,也会有巨大的利益。
  而雷远从来都不畏惧风险。
  计议已定,事不宜迟。
  次日凌晨,雷远便聚兵出击。
  交州军此番北上至宜城一带的,共计三万五千人马。此番全军出动,兵分三路。
  第一路,由雷远领本部精锐,会同马岱所部骑兵为先导,并及贺松所部,合计一万三千余众。
  第二路,由寇封、吴班、雷铜、丁奉等将所部组成,合计步骑近两万人。
  这两路一前一后,为此行的主力部队。两军紧贴汉水行军,直取鹿门山方向。
  而第三路,则系任晖、邓范等将所部,这一支兵合计约四千人。他们的任务是斜插至鹿门山与大洪山之间,然后迅速渡过瀴水,威胁蔡阳、安昌等地,进而阻截随县夏侯尚和江夏文聘所部,确保己军的陆上侧翼安全。
  与此同时,荆州、交州的水军又精选出艨艟走舸,随雷远所部沿江前行。船队规模不算最大,但荆州水军统领詹晏和交州陈洪、袁龙等将俱在其间。
  三路兵马即日启程,当日便自宜城渡过汉水,如滚滚洪流倾泻,各自取路启程。
  从赤山到鹿门山,隔着一条汉水,距离甚近,不过七十余里。而鹿门山在汉水东岸南北走向的连绵山地,属于大洪山的余脉,由苏岭山、鹿门山、霸王山三处峰峦组成,合计方圆三十余里。
  一旦拿下鹿门山,向北一百二十里就到新野;而向西四十里,越过淯水水口,则是樊城的重要屏障邓塞。
  新野是曹军经营多年的军镇,又为南阳曹军南下时的集结枢纽,此地不可轻觑。
  邓塞才是雷远此行的最终目的。
  既然不知曹军暗中在谋划什么,那便攻敌必救,抢占主动。如果交州军能够一鼓作气拿下邓塞,就等于在襄阳、樊城和新野三地之间楔入了一枚硕大铁钉,对三地之间的兵力物资流通,形成巨大阻遏。由此,荆州军则能从容拔出襄阳城外的据点,进而攻下襄阳!
  雷远率部当日沿河道上溯三十余里,预备扎营。
  急行军是交州军经常操练的项目,但这时候,行军速度实在快不起来。
  一来,将士们要保存体力,以备作战。二来,这几日雨水连绵不断,各处道路泥泞异常。在最前方的轻兵们倒还罢了,后继人马不断踩踏道路,泥浆四溅。乃至军中辎重经过,拉运起来愈发吃力。
  连带着牛马牲畜,在这种环境下也很暴躁。就在雷远经过某处河滩道路的时候,一头拖车的公牛忽然暴躁发狂,带着车辆横冲直撞过雷远的扈从队列,一直奔进汉水里去了。
  众人眼见此景,只觉目瞪口呆。待回过神来,自雷远以下,一个个都被溅了满身满脸的泥水。
  雷远停马路边,下来检视辎重队列,又派人帮着收拢从车辆上坠落的物资。
  他问带队的都伯:“牛马数量还够么?”
  那都伯汗颜道:“从交州带来的牛马不习惯本地水土、刍稾,这阵子死了一些。出行前马长史出面,从荆州军中调拨了一批,这才堪堪够用。只是,将士们不熟悉荆州军中牲口的习性,所以驱使时候难免出错。”
  雷远微微点头:“那也无妨。眼下重在行军,牛马的损失日后自会补齐,不必介意。”
  他再吩咐几句,策马越过辎重队伍向前。走了两三里地,他想起一事,连忙唤来王平:“你去通知马长史,从今天开始,扎营务必择取高处,多设火塘,让将士们能晾干衣服。”
  王平领命去了。
  与当代的许多将领不同,雷远到了战场上,从来都不依赖什么神机妙算的谋士,也很少与文人讨论军机。
  他相信武人对战场局势的判断会更准确,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胜于他人,故而下属的文官们,更多都是实务性的官员。哪怕左将军长史马忠这样的幕僚之首,更多时候也把精力摆在实务上。
  随着军队建设的愈来愈完善,对军队日常事务的管理必然愈来愈复杂。诸如人员的奖惩臧否、军马畜力的养护、粮秣的运输、兵器甲胄的配发和维护、行军道路宿营位置的选择,这都得有专门的人手负责,还需要专人与各部对接,以便上下通达。
  雷远身边,负责这些事务的幕僚、书佐多达上百人。这些人大都是从雷氏宗族和交州各地选调来的人才,通过在军府的工作,有很多人会外放担任官吏职位,也有人会在军府的幕僚系统内得到擢升。
  马忠带着这些幕僚、书佐们,建立中军行营,处置诸多具体事务。而雷远时常巡行各处,直接与各级将士们沟通交流,反倒不常在中军。
  这时候马蹄声响,雷远抬眼眺望,见是前头撒出去的斥候骑士折返。
  三五人俱都骑术高超,绕着步卒队列斜向兜了半圈,便直接插入到队列里来。战马奔走,又一次沿途掀起泥水,将士们纷纷避让,有人不满地叫嚷几句。
  待到近处,雷远才分辨出,为首一名泥尘遍身的骑士便是马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7/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