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7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0/733

  “我已力竭,长文快帮我一把!”司马懿提声断喝,随即略微松开两手。
  仲达你好歹也在军中厮混了许久,哪里会少这点力气!
  司马懿的真实意思,陈群如何不知道?可他也只能凄惨无比地哭叫一声。哭声中,他扑了上去,与司马懿一同按住软枕。
  两人的面庞相对,俱都垂泪。而四条手臂压着软枕,过了许久都不放开。
  殿堂外头,传来密集而急促的脚步声。司马懿立即松手,陈群拿着软枕愣愣地想了想,才将之一下子扔到了锦榻的另一头。
  随即殿门被轰然推开,中领军朱铄领着郭后和平原王,神色仓皇地快步奔入。
  奔了两步,他们便看到司马懿和陈群失魂落魄地跪着,满脸涕泪横流,而陈矫和高柔围着旁边一个临时架设的案几,看着案几上一张墨汁淋漓的绢帛发愣。
  郭后和平原王立时哭泣起来。
  朱铄箭步向前,看了看皇帝有些狰狞的面容,只觉得这屋中仿佛弥漫着一股鬼气,让人心悸。
  他退返两步,用力扶起了平原王,厉声道:“储君既然在此,可速正大魏皇帝之位,以免……”
  他才说到一半,司马懿深深叹了口气:“彦才,没有大魏了,也不再有大魏皇帝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忠臣
  章武五年的初春,曹魏的国都邺城发生了一桩令人震惊的大事。
  曹魏皇帝曹丕忽然病逝,病逝之前口述遗诏。据遗诏的说法,曹魏任城王曹彰性若豺狼,先有毒噬汉室皇帝之举,后又勒逼兄长曹丕篡位登基。其毒流四海,人神含愤,遂遭天诛。曹丕感怀汉室之兴,而羞愤于自己被迫与逆贼同流合污的过往,又得忠顺之士的劝导,遂召集辅政重臣,公开宣布退位,并向汉室奉还当年魏王曹操所控制的广大领地。
  这份遗诏的内容倒是详尽,写得也文采斐然,催人泪下。可遗诏传出的当日,在邺城内外引发了轩然大波。驻在城中的一部武卫当即暴动,诸多夏侯、曹氏的中级军官挟裹着谯、沛出身的勋臣宿将,意图攻入宫禁,面见平原王曹叡。
  叛乱将士并分兵横行城中,指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侍中尚书令陈群等人恐有挟裹皇帝、假传圣意之嫌。
  然而因为中领军朱铄在曹丕病逝的当日哀恸过度而亡,武卫的行动声势虽然便如没头苍蝇,全无威胁。中坚将军郭淮正领本部值守邺城内外,立时调集人马平定。
  当日邺城中厮杀不断,而城外五校诸营居然按兵不动,仿佛天下太平。
  待到次日凌晨,曹丕之妻郭氏、嗣子曹叡登临司马门,向在场数以百计的官员证实遗诏确为真实,而皇帝,或者说曾经的大魏皇帝也确实病逝。至于如今负责军政的司马懿和陈群,不仅忠于曹丕的遗愿,也忠于天下,其至诚动于苍穹,诸君勿疑也!
  于是混乱便如来时那般,迅速地退去。邺城周边恢复了平静状态。
  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侍中尚书令陈群两人遂秉承遗诏,按部就班地加以执行。
  之后的时间里,郭氏、曹叡及邺城中夏侯、曹氏的无数亲贵,都不再出面,连带着太宰贾诩、太傅华歆、太保王朗等旧臣纷纷闭门不出。
  此时遗诏的内容向兖、豫、青、徐、冀、并各州扩散。各地的地方官、镇守军马,乃至豪强、奸滑等辈无不竞相觊觎,纷纷耸动。
  此辈数十年来首鼠两端,常常把忠诚二字刻在脸上给人看,其实在心底里,却是一点忠诚也不见的。既知有这样一份遗诏,他们中胆小的或坐视观望,或虎伺一方;胆大的或东奔西走,或厉兵秣马。
  这其中,还有自恃英略过人之辈,施展强势手段,以为河北、中原已是无主之地,正好容自家乘势而起,席卷以取天下的。
  一时间群魔乱舞,种种怪状奇形层出不穷。
  而在边境地区,更是混乱异常。统领扬州、淮南兵马的大将军、扬州牧曹休第一时间就聚集东部州郡的兵马,宣布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当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匡扶大魏天下。
  然而其兵力收缩到寿春、合肥一线的同时,正逢春夏季大江涨水。骠骑将军雷远起江陵、南昌两地精兵,以艨艟巨舰数百艘载四万余众沿江而下,直至东关。
  此时江东陆议拱手而让东关,汉军水师遂入濡须水、巢湖、施水,直抵合肥城下,如入无人之境。汉军大将吴班、王平以巨舟为城,投霹雳弹如雨而入合肥,数日之内,城中楼堞皆碎,将士惊恐万状。
  三昼夜后,守军中曹休亲将十余人皆死,而东中郎将蒋济举城而降。
  此时在寿春的曹休如坐针毡,情急之下,竟然向青徐豪霸之首臧霸告急救援,以至于一日之间遣出使者十数之多,道路相属。
  而臧霸的精力并不在江淮。
  就在雷远进入合肥的时候,冀州北部和幽州各地,陷入了大乱。平北将军夏侯尚闻听邺城变乱,立即前往拜见于禁,陈述魏室天命不在,当为汉室稳固边境,只求自保性命的道理。
  于禁甚是赞同,遂与夏侯尚一同置酒宴召集诸将,讲述当前局势、陈布方略。席间诸将对此纷纷扰扰,有赞同改弦更张的,也有以身受曹氏厚恩,欲起兵南下,再续魏室的。
  正谈论得热络,夏侯尚关闭院门,两侧廊下数百刀斧手杀出,登时便将意图投降汉室之人杀得干干净净。掩杀诸将之后,夏侯尚浑身浴血,持刀询问于禁:“太尉意欲如何?”
  于禁慨然道:“吾乃魏室忠臣也。”
  数日后夏侯尚举幽州兵马数万,沿河间、渤海一线南下。
  不料行至半途,孙权领辽东之众自北面来,臧霸领青徐之众从南面来,两方挟击夏侯尚所部。这两方,都是乱世中周旋而出的枭雄,哪里是夏侯尚这等贵胄公子能抵敌的?
  只数日鏖战,夏侯尚所部即显不支。偏偏此时于禁引兵退却,夏侯尚当即遭徐盛斩杀,余众溃散。
  在冀州东部陷入乱局的同时,驻在河东的张合所部,也遇到了曹氏旧属作乱的情形。张合倒是干脆利落,当晚勒令本部各守本营,敢妄动者斩,同时则斩下了曹真的首级,挂在辕门以内的长杆上示众。
  次日清晨少量支持曹氏的将佐发现曹真已死,无不大哭而散。
  这一系列的乱事,就发生在短短数月之内。河北、中原的数州宛若沸腾,简直无一地安宁,司马懿、陈群等人秉承遗诏,数次遣使前往长安,敦请汉家朝廷承天意人心,速定方略,安天下,若一时难以出动大军,或可授权司马懿等人,代理大局。
  然而长安朝廷上下只是不理。
  邺城的使者来了几拨人,直到原任黄门侍郎的卢毓赶到长安。
  卢毓之父乃是卢植,当年曾是大汉皇帝刘备的师长,这份情谊非同小可。于是皇帝终于接见,并且告知卢毓,出兵的一切准备,都已就绪。
  卢毓欢欣鼓舞,舞蹈拜伏。
  皇帝继续道:自己年前得病,身体始终虚弱,难以处置军务,而平定中原、河北之任,又非寻常将帅所宜。故而,已十万火急遣人去往成都,召太子刘禅赶来。平定中原、河北的军事部属,将以太子为首,而由丞相诸葛亮具体负责,骠骑将军雷远领偏师协助。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英武
  转眼春来春去,到了五月初,汉家朝廷的各项部署完成,大军终于如承诺的那样出动了。
  汉军不动则已,动则声势震天。在自西北至东南方向,长达数千里的国境线上,多支兵力同时出击:
  光禄勋后将军李严与副将丁奉、雷澄所部,经蒲坂津渡河,攻向安邑、闻喜,汇合聚兵自保的张合所部。
  太子刘禅、丞相诸葛亮并陈到、傅肜、向宠、姜维等将,率部东出潼关,直取雒阳。
  前将军关平与副将廖化、周仓、习珍等部,由襄阳起兵,攻向宛城,威胁许都。
  而骠骑将军雷远率部自合肥北进,先破寿春,斩杀曹休,随即以寿春为中心分派兵力,横扫兖州各地。
  五月中旬的时候,刘禅骑着一匹神骏但温顺的战马,内着铁铠,外罩一身寻常的戎服,随着大军,通过潼关。
  潼关左右,山河雄壮奇绝,有大河如玉带穿行,有高山似天狱耸峙。山河之间,群鸟被大军惊起,盘旋飞舞于寥廓天空。
  随在刘禅身边的董允、费祎,见如此雄阔景色,脸上都显几分激动。坠在稍后方的霍弋只稍看风景,随即喝令扈从们跟紧。
  雷诺前前后后地跑了一阵,又带人直往河滩边去,也不知他用了什么办法,找到了匿藏在河曲芦苇荡里的几名渔夫。
  过了会儿他催着小马兜转回来,手里提了个竹篮,得意洋洋地让刘禅往竹篮看:“看看,这么大的鱼!晚上我烤鱼给你们吃!这可是我家传的绝技,不好吃不要钱!”
  刘禅已是青年人面貌,见雷诺胡闹,只呵呵笑了一阵,便让侍从接过竹篮。转过头他又对雷诺道:“前头或有军务,丞相一会儿就会叫我们。阿诺,你老实点。”
  在刘禅身后四五里许,便是太子的卤簿仪仗,但刘禅平日里并不与仪仗队列同行,而是全程随着诸葛亮。
  皇帝早有吩咐,此番出兵,是刘禅难得的机会,刘禅须得紧随在诸葛亮的身边,多听,多看,一切都听从诸葛亮的吩咐,但绝不要擅自出主意。刘禅的性子憨实,便扎扎实实地做到了,数日里全程跟着诸葛亮,寸步不离。
  这般过了几日,诸葛亮索性给刘禅和亲随们换上侍从的袍服,对外只道是丞相的亲卫。实际上,但有任何军政事务的安排,他都会当着刘禅的面来作出,而事后又会慢慢地对刘禅解释。
  今日这几桩事所为何来?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确定刘禅理解了,到了第二天,诸葛亮又会有相应的考教。
  此时中军正经过潼关前头。
  建安年间曹公用兵关中的时候,于稠桑原以北的河滩设了新的函谷关,又在函谷关以西、潼水之畔建造关城,命名为潼关。这两座关隘,都是阻遏东西的咽喉锁钥,而钟繇、曹丕驻长安之时,皆仰赖两关所驻雄兵。
  然而这两座关隘,此时都已经没了驻军。汉军经郑县、华阴一路而来,前军轻易越过关隘,兵锋直向弘农,而沿途就只是行军而已,竟没有半点动刀兵的机会。
  据前队回报,甚至雒阳方向的驻军也只保持最低限度的戒备,治安而已。负责领兵的两人也不是什么宿将,而是两个代表邺城紧急赶到雒阳的年轻人,一人乃是陈群之子陈泰,还有一人,则是原在邺城朝廷出任侍中的夏侯楙。
  这两人既在雒阳,那雒阳城内外,必定都是聪明人无疑了。从昨晚开始,雒阳方向派往军中通报情况的使节一个接一个,殷勤得不像样子。
  此时听得太子说起军务,雷诺“嘿”了一声,摆出沉吟姿态:“却不知会有什么军务?难道有仗可打么?”
  董允瞥了雷诺一眼,懒得理会。
  费祎待要答话,却听前头蹄声大响,军使手举小旗一溜烟奔过,沿途喊道:“诸军加速行军,前队今晚就到弘农!”
  又过了会儿,马谡也从前头过来,向刘禅拜了一拜:“殿下,李正方将军处,发来紧急军情,并有军务上头的建议,丞相令我询问殿下的意见。”
  刘禅打开军报看过,将之递给董允。
  他看着马谡,眨了眨眼睛,习惯性地道:“丞相怎么说,我就怎么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0/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