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733

  赵云立刻派人坐快船去了。
  三桅大船随即在航道上放缓速度,有一搭,没一搭地向码头靠拢。
  过了没多久,一支身着黑红服饰的鼓吹乐队从乐乡城的北门直奔过来,站在码头上奏起了欢快的音乐,缕缕乐声随着江面上的轻风飘来,甚是悠扬。
  “夫人,鼓吹有了,可还满意么?”刘备抬手向孙夫人指点示意。
  孙夫人勉强点了点头,转而向自家的婢女大声喝令:“秋浦!秋浦!让我的侍从们先下船,赶紧把我的仪仗摆开,让荆州人看看我们的气派!”
  三桅大船后头,还跟着几艘重载的船只。其上乘坐的,是吴侯孙权为自家妹子配备的武装侍从上百人。孙夫人号令他们先行登岸,于是几艘船只直接就越过三桅大船向前,竟然并没有人征询刘备的意见。
  赵云顿时眼神一凝。
  而刘备面带微笑,看不出有什么不满。
第一百四十一章
孙刘(四)
  武装侍从们率先下船。
  在码头上等待的荆州武人们,许多都是尸山血海里趟出来的,个个都有眼力。他们立刻就看出来,这些人可不是单纯身材高大、相貌威武吓人的样子兵。彼辈一个个都面带风霜征尘,举动间沉稳刚毅,带着剽悍气息,各自又披挂精耀的铠甲,手持种种精良的武器……那必定是能打硬仗、敢于对抗强敌的江东精锐。
  他们不知道的是,孙权对自家的妹子着实尽心,此番跟随孙夫人来到荆州的侍从,是从侍奉江东孙氏多年的吴郡同乡部曲中抽调出来的。其中有些老卒,甚至曾经在江东猛虎的麾下参加过酸枣会盟,久历厮杀鏖战。
  这样的一百名精锐,每一个都能以一敌十;他们应该作为数千、上万大军的骨干,应该成为一场大战中决定胜负的力量,如今却来到荆南,只为了保护孙夫人的安全。
  武装侍从们下船的时候,荆州武人们全都流露出了警惕的神色。而当侍从们在船只前方排开严整队列时,对此不太敏感的文官们受到了沉重气氛的感染,陆续停下了谈笑,不少人流露出不满的神色,原本轻松愉快的现场,忽然变得躁动不安起来。
  与武人们不同,文官们并非感受到危险。但他们看到了孙夫人的侍婢们在大船上奔走发令,随即武装侍从登岸的全过程,莫不因为孙夫人的无礼举措而恼怒。
  现在是什么场合?是左将军、荆州牧、宜城亭侯下属文武官员僚属们,迎接主君归来的场合!在这个场合中,孙夫人的身份只是玄德公的新妇,她应该以荆州文武新任主母的身份面对丈夫的部下们,而非以吴侯之妹的身份!
  可眼下,孙夫人却偏偏用最突兀的手段,向所有人宣告:我是吴侯宠爱的妹妹,我在此,吴侯的兵力也在此。这些率先下船,并且摆出列队护卫姿态的士卒,就是孙夫人用来覆压全场的工具。
  吴侯麾下的士卒怎能出现在这个场合?他们有什么资格在荆州文武面前摆出这种戒备姿态?一会儿玄德公下船的时候,这些侍卫会怎么样?如果还是这般……难道打算隔绝荆州文武与玄德公之间的关联吗?
  玄德公是吴侯的盟友,而非下属,新妇指使部属肆意妄为,简直骄横跋扈,几乎是在羞辱玄德公本人和左将军府上下的官员们!
  随着那些扈从们在码头上摆开了正儿八经的队列,竖起威风赫赫的大戟、长斧等仪仗武器,越来越多的人反应了过来。几名年轻些的官员,已经气得脸色煞白。
  然而毕竟这是正式场合,纵有不满,也不能随意发泄。
  官员们彼此传递着眼色,渐渐地,将视线投向了站在官员队伍最前方的两人。
  站在左侧一人,身量高达九尺有余,体魄宏伟得就像一堵城墙,在武将队列前方一站,把后面四五个人的身形都遮住了。他的面庞呈枣红色,浓密的长髯过腹,随风飘摇不已。眼看那些武装侍从们有条不紊地列队,这巨汉原本半开半阖的丹凤眼微微一睁,眼神锐利如电芒爆闪。
  在他身后,忽有一道滚滚闷雷般的声音响起:“娘的,老子可不惯着这些江东人,来人!取麻绳来,我要把他们都捆了!”
  “住嘴!不要胡闹。”巨汉压抑住自身的火气,往身后瞥了一眼,沉声道:“你看大船上,主公和子龙并没有说什么。休得冲动……且听军师的吩咐!”
  随着他的话语,所有人的眼光唰地一声,又集中到了队列右侧首位的青年文官身上。
  这青年文官的身量比常人高些,因为站在巨汉身边,略显得有些瘦削;他的颌下蓄了短须,疏朗眉目间,带着从容不迫的悠然神气。在众人注视之下,他并不急于言语,而是有一下,没一下地摆动着手中的白羽扇。
  他持握羽扇的手掌宽大,指节刚劲有力,而皮肤有些粗糙暗沉,显然是长时间辛苦劳作造成的。这样的手,不像是长在官员身上,倒似胼手砥足的农夫所有。
  挥了几下扇子,眼看着登上码头的武装侍从渐渐增多,青年文官轻抬羽扇,遮住自己面庞的下半部,低声唤道:“季常。”
  一名青帻黑衣、生着一对白眉的文官应声出列:“马良在。”
  “为了迎接主公,此刻公安城中已作戒严,对么?”
  “正是。”
  玄德公素来深得荆州人心,公安城之所以戒严,倒不是出于安全考虑;而是为了避免玄德公登岸时城里的百姓蜂拥围观,闹哄哄的不好看。
  青年文官徐徐道:“立即传令,解除戒严。”
  “什么?”马良的白眉一挑。
  “你现在去,派出所有吏员分头通报城中父老,就说主公携新妇从扬州安然返回,已经抵达码头。主公非常想念荆州的百姓们,也想让大家见一见新夫人的风采。”青年文官挥了挥扇子:“尽快去办!”
  马良敛眉稍作思忖,立即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遵命!”他大声应道,随即奔出码头范围,牵马疾走而去。
  而青年文官轻挥羽扇,神情平静地站立不动。
  码头的规模毕竟有限,待到几艘小船上的武装侍从们终于全数登岸,已经将过申时了。侍从们在码头上排出队列,随即三桅大船靠岸,仆役们迅速在船帮搭起厚实木板。
  孙夫人手扶船舷,看着下方整齐的侍从们,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歪过脑袋,向着刘备做了个鬼脸:“夫君,怎么样,这就是我的兵马和仪仗!兄长原打算给我派个部曲督来,被我拒绝啦。这队兵马,我自己来带领!你看他们是不是很威风?”
  “呵呵。”刘备勉强挤出个笑脸。
  孙夫人和以往在刘备身边的每个女人都不一样,这是个充满活力、甚至肆无忌惮地洋溢着活力的女孩子。这种青春勃发的活力,有时候是女性的魅力所在,深深吸引着刘备,可有时候,又会深深地触怒刘备……就像现在,刘备已经在不断地告诫自己克制了。
  而孙夫人完全没有发现刘备的心思,她在船舷边上来回走了几遍,反复端详着侍从们的队列,终于心满意足。
  “走吧!”她大声道:“我们下船去!”
  下船?现在下船去,在吴侯下属部曲的簇拥下,接见左将军府的下属们吗?这情形,让刘备觉得羞辱,让他感觉自己不像是带着新妇回到本据的荆州牧,反倒像是被抓捕示众的阶下囚。
  可他却想不出该怎么解决,只能苦笑拖延。他既然奈何不了眼前这个骄纵的女郎,也就没有办法避免这尴尬至极的局面。
  “走啊。”孙夫人抱怨道:“你傻站着干什么?”
  “走,走。”刘备无奈地道。
  就在这时候,公安城里猛地传来了轰然大响,好像是许许多多人在一起呼喊。
  孙夫人吓了一跳。而刘备猛然止步,随即翻身攀上了上层船板眺望,动作矫健得与他的年龄完全不相符合。
  然后,他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他向孙夫人伸出手:“夫人,你上来看!那些就是荆州的百姓,是来欢迎我们的!”
  “什么啊,把我吓着了!”孙夫人有些不甘不愿地嘀咕着,沿着木梯登上二层,眼前景象立刻让她愣住了。
  她看到了潮水般的人群从公安城的北门涌出来;她看到许多的男女老幼相携而行,一个个都鼓噪着、拍着巴掌,快活地跺着脚,兴冲冲地沿着道路向码头方向前进。她发现无数百姓们的视线渐渐投注到了与丈夫并肩站立的自己身上,不知有谁带头欢呼起来,又有人就地跪倒行礼,引得周边呼啦啦地跪倒一大片。
  所有人各自欢呼着,热切地喊着什么,各种各样的话语最后汇成了山呼海啸般的齐声呼叫:“恭迎主公!恭迎新夫人!”
  孙夫人毕竟只是个年轻的女子,她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景象,更没有想到过,自己居然会成为千万人关注的中心,受到千万人的欢迎。在这瞬间,她既羞怯,又欣喜,感觉简直要透不过气来了。她侧过身看看刘备,想到自己的丈夫是这样一位被万民拥戴的英雄,又不禁心荡神摇。
  如此场景,几乎震撼了每个人。这时候,再也没谁去关注侍卫们排出的队列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孙刘(完)
  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孙夫人与刘备一齐登岸,随即在部属们的簇拥下来到百姓们跟前,向他们连连挥手。
  刘备就像端庄稳重的家长那样,陪伴在孙夫人身边,轻易不说话。
  刘备很清楚,公安城中的百姓,有些是在赤壁战前随他逃亡的,有些是这些日子脱离周郎掌控的南郡陆续南下的。自从建安六年得到刘景升的容留,屯兵新野,至今已将近十年了。十年的耕耘,再加上一辈子仁厚爱民的声望,终于换来荆州百姓们如此倾心相待。
  但以刘备的精明老练,自不会以为,这真的是百姓们的自发举动。那些混在百姓当中带头呼喝跪倒的人,恐怕有不少是左将军府下属的吏员吧。他们做的很好!
  刘备略微退后半步,望向那名站在侧方不远处,正手持白羽扇向僚属吩咐话语的青年。仅仅看到这青年的身影,刘备就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知道这场面是谁的手笔,他更知道,一切难题都会在这青年面前迎刃而解,孔明绝不会让他失望。
  而孙夫人则雀跃地享受这从来没有过的待遇。
  有几名武装侍从想要表达忠心,心急火燎地冲上来阻挠在孙夫人与百姓之间。结果被热情涌来的人们推搡的七歪八倒。这种愚蠢表现进而引起了孙夫人的不悦;她连声喝骂着,让侍从们全都退下。
  孙夫人清脆响亮的喝骂声引起了很多百姓的注意。百姓们看着这个身着华美衣饰的年轻少女像邻居家的孩子那样叫嚷,都哄笑起来,有人甚至还鼓掌喝彩,大声赞美。孙夫人听不懂百姓们的乡音,却看得清那一张张充满善意的、带着笑的面庞,于是更加快乐了。
  她忍不住想:兄长知不知道我这么受百姓们的欢迎?他会不会羡慕我?
  ……
  京口城外的郊野,数十名骑士正在纵马奔驰射猎。
  京口,即为吴郡的丹徒县,汉初时本为荆国的国都。大江、浦水和中渎水流经此地,多条航道汇集;自京口出发,向北可以进取淮徐之地,而向南深入,数日便可直抵吴会。
  吴侯孙权去年攻取合肥未成,反而导致了曹操亲领大军出征江淮,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直至岁末方回。这一系列举动使江左承受了巨大的军事政治压力,为了便于迎击江北的强敌,孙权遂领中营精兵坐镇丹徒,并因山为垒,建立永久性的军事要塞。由于古语云:“绝高为京”,这才将丹徒改名为京口。
  因为城池新建的关系,城外保留了大片尚未开发的原始地貌,便如此刻骑士们奔走追逐之地,方圆百十里,有起伏丘陵、蜿蜒河水,也有茂盛林木,猛兽出没其间。
  此刻骑队狂奔穿行于林间小路,沿途叱喝高呼,将各种猎物吓得惊惶乱跑。其中有一头皮毛鲜艳的野鹿慌不择路,忽然奔到小路中央,正撞上骑队卷地而来,登时傻怔住了,刹那之后又大跳着,越过灌木,向另一头的密林奔去。
  骑队中早有一人策马前出,张弓搭箭,一箭正中头脑,野鹿应弦而倒。
  随行骑士们齐声喝彩:“至尊好箭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