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9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0/2214


所以卢安倒是看得很透彻,牢牢的保住了卢宣的大腿。
谁让他是范阳卢氏在长安城中身份最尊贵的人呢?
“马上就要到年底了,很多人都喜欢在年底给家中添置一些衣裳;再加上这几年我们的麻布被广泛的制作成麻袋,需求其实一直很旺盛。别说价格上涨一点点,就是上涨个一成,也是很正常的嘛。”
卢宣对卢安也是很了解了,知道他口中的一点点,那是真的一点点。
卢宣自然不满足这“一点点”的额外收入。
毕竟,要维持他长期出入各个青楼,享用最好的美酒和绿茶,需要的花费可不是“一点点”。
“二郎,我试一试,争取在年底把价格上涨一成!”
卢安面露难色,不过还是咬咬牙同意了。
“这就对啦,你看这铺子里头,人来人往,生意好的不得了啊。”
卢宣站在麻布铺子的二楼,看着楼下热闹的场景,就像是在看一个个移动的银币。
……
有句话叫做“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这些年,楚王府的各个作坊和商铺频繁搞出各种促销活动和宣传措施,其他商家脑子又没有锈透,自然有样学样的模仿。
反正宣传推广措施这种东西,大唐皇家专利局又不会接受专利申请。
“卖报!卖报!新鲜出炉的《大唐日报》,一文钱一份,买不了受骗,买不了吃亏!”
“大新闻,重大新闻!太原王氏棉布平价卖了!”
“价比全城,史上最便宜的棉布来了!”
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传来一阵阵的叫卖声。
很显然,王杰是让人去《大唐日报》上面打广告了。
作为一种效果非常好的推广措施,去各个报纸上打广告,已经成为了长安城各个商家常用的措施。
这也让《大唐日报》、《长安晚报》和《渭水日报》这些报社迅速的扭亏为盈。
别看这些报社的报纸厚度已经从最开始的一大张变成了现在的三大张,但是售价却是一文钱都没有上调。
虽然这几年大唐的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进步的速度绝对没有到成本下降到原来三成的地步。
很显然,这些报纸单单看印刷成本的话,绝对是亏钱的。
结果人家不仅不亏钱,反而能够挣大钱,就是因为有广告。
“大哥,这是今天的报纸,你快看一看。”
杜府之中,杜荷刚刚出门,却是很快又回到了府中。
“你说的是太原王氏棉布价格大降价的事情吧?”
杜构很是淡定的看了一眼杜荷手中的报纸,显然是他刚刚已经看过了。
“是啊,这几天我都在棉布作坊里忙碌,眼看着第一批棉布即将上市,现在太原王氏却是跳出来搅局,这是在砸我们大家的饭碗啊。”
杜家刚刚在归义坊跌了个大跟头,眼下最看重的就是河东道的棉花收益了。
按照之前的推测,哪怕是今年的棉布价格不如去年,杜家也能挣个几万贯,甚至十几万贯回来,妥妥的占据着杜家最主要收入来源的位置。
还是没有之一的那种。
“棉布的成本如何,你也三番五次的核算过。那太原王氏说是评价售卖棉布,其实里面至少还有三五成的利润。我们虽然种植规模不如他们,按照他们现在的售价,也不至于亏钱,顶多就是少挣一些而已,慌什么慌。”
“大哥,这可不是少挣一些钱,这至少是几万贯的损失啊。”
杜荷有点搞不懂自己大哥怎么还能这么沉得住气。
几万贯啊!
哪怕是杜家家大业大,也没有办法直接拿出几个几万贯出来。
“在今年以前,麻布基本上占据了布匹一半得市场,羊毛线相关的东西占据着三成左右,棉布和丝绸等其他的加起来也就两成左右。要说担心,最该担心的不应该是那些麻布商吗?我们坐在那里看戏就行!”
杜荷:……
第811章
不讲武德的李宽
姚一名如今是仁心堂的金牌销售。
作为曾经满脸痘痘的他,如今面白如玉,皮肤红润,简直让许多女子自愧不如。
由他来推销美颜霜,简直就是事半功倍。
巢元倒也没有亏待他,工钱是一涨再涨,已经成为仁心堂收入最高的伙计。
就连巢元的弟子张昌,一年的收入都还没有姚一名高。
不过,因为家中父母早逝,长兄如父,姚一名这个大哥就承担起了抚养弟弟妹妹的责任。
所以虽然收入高了,但是姚一名花钱却是不敢大手大脚。
“姚兄,走,一起去王记棉布买两匹棉布回来。”
早年间,张昌那是多看一样姚一名都觉得浪费。
不过,现在两个人却是称兄道弟。
也不能怪人家现实,毕竟社会就是现实的。
“张大哥,棉布价格还是太高了点。我现在冬天穿这羊毛衣,夏天穿着麻布衣服,觉得也挺好的。我就不去了,你自己去就可以了。你放心,医馆里面的事情,我会多留意的。”
巢元穿的衣服就是棉布制成的,甚至去年还给每个伙计发了一套棉布衣服作为过年福利。
所以对于棉布衣服的好处,姚一名是见识过的。
去年的时候,他还兴冲冲的想要去棉布铺子里头买匹棉布回家,给弟弟妹妹也制作两套像样的衣服,结果看到那个价格,立马就犹豫了。
对于这个情况,张昌也是知道的。
“你肯定没有看今年的报纸吧?那王记棉布在《大唐日报》和《渭水日报》等好几分报纸上面打了广告,说是要平价销售棉布。我粗略的对比了一下,哪怕是跟去年卖的最便宜的棉布相比,王记棉布的价格也降了一半。
如果跟一些卖的贵的相比,降幅就更加吓人了。也不知道他们是亏本卖吆喝,还是为了开业打响名气,反正今年去买,就可以买到低价的棉布。虽然这个价格比麻布还是要稍微贵一些?
但是已经相差无几?
完全可以出手了啊。”
张昌在一旁怂恿着姚一名跟自己一起去买棉布。
“真的降这么多?不会是骗人的吧?到时候就拿出几十匹棉布按照这个价格售卖,我们根本就抢不到!”
姚一名的这个担心?
倒不是没有道理。
因为长安城这几年中?
类似的情况倒也没有少发生。
不少铺子开业的时候,为了打响名气?
就拿出一批货物出来搞特价,价格做的特别有吸引力?
完全看不到利润可言。
但是?
当大家兴冲冲的去到人家那里购买的时候,却会发现这些特价的商品都是有各种各样的前提的,自己根本就不可能以那个价格买到。
类似的做法,后世的网商更是用过无数次。
什么五折优惠?
甚至零元购之类的?
你要是能够抢到,算你本事。
反正李宽在双十一熬夜的时候,可是一个特价都没有抢成功。
也不知道是被其他人抢走了,还是压根这个活动就是一个噱头。
“不!这次不一样,我看看的看了一下报纸上的文章?
人家已经说了,这个价格永远不会上涨!一名?
是听清楚了没有,是永远哦!”
张昌有点激动的说道。
姚一名不懂张昌为何这么激动?
不过他自己此时却是开始兴奋了。
“这么说,我真的可以低价买到棉布?这些棉布的质量不会有问题吧?”
“绝对可以买到!至于质量?
那王记棉布是太原王氏家中的产业?
你觉得他们会拿自己家族的名声开玩笑吗?前阵子?
我听师父说过,今年我们大唐在河东道种植的棉花面积比去年翻了好几番,增长幅度非常吓人。据说甚至还有御史弹劾楚王府毫无底线的欺骗大家去河东道种植棉花,到时候棉花会没有人收购呢。”
巢元的哥哥巢方是太医院的医正,虽然级别不高,但是消息来源却是很丰富。
“这么说来,王记棉布卖的这么便宜,是因为今年我们大唐种植的棉花面积增加了很多,所以导致棉布的产量也增加了很多,结果那些棉布铺子就开始降价促销?”
姚一名倒也不傻,傻人也做不成仁心堂的金牌销售。
“没错,肯定是这个原因。你去不去?真不去的话,我就自己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0/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