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638

  陆四又愣住了,很想骂娘,李自成是真没文化还是假没文化,难道他不知道淮阴侯有多么不吉利么?
  可能是看出陆四的疑惑和惊讶,张廷礼笑着道:“都督这淮阴侯爵是陛下钦定的,听人说陛下在决定封都督淮阴侯时,曾对左右说道他不是小心眼的刘邦,但却希望都督是大顺的韩信呢。”
  “噢?”
  陆四觉得这传闻八成是真的,以李自成的性格弄不好还真这么想。
  张廷礼又说此次吕节度请陆都督去桃源除了接旨外,就是要商量双方合兵北击刘泽清部的军务。
  “打刘泽清好啊,我早有此意!”
  陆四当下拍板前往桃源,让那张廷礼先下去歇息,稍后同他一起前往。待人走后,看了眼边上的郑标:“老郑呐,你说大顺都封我做侯了,我要如你说的拥了那福藩承了前明的大统,他至少得封我个国公吧?”
  “......”
  郑标一脸无语,这都督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我随便说说,你准备下,我们先去桃源。”
  封侯的好事,陆四肯定要去的,解决刘泽清也是当务之急。
第226章
淮阴侯
  桃源县大概就是后世的泗阳,陆四他大伯最爱喝的洋河酒产地,包括陆四本人也爱喝的梦什么的也那地方产。那酒,喝了绵柔,不辣不呛,不上头。
  不过这个时代的桃源县很大,县城在运河西边,属后世安徽地盘,所以大顺河南、淮扬二节度会面地点是在运河东岸的小袁庄。
  此地离宿州有五十多里地,离淮安也差不多是这个距离,从这一点来看,河南节度使吕弼周是充分尊重陆四这个淮扬节度使对淮扬治权的。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到崇祯十七年三月,经历了长达五个多月的艰苦斗争,南北两支义军终于成功的在小袁庄会师,这是明末农民起义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对于巩固淮扬根据地,推动全国造反形势发展,从而掀起全面抗清斗争高潮,意义重大。”
  陆四觉得将来翰林院或是文史馆的学士们,可能会如此形容这次他和河南节度使吕弼周的会面。
  说不定那帮学士们还得过来请他亲笔提几个字,当然,前提是他陆家祖坟真的冒青烟。
  为了这具有重要意义的会师,陆四将铁甲卫、旗牌兵、第一镇第二旅等共计6000余精兵带到了小袁庄,光马骡驴这些大牲口就多达四千多头。长长的队伍旌旗招展,行军队列就有十来里长。
  带这么多兵来为的是什么,那就是心知肚明的事,没法言传。
  陆四为人向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他可不想自己跟高杰一个下场。
  也就是这个时代没什么防弹衣,也没什么金丝软甲之类的,真要有,铁定穿两件在身上。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虽说那吕弼周现在是大顺的河南节度使,从前也是做的明朝河南副使,是负责辎重钱粮的文官,但谁敢保证这位吕都督没有熊吞淮扬的念头。
  到了小袁庄一看,人吕弼周只带了随从百余人在庄头等侯。
  “都督,对面就这点人?”徐和尚很是怀疑。
  陆四也怀疑,所以偷偷叫徐和尚把第二旅骡马队的探马撒出去几拨,可探马外放了十来里,最终还是确定人家就带了一百多人。
  “都督,咱们是不是...”
  徐和尚想说什么小题大作,杯中蛇影什么的,却被陆四直接制止了,脸不红心不跳,闷声道:“此来便是叫吕都督和中央看看咱们淮军的实力,省得人家以为咱们淮军真是帮泥腿子,传令下去,叫弟兄们打起精神来,一定要让中央过来的对咱们刮目相看,这样我淮军以后就不被看作杂牌军了。”
  说完,却从袖中摸出什么东西随手甩进了运河。
  徐和尚没看清是什么东西,郑标却是看清楚了——那不是昨天夜里都督喝酒时用的酒杯么,怎么还带在身上了?
  “这淮阴侯莫不是以为咱们是来火拼他的,带这么多人来?”吕弼周手下的副将,曾为明朝柳沟参将的郭陞见着浩荡而来的淮军队伍,不由失声笑了起来。
  “据闻这位陆都督年纪尚轻,又起于乡野,恐真有此念头。”
  说话的是大顺文谕院宣旨官员刘若达,此人从前是明朝山西临汾的知县。大顺政权建立后,前明官绅降员从中央到地方,大致占了大顺政权文官七成的职务。本质上除了官职更名外,大体还是沿用了明朝的治理体系。
  “没什么,也是应有之议,毕竟人家也没和咱这个河南节度打过交道,防着点是应该的。”
  吕弼周微微一笑,主动迎了上去。
  远处马上的陆四见了赶紧翻身下马,示意齐宝他们跟自己一同过去。
  同淮军一块过来的张廷礼急忙上前为陆四介绍起来,道:“陆都督,这位便是吕都督了!”
  “吕都督!”
  陆四拱了拱手,见这吕弼周不过四十左右年纪,相貌很是堂堂的样子,单从面上看不出狡诈阴险。
  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陆四也不敢掉以轻心,心中仍保持警惕。因为他以为这个吕弼周不久后会和董学礼一起降清,却不知人家吕弼周实际是大顺的大忠臣。
  在没有他陆四的时空中,吕弼周督兵渡黄河南下欲取淮安,结果被路振飞联合刘泽清、金声桓击败,本人也被明军生擒。
  然而被擒之后的吕弼周却拒绝回答任何有关李自成的事,最后被路振飞命人缚于法场竿上命人连射三矢,又在吕弼周尚活的情况下分裂其肢体,手段极其残忍。
  就这,吕弼周至死都不曾讨饶半句,真正是铁骨铮铮,与其为明朝官而降顺判若两人。
  后世有史学家认为如吕弼周、刘暴等前明降官之所以为大顺死节,最大原因就是崇祯十五年以后李自成开始经营治理地方,采取宽民养民政策。
  各级大顺政权的官员到任后主要干的就是两件事,一是追赃助饷,打击官僚士绅;二是宣布钱粮免征三年,使农民得以喘一口气,安心恢复生产。
  追赃助饷打击的是官僚士绅集团,对广大农村的地主富户并无多少侵害,由此得到了乡村地主阶层的拥护。
  这大概就是顺政权的“统一战线”,或者是分化,将造反对象分为官僚士绅与地主富户两个集团,从而区别对待,争取人心。
  而如吕弼周等为顺朝死节的降官,更多的是目睹十几年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荼毒,所以迫不及待想要恢复民生,因此对顺政权采取的政策便极力拥护,并坚决执行。
  实际追赃助饷这一政策也是对的,因为不这么做,顺军根本无法获得维持大军和治理地方的资金。
  不追赃助饷打击前明的官僚集团,则压力仍是要转嫁给农民,这与明朝就没有两样了。
  陆四也在追赃助饷,宝应被屠的官吏士绅以及兴化、盐城各地采取的清乡政策,本质就是追赃助饷维持维军。
  “陆都督,先接旨意吧。”
  吕弼周也在好奇打量年纪轻轻就成了永昌第一人的陆四,之后笑着拉过陆四走到已经设好的香案前面一同跪了下去。
  刘若达忙上前展开永昌皇帝的大诏,宣读了晋授陆文宗为大顺淮阴侯的旨意。
  宣旨后,刘若达将一枚铜制九叠篆官印交到陆四手中,笑道:“淮阴侯还不叩谢陛下隆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四一番感激涕零模样,双手略微颤抖的捧着那枚淮阴侯印,耳畔是诸多部下的恭贺声。
  “淮阴侯,请吧!”
  吕弼周一指庄头一家稍好些的瓦房,“定南侯那边告急几次了,我这次同刘学士一同来见淮阴侯,便是请淮阴侯能够早日北上。”
第227章
眼前的敌人是伪军
  农家三间两厨堂屋中,大顺河南节度使、淮阴侯同那中央来的刘若达,各自围着四方桌坐了。陪坐的还有副将郭陞。
  可能是照顾淮阴侯出身农家子弟,吕弼周等人没弄什么繁文缛节,直接叫那农户杀了只鸡弄几样菜,说是边吃边谈。
  身为中央代表的刘若达有心想和淮阴侯打好关系,看起来也是没半点中央代表架子,言谈举止都很随意。
  进屋前,徐和尚悄悄给了陆四一个眼神,意思前屋前屋后他都看过了,甚至是前后的油菜花地他都悄悄让人摸进去看过,没伏兵,安全得很!
  陆四心领神会,如吃定心丸似的步伐一定,坐下之后又见屋内只四人,虽说对方有三人,吕弼周和那中央的刘若达乃是文官,只郭陞一个武将,真要动起手来,他也能挡上一挡。除了腰间佩刀外,他靴子里还藏着寇白门订制给朱国弼的灵宝匕首。
  双方很快就目前的局面进行了交流。
  陆四这边简短的将瓜洲之战及淮军在扬州府县的情况对吕弼周说了,这些就算他不说,那位淮扬通会刘暴也会说。
  听说陆四放过史可法,刘若达吃惊之余大是惋惜,叹道此人于天下读书人心中有大份量,怎么就给放了。若是能够劝降于那史可法,不亚于收得千军万马啊。
  吕弼周却笑了笑,道:“史可法庸人也,不足为虑,此人也不可能降我大顺,淮阴侯放他回去也好。倒是那位漕院有些本事,原先我还以为淮阴侯会从扬州直接北攻淮安,不想侯爷倒是出了奇兵....”
  言语间,吕弼周对陆四奇袭东安的做法很是夸赞,问起路振飞现在何处。
  “我已将此人送至扬州。”
  陆四没有将与郑家协议之事告诉这位大顺河南节度使。
  吕弼周点了点头,道:“现在淮安之围已解,淮西黄得功、朱纪相继退回,我料不久之后这淮西兵多半要向我大顺倒戈了。”
  陆四表示不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