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9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0/1023


最让百姓担心,是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一个尽头啊?
第2269章
被骗了
现在战乱时期,日子只好是过得苦一些,不过这对于普通的平民百姓而言,吃苦自然是算不得什么的,只要能在乱世之中保全性命,那才是最为重要的。
现在老百姓的家没了,地没了,收入也没有了,唯一的指望就是朝廷了,他抛家弃业地跟随着朝廷逃亡到这里来,就是希望朝廷那带他们走出困境,能够顺利地活下去。
但现在朝廷逃亡的消息传开,这一次仅仅只是朝廷和军队逃亡,他们这些平民百姓都被放弃了,这下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愤怒了。
上次许多百姓不愿意离开番禺,但却受到了朝廷官府的胁迫,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如果死心塌地要留在番禺的,会一律按通敌罪论处,许多人被斩首,甚至是被抄家灭族。
正是因为朝廷的强制高压手段,许多百姓才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了这一片荒芜的番禺新城。
可现在朝廷官府却要弃百姓于不顾,自顾自地逃走,这样百姓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于是百姓们群情激愤,纷纷地涌向了浮桥处,想要拦截吴军的队伍,并且质问出一个缘由来。
朝廷那边仿佛是知道自己理亏一般,所有的高级官吏都未曾露面,而军队接到的命令是阻止任何平民百姓靠近或破坏浮桥的行为,如果百姓有过激的行动,军队有镇压的权利,绝不容许有人来破坏掉浮桥。
百姓一看都没有官员出面解释,于是他们都不依不饶地围着浮桥的前面,试图上桥,跟随官兵一起逃亡。
但这些担任警戒任务的吴军是不可能让百姓有机会上桥的,对付魏军或许他们没有那个能耐,但对付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却是易如反掌的。
于是在浮桥的这边,出现了血腥的一幕,平民百姓是人潮如涌,但吴军却是毫不犹豫地挥起了屠刀,冲在最前面的百姓都倒在了血泊之中,尸枕相籍,惨不忍睹。
这种单方面的屠杀对于吴军来说是没有什么压力的,这些平民百姓,谁敢往前冲,谁就是来送死的。
可能会有些许的吴兵不忍心杀戮自己的同胞,但对于大多数的吴兵来说,他们只是听命于上司的战争机器,一旦被数万人冲破他们的警戒线,冲上浮桥的话,那这种简陋的浮桥肯定是不堪重负的。
一旦浮桥被压垮或损坏,那就代表着还没有来得及过河的吴军将要失去逃生的机会,魏军的追兵就在身后,须臾即至,这个时候,谁敢手下留情?
很快施绩也率兵赶到了浮桥这里,他们将是最后一批要撤离的吴军了,孙奉和陶基此刻早已经过江。
施绩扫了一眼黑压压的百姓人群,又看了看满地的尸体,他微微地一蹙眉,但却没有说话,毕竟这个时候就算施绩有恻隐之心,也不可能乱发慈悲,这些百姓,此刻都已经成为了累赘,吴军想要逃亡,根本就不可能携带这么多人一起走,拖都能把他们给拖死了。
所以施绩最终是漠然地登上了浮桥,率领着他的军队扬长而去。
那些百姓算是彻底地绝望着了,在面对吴军的屠刀,再没有人敢主动地上前送死,他们只能用最为恶毒的言语咒骂着没有人性的朝廷和官府,一片哀号遍野,哭声恸地。
陶抗是负责把守浮桥的,当最后一拨人马过桥之后,陶抗立刻下令砍断连接浮桥的绳索,浮桥很快就断为了数截,随着江流向大海的方向漂去。
这回这些百姓更绝望了,本来在他们看来,吴军撤退之后,他们也可以沿着浮桥向西逃亡,虽然朝廷和官府是放弃了他们,不肯带他们走,也不肯给他们任何的接济,但交州地域广阔,离开这里,还是有大把的生存机会的。
但没想到吴军竟然会如此之绝,他们撤退之后,为了防止魏军对浮桥的利用,转手便将浮桥全部给破坏掉了,这样魏军肯定是无法利用浮桥进行追击了,可十余万的百姓却没了逃生之路,完全被困死在了这座岛上。
许多人开始放声大哭起来,毕竟在以前吴军宣传中,魏军可以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吃人不吐骨头的厉鬼,如果他们无路可逃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最为悲惨的下场了。
绝望之下,甚至有人选择了投江自尽,至少也能混一个囫囵尸首,好过被人吃掉。
不过选择自杀的毕竟是为数的人,蝼蚁尚且偷生,绝大多数的人还是选择留了下来,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对他们命运的最终判决。
魏军的动作也是极其快速的,就在吴军撤离之后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魏军就已经完成了渡江并且全面接管了番禺新城。
没有屠杀,更没有吃人事件的发生,魏军在接收番禺新城的过程之中,井然有序,于民秋毫无犯。
甚至在得知吴军在撤离时,带走了所有的粮草,留在新城的十万百姓饥荒难耐时,还主动地拿出了他们的军粮,对百姓进行了接济。
这些交州百姓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他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觉得不可置信。
难道说以前吴军所宣扬的都是假的?他们所有的人都被朝廷所骗了?
幡然醒悟过来的交州百姓再一次热泪盈眶,他们一个个跪倒在地,焚香叩拜,为自己的盲目轻信而懊悔不已,对曾经散布流言的吴国朝廷是切齿痛恨,对那些听信谣言选择轻生的亲人是惋惜不已。
吴国朝廷的这些人简直都是禽兽不如,为了蛊惑人心,他们竟然编造了弥天的谎言,什么屠城狂魔,什么食人恶鬼,完全是子虚无有的事,吴军简直就是卑劣无耻,为了诱骗百姓,什么卑鄙的勾当都能干出来。
最终这些无辜的百姓还是被他们如同扔破鞋一样给扔掉了,但谁又能想到,这些百姓非但没有沦入深渊,反而是获得了新生,最起码,被魏国收编了,好过在吴国百倍千倍。
第2270章
两手准备
魏军采取的所有军事行动,其实一直都是在羊祜的运筹之中。
竹筏渡江究竟有几成的把握,羊祜心理也是没有底的,毕竟羊祜出身于北方,对水战完全是外行,虽然这几年魏国的水军搞得有声有色,但羊祜并不负责这块,所以他对水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
不过此刻就算是水军都督王濬来了,没有战船,他也一样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羊祜看到交州这边的竹子临机一动,想到了建竹伐渡江的方法,其实也是一个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究竟有几成的胜算,羊祜自己也是没有任何把握的,毕竟利用竹筏渡江,跟摸着石头过河是一个道理,能否成功,还是要看实战的效果的。
所以一直以来,羊祜都是做好两手准备的,这边大张旗鼓地操练水军,另一边悄悄地派出骁骑营来,伺机进攻高要,准备切断吴军的退路。
在羊祜的战略构想之中,进攻交州,是要由东自西地往过打,一步步地挤压吴国的生存空间,逐步地蚕食交州的,也就是说,吴国退一步,魏军就进一步,敌退我进,步步为营,用这种相对来说比较温和一点的手段,拿下交州。
但施绩和陶基看起来却有些“不识时务”,在揭阳之战后,羊祜原本已经给他们留足了西撤的时间,但吴军却没有选择西撤,而是仅仅地从番禺后退了那么一小步,撤到了番禺西面的一个沙洲之上,企图负隅顽抗。
施绩和陶基所依靠的,不过是这个沙洲四面环水的地理优势,但在羊祜看来,这不过是一块死地,如果魏军将其围困的话,那吴军必将陷入到绝境之中,一块小小的沙洲小岛,吴国十几万人逃亡到哪儿,坐吃山空,就算魏军不来强攻,光困也能将他们给困死了。
想要对番禺新城形成包围之势也不难,只要魏军在高要一带打开一个缺口渡郁水南下的话,就可以彻底地斩断吴军的西逃之路。
不过羊祜暂时的没有轻举妄动,毕竟高要峡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魏军稍有动作的话,吴军肯定会不遗余力地前往高要峡进行协防的。
所以只有在魏军向番禺新城发起进攻,吸引到吴军全部注意力的时候,羊祜才可能派骁骑营去突袭高要峡,这样吴军就无法分兵去救高要峡了。
尽管说羊祜对竹筏渡江的成功率也并不十分看好,但在接下来一个月时间的演练之中,羊祜还是相当认真地注重着每一个细节,督促魏军士兵去熟练地掌握驾驭竹筏的技巧,提高实战的能力。
说实话,这些魏军士兵虽然在战场上那叫个生龙活虎,但到了水面之上,却成了彻头彻尾的菜鸟,最初的时候,他们别说是掌控和驾驭竹筏了,能站在竹筏上保持平稳的姿势不掉到水里,就已经是相当的不错了。
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对于那些来自北方的旱鸭子,可以熟练地操纵竹筏,其实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但仅仅只是熟练地操纵竹筏还是远远不够的,魏军需要在渡江作战之中有所做为,就必须要掌握抢滩登陆的能力,如何排兵布阵,如何进攻如何防御如何撤退,这些都是需要羊祜认真研究和考虑的。
在这方面,还真没有半点的经验可循,不光是羊祜,就是副都督文钦、张统以及五营将军,他们对此也都是一愁莫展。
打了十几年的仗,这样的难题,还是头一遭遇到。
但再大的困难,也是难不到魏军将帅的,他们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团体,那怕真的是从零开始,他们也能排除万难,迎来胜利。
羊祜始终是做着两手准备的,如果渡江登陆不成功的话,那骁骑营就会果断进行出击,去突袭高要峡,只要完成对高要峡的控制,魏军就可以切断吴军的退路,将吴军真正的围困在番禺新城这一孤岛的上面。
羊祜也从来没有将平定交州当成一场速战速决的战斗,所以在制定平交方略的时候,羊祜是没有考虑时间成本的,在羊祜看来,这就是一场持久战,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年五年,都是很有可能的,只要心理上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才可能在遭遇到困难的时候从容不迫。
由于准备的相当充分,在第一次登陆作战之中,魏军的表现还是相当的出色的,尽管这一次的进攻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了,但魏军也打出了士气打出了经验,相信在接下来的进攻之中,魏军会一次比一次打得更好,拿下番禺新城,也不过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但出人意料的是,羊祜并没有趁热打铁,继续地发起进攻,而是采用了他之前早就制定的好的备用方案,派骁骑营去攻打四会、高要,拿下高要峡,切断吴军的退路。
首次的登陆战,魏军伤亡了一千多人,这个损失其实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的,打仗么,那有不死人的道理,更何况吴军的损失是魏军的三到四倍,也就是说魏军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之下,还完成了歼敌三四千的任务,这个战绩,怎么看,也差不到哪儿去。
但羊祜还是觉得这个伤亡代价有些大,如果魏军继续采用一成不变的打法,想要拿下番禺新城来,至少也得需要再发起三到四次或者更多的登陆战来,假设每次伤亡的人数大体相同,那么这一战下来,魏军至少也要承受四五千人的损失。
这还不包括魏军在完成登陆之后的作战任务,想要彻底地消灭岛上的吴军,登陆之后,魏军依然还有面临一个大的战役,才可能会消灭吴军的抵抗力量。
魏军最终的伤亡人员,应当不会七八千人,最坏的情况下,很可能会超过一万人,这显然是羊祜所不想承受的。
所以,羊祜考虑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启用备用的计划,让骁骑营出手。
第2271章
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骁骑营自从抵达番禺之后,就一直处于一种待命的状态,和登陆突击队不同,突击队需要日夜苦练,而骁骑营所要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进攻交州的第一仗就是骁骑营打的,对于这支王牌骑兵营来说,揭阳一战,出不过是一道开胃小菜,接下来他们还渴望有着更多更大的仗要打。
只不过吴军龟缩到了一座沙洲小岛上,魏军想要灭掉吴军,就必须跨江登陆,这显然不是骁骑营的特长,所以这一仗肯定是没有骁骑营的份的。
不过羊祜还是给骁骑营下达了战备候命的命令,虽然他们不知道下一步的攻击目标是什么,但既然羊祜如此安排,那就意味着接下来骁骑营还是有硬仗要打的。
这无疑让骁骑营的将士极受鼓舞,这些天来,他们一直是人不卸甲,马不离鞍,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做好了随时出征的准备。
但这一等,居然就等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漫长的等待,让骁骑兵难免有些稍稍懈怠了,毕竟任何一支军队,也不可能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备战状态,而且是遥遥无期的等待,谁也不知道何时才是一个尽头。
一直到魏军的突击队登陆失利之后,羊祜在傍晚突然下达了骁骑营进攻四会、高要的命令,骁骑将军许林接令之后,连夜便出发了。
从接到命令到出发,只有短短的半个时辰时间,如果不是骁骑营提前就做好了出征的准备,这么一点时间,根本就不够。
不过对于骁骑营来说,这都不是事,这一个月以来,他们枕戈待旦,就是等着这一道命令的,别说是傍晚接到的命令,就算是半夜接到命令,他们同样可以在半个时辰之内完成集结,马上出发的。
凌晨的时候,骁骑营就已经出现在了四会城下。
四会城并没有什么吴军在把守,那些县官县吏看到有如神兵天降一般的骁骑营,早就吓得双腿发软,魂飞魄散了,那还有什么抵抗的心思,赶忙地打开了城门,献城投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0/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