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9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1/1023


骁骑营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四会,不过他们只在这里稍作停留,然后就直扑高要而去。
四会只不过是他们中间稍息的一站,此行骁骑营真正的攻击目标是高要峡。
四会距离高要峡只有几十里路,以骁骑营的速度,须臾即至。
高要城倒是驻守着一千吴兵的,不过看着魏军千骑万乘呼啸而来,高要守将顿时也是慌得六神无主,赶紧地关闭城门,派人向番禺新城紧急求援。
以高要城的兵力,肯定是守不住高要的。
许林也没有观望等待,骁骑营是骑兵不假,但弃了战马,他们一样也是呱呱叫的精锐步兵,尽管后续会有拥有着重型攻城装备的步兵营赶来,但时间上就无法予以保证了。
这次出征,骁骑营就带了一些简易版的云梯,这种云梯是可拆卸式的,每个云梯都能拆分成几部分,这样就算是骑马,骁骑兵也能携带。
而使用的时候,只需要简单地进行组装,就可以投入使用了,方便快捷,也彻底地解决了骑兵不能攻城的这个缺点。
当然,这也仅仅是针对一些兵力不多城防薄弱的城池,魏军骑兵可以化身为攻城步兵,如果遇到城池坚固守军众多的城池,那就必须要由拥有着投石车等重型攻城器械的步兵营来打了。
高要的守军只有千余人,这样的防御力量完全是不堪一击的,所以骁骑营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下战马,便组装起云梯来,少顷,弄好了云梯,便立刻发起了攻击。
魏军的一通操作,直把吴军守将给看懵了,原本以为魏军这次杀来的是骑兵,他们把城门一关,就万事大吉了,没有攻城的步兵,魏军就算来再多的骑兵也是白搭。
但万万没想到魏军骑兵居然还携带着云梯,转瞬之间就化身为攻城步兵,吴军守将一看大事不妙,立刻是弃城而逃。
高要城背倚郁水,在高要峡上建着一座索桥,平日里南北往来,基本上都是倚仗此桥的,吴军守将见势不妙,知道自己就算是死守,也守不住高要城,索性弃城而走,逃到南岸去,只要他们过桥之后,将这个索桥给破坏掉,魏军暂时就渡不过郁水。
而此刻他们派出的快马,也想必已经是赶到了番禺新城,只要耐心地等待援兵到来即可。
陶基刚一接到消息的时候,心底便是突地一沉,其实一直以来他最担心的,就是怕魏军来这么一手,一旦后路被抄,那么番禺新城就将成为孤岛,成为死地。
本来陶基对坚守番禺新城的信心就不太足,尤其是昨日一战,吴军的表现实在是拉胯,如果按照这个形势来看的话,魏军只需要多进攻几次,北边的防线崩溃那是迟早的事。
这个时候一听魏军偷袭高要之事,陶基便大呼不妙,一旦被魏军拿下高要峡,吴军的后路就没有了,困守番禺这个弹丸之地,最终也是难逃覆灭的命运。
所以在找施绩商量之前,陶基其实也就已经是做好了撤军的打算,不管施绩是什么态度,陶基也已经是铁了心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了。
这一圈兜兜转转下来,等于是白费力气,可见当初撤离到这个小岛上,是何等的错误,倒不如早些西去,也就不用面对如此的危机局面了。
看到陶基如此坚定的态度,施绩也最终放弃了坚守番禺新城的想法,同意了西迁交趾。
想法是一回事,现实却又是另一回事,如今的形势,也早已经是偏离了施绩当场的计划,更何况陶基态度相当的坚决,施绩明白,如果陶基真得率兵离开了,留下自己那更是死路一条。
所以他索性也放弃了之前的想法,同意了陶基的决定。
现在两人的关系,完全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跑不了你,也逃不了我,就算是死,也要抱团死在一处的,被魏军各个击破的话,只能是死得更惨。
第2272章
安抚百姓
由于没有带平民百姓上路,所以吴军的速度还是比较可观的,他们一路向西狂逃,经苍梧郡、高凉郡到达了合浦郡,连续地行军了上千里地,总算是暂时获得了安全。
吴军之所以得以安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得益于交州境内的这条郁水,郁水横贯交州境内,将交州分为了南北两个部分,骁骑营被隔阻在了郁水北岸,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渡江地点,所以骁骑营最多也只能是沿着郁水北岸西进,一路拿下了苍梧郡的广信和郁林郡布山,平定了北部交州。
只不过再往西走,就是人烟罕至的十万大山了,骁骑营也只能是在布山停了下来,等候魏军主力的到来。
羊祜倒是没有急于派兵追击,如何安置这十余万被吴军所遗弃的平民是羊祜现在的头等大事,征讨交州不只是为了消灭盘距在交州的残吴势力,更主要的是安抚交州的百姓,稳定交州的民心,将交州这块地方真正的纳入到魏国的版图之中。
其实从羊祜一路自建业南下以来,就一直奉行着这个原则,以抚为主,以伐为辅,打击残吴势力是次要的,安定民心安抚百姓才是排在第一位的。
这也是曹亮对羊祜的一个额外要求,不光要拿下扬州和交州,而且要真正地收服民心,让两州之民真正臣服大魏王朝,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天下之大一统。
所以这次羊祜征战的过程,看起来就是比较“磨叽”,在扬州就打了大半年的时间,进入到了交州之后,步调依然是从容不迫,在羊祜看来,安置新城的十万百姓要比去追击残吴朝廷的军队更为的重要。
所谓的新城,只是一个荒岛,陶基施绩将番禺百姓强迁至此,就是准备坚壁清野,准备和魏军对抗到底的。
可结果却是他们携带着粮草物资跑路了,让这些百姓无衣无食,自生自灭。
羊祜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不光下令军队拿也一部分的粮草来救济这些难民百姓,而且还提了一个更为实际的解决方案,那就是让这些百姓回到番禺旧城去,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所谓的新城,其实就是一座荒岛,以前一直是渺无人烟的,施绩和陶基出于自己的目的,采用威胁利诱的手段迫使交州百姓登岛,如有不从者,就会被扣上通敌的帽子,诛灭三族,手段之残忍卑鄙,令人发指。
所以羊祜接管了这里之后,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来安置百姓,毕竟这个荒岛上无衣无食,无房可住,无地可耕,如果任由他们自生自灭的话,那肯定会有无数的百姓饿死在这里。
而将他们遣返回番禺,应该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了,这十几万的百姓之中,大部分都是番禺来的,只有一少部分的番禺周边的县城的,吴军在撤退的时候,虽然将所有的物资粮草都搬运一空,将所有的人口都驱逐一空,但并没有破坏城内的房屋和建筑。
羊祜倒不认为这是吴人在大发善心,而是他们还抱了一颗将来反攻回来的心思,如果他们此刻纵火烧城,将番禺城付之一炬的话,等他们将来返回番禺的时候,将会是一片残垣断壁,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而且本身从坚壁清野的角度上来讲,吴军需要清空的是人口和物资,这样魏军到达交州之后,就得不到任何的援助了,而魏军住宿时候是自带帐蓬的,有没有房舍其实对于魏军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
所以吴军完好无损地将番禺城内的建筑给保留了下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着自己将来回到番禺城也不至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当然魏军真要是在交州呆不下去,临走的时候会不会一把火将番禺城给烧了,施绩和陶基心中也是没底的,只不过魏军烧不烧城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但吴军撤退时将番禺城保存下来,却是他们自己可以办到的。
正是施绩和陶基抱着的这个小心思,才让羊祜有了安置交州百姓的地方,否则的话,这十几万人,露宿荒野,还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毕竟魏军不可能携带如此数量的帐蓬。
这个时候,魏军已经在郁水上搭好了浮桥,
这些百姓返回番禺也是十分方便的。
为了维护秩序,羊祜特意地派了五千人马来协助番禺百姓返乡,首先对这些百姓的户籍和住址进行了登记,以确保这些百姓回城之后,可以顺利地回到自己的家中。
这么多的人,鱼龙混杂,难免会有一些浑水摸鱼的人存在,所以在登记户籍和住址的时候,往往还需要左邻右舍的人来签字作保,只有在确认无疑的情况下,魏军才会发放入城的手续,将这些百姓安置到原址。
如果无人能证明这间房子的主人,那么权利的主张人,将会被列到存疑的名单之中,一旦有其他人再来争夺,自然是有人来判个明白的。
其实大多数的百姓都能循规蹈矩,按律行事的,羊祜这一点倒是不会怀疑的,极个别的人试图弄虚作假,发现了之后,要一律严惩之。
这么多的百姓,数量比整支的魏军还要多,对于魏军来说,巨大的困难还是粮草的问题,毕竟这一下子增加了如此多的人口,让魏军本来就比较困难的后勤补给雪上加霜。
羊祜下令,让原本只停泊于东安的海运船只现如今改停泊于番禺,这样就缩短了不少的陆上运输时间和成本,同时加大了运输的力度,在保证前线将士的衣食住行之外,还得兼顾到番禺的百姓,让他们衣食无忧。
只有真正的安抚了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羊祜才能算是真正完成曹亮交待的任务,这一点是万万不能马虎的。
这些番禺的百姓一听还有这等的好事,顿时喜极而泣,纷纷跪拜,在战乱之中,他们能还找回自己的房子,是何等难度的事啊!
第2273章
内卷
安顿好了番禺的百姓之后,羊祜便上表朝廷,请求任命新的交州刺史和各郡太守,现在魏军已经拿下了交州的州城番禺以及南海、苍梧、郁林等几个郡,而且吴军已经远遁到了交趾郡一带,所以郁水以南的高凉、合浦和朱崖也已经成为了空城,魏军随时可以完成接收。
寻常的情况下,刺史和太守的任命都需要来自朝廷,羊祜当然不敢擅行其事,以落别人的口实。
尽管说曹亮对羊祜那是绝对的信任,但再高度的信任也不可能任由羊祜随心所欲,如果羊祜拥兵自重,违反朝廷法度擅立官吏的,保不住被哪个御史给参上一本,到时候还真就是麻烦了。
所以一直以来羊祜处理地方官位这个事情还是比较谨慎的,甚至他从也不提出人选供朝廷方面参考,反倒是朝廷派来的官员,羊祜会积极地进行对接,将手中的事务全部交卸出去。
羊祜此次南征,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平定扬交二州,每攻略一带,为了维护当地的秩序,羊祜都会派人临时进行监管,一旦朝廷任命的正式官员到任之后,即刻交割。
……………………………………………………………………
施绩和陶基一路颠沛,终于是抵达了交趾郡的龙编。
幸亏这一路之上没有魏军的追兵,否则的话他们有命没命活着到龙编来,还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就算如此,这一路上跨越了近三千里的行程,也足以让他们疲惫不堪了,他们所携带的粮草,行在半路之上就已经消耗一空了,最后的几百里路程,他们也只能靠打猎,吃野菜野果来充饥。
因为饥饿和疾病的缘故,当初从番禺撤离的时候,吴军大约有五六万的人马,抵达龙编之后,也只剩下了不到四万,非战斗减员让吴军也是损失惨重。
好在交趾郡也算是交州的一个大郡,人口有十几万,抵达交趾之后,施绩和陶基首先就是商量着先招募一些人马,将军队的缺额给补上。
虽然说一路上损失了不少的人,但铠甲兵器都完好地保留了下来,重新招募军队应该没有什么压力的。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虽然魏军并没有追过来,但迟早他们是会打来的,以现在吴军的实力,那怕再多招募一些军队,也未必是魏军的对手,一旦魏军再次的兵临城下,那么他们怎么办,继续跑吗?
再往南,就是九真郡和日南郡了,这也是吴国所管辖的最南边的地域,由于九真郡和日南郡都处于热带雨林,那儿全是一望无际的原始丛林,人迹罕至,但野兽和毒蛇却是时常出没。
所以吴军所控制的九真郡和日南郡,都是两个比较狭长的地带,靠近海边,再往西走,就出了吴国的控制地域,那是一片未知而神秘的区域。
当然那些区域也并非完全没有人,据说居住着一些原始的部落,茹毛饮血,还保留着吃人的余风,着实让人感到恐惧。
所以交趾郡已经成为了他们最终的落脚点,接下来所需要的做的,就是认真考虑一下交趾郡的防御问题。
好在交趾郡和合浦郡之间,还隔着一座十万大山,在没有追兵的情况下,吴军翻越十万大山都辛苦至极,走了差不多半个多月的时间才走出了大山。
走出大山的时候,吴军诸将士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已经完全没有了军队的模样,就好象是一支乞丐的队伍,破破烂烂,惨不忍睹。
如果吴军能利用十万大山险要的地势,对魏军进行阻击的话,还是有机会将他们挡住的。
施绩和陶基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将原有的军队和新招募军队共计六万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进驻十万大山,在十万大山的险要之处扎营安寨,设下关卡,对魏军进行阻击。
另一部留守交趾郡,并且在沿海地带进行防御,以防止魏军从海路突袭交趾。
交趾郡已经成为了吴国最后的一片疆土,想要让吴国的旗帜不倒,施绩和陶基就必须要齐心协力地来守住交趾,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尽管说在番禺新城的问题上面,陶基和施绩有一点小的分歧和意见,难免会让双方心里存在一些疙瘩,再加上部下的一些流言蜚语,以至于在整个的西撤过程之中,荆州军和交州军一直处于一种不太和谐的态度,双方甚至出现恶语相加,相互指责谩骂,最后发展成小规模的械斗事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1/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