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9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4/1023


蜀军能否守往汉中,就全靠蒋斌王舍傅佥他们三个人了,姜维对他们是寄以厚望的,现在永安那边形势吃紧,姜维目前还无法离开永安,所以整个汉中的防务,姜维基本上是全权交给蒋斌王舍傅佥来处理的。
至于阎宇,那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他在汉中能起到作用微乎其微,就算阎宇努力地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将所有的零星部队都集中到了南郑,但真正懂的人都知道,阎宇此举不过是瞎子点灯——白费油,拿一万人去守南郑,完全就是白给。
不过阎宇这次的夺权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姜维这边也就默认了,只要能不伤及汉中防御体系的根本,姜维这边做出一点让步还是明智的,阎宇好歹也是汉中都督,到达汉中之后便是上窜下跳,急欲将汉中的兵马大权掌握在他的手中。
蒋斌等人自然是不会答应的,毕竟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姜维的心腹,整个汉中的防御体系更是由姜维一手倾力打造的,又怎么可以可能会容许阎宇来破坏,所以蒋斌王舍傅佥三人各守各自的城池关隘,对阎宇的所有举动都置之不理。
不过阎宇还是找到了夺权的机会,三大要塞他夺不下来,但外围的那些游兵散勇总不至于搞不定吧,现在汉中的局面已经形成了四权分立,三大要塞再加上阎宇的南郑城,构成了汉中新的防御体系。
王舍以监军的身份驻守乐城,在三大要塞之中,其实是数他的品阶最低,而且比起名相之后蒋斌和名将之后的傅佥来,王舍的出身更是寒酸了一些。
王舍出身于寒门,自幼父母双亡,颇受同族之人的欺凌,投身军旅原本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不过王舍聪慧好学有头脑有力气,很快在军队之中站稳了脚跟,从普通的士卒升为了伍长、什长,然后凭借着战功升到了都伯军侯,做过司马校尉,后来得到了姜维的赏识和提拨,升任监军,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第2359章
王舍
王舍当然极为重视这样的一次机会,他是从军队之中的最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能坐到现在的位置上,是何其的不容易。
想当年,刚刚从军的王舍就跟随着诸葛亮的大军出师北伐,那时候他还是一名小小的伍长,由于赶上了那个好时代,在诸葛亮频繁出兵北伐的时期,只要你作战足够勇敢,而且能保证自己在战场上活下来,升迁的机会那是一大把一大把的。
就这样,王舍一路飙升,到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的时候,王舍就已经成为军侯了,掌管一曲之兵马,有五百名的部下归他管辖。
那时的王舍踌躇满志,照这么个速度,那怕晋升为将军,也是指日可待啊。
但诸葛丞相去世之后,蜀军的军事活动便趋于停滞,王舍常年地驻守在汉中,无仗可打,自然也没有再获得军功的途径。
而像王舍这样草根出身的寒族军官,在蜀军之中那可是一抓一大把,没有了军功,再想获得向上升迁的渠道就困难的多了,毕竟虽然说诸葛亮时期也奉行用人为贤的制度,但士族优先的思想并没有改变多少,尤其是在蒋琬和费祎当政的时候,也逐渐向魏国的九品中正制靠拢,出身决定一切,王舍这些人升迁的通道几乎被堵死了。
从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去世一直到延熙十六年大将军费祎遇刺身亡,整整十九年的时间,王舍一直就是担任着军侯,职位动也没再动过,他从一个热血澎湃的少年变成了饱经世故的中年人,血凉了,心也冷了,王舍甚至萌生出退役的想法,到地方上混个一官半职的,然后混吃等死。
然后姜维的上位给王舍带来了新的机遇,费祎意外身亡之后,本身同为录尚书事的姜维便独揽大权,从此再无人可以辖制于他。
费祎主政时期,虽然也给姜维一定的兵马权限,但常常是兵不满万,这样让姜维每次出征之时,都显得势单力孤,只能是小打小闹,出兵讨伐一下羌胡这些蛮夷,根本就无法和魏国军队进行交锋。
而费祎一死,姜维再无约束,几个月之后就率领数万人兵出石营,攻打南安,拉开了新一轮的伐魏之战。
王舍再一次地随军出征,这十几年来王舍勤读兵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总得给自己找点事做,原本大字不识几个的王舍这些年勤于读书,到也是学有所成,他沉浸在兵法战策的世界之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和他官职差不多的军官都嘲笑王舍,二十年一如既往地当着军侯,还费劲巴拉地去读什么兵法,真以为你有当将军的潜质吗?
但王舍却不理会别人的嘲笑,依然是我行我素,他不光读兵法,而且还将兵法之中的许多知识,运用到平时的操练之中。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在延熙十七年的襄武之战中,蜀军攻破襄武,斩杀了守将徐质,先后攻破河间、河关、临洮等地,拨其民大胜而归,就是在此役之中,王舍的那一曲人马表现出色,得到了姜维的赏识,姜维当即便提拨王舍为平虏校尉,予以重用。
在以后姜维的数次北伐之中,王舍的表现一直也是相当的出色,他领军有方,进退有度,甚至在断后的时候,依然能做到从容不迫,深得姜维的器重,后来便提拨他担任监军兼建威将军。
建威将军虽然是杂号将军,品秩不高,但监军一职,却是殊为重要的,可以说是大将军的左膀右臂,非心腹之人不能任也,姜维以王舍为监军,说明王舍在他心中的位置还是不低的。
此次姜维设计敛兵聚谷的计划来防御汉中,这三大要塞的守将便是他最为倚重的人选,万一关键的时候某一个掉了链了,姜维的这个防御计划便彻底地破产了。
所以这三大要塞的守将,都是姜维深思熟虑才安排的人选,蒋斌是蒋琬之子,名门之后,能力出众,姜维安排他去守汉城,傅佥和蒋舒都是姜维的爱将,正因为阳平关比任何地方都重要,所以姜维特意地将傅佥和蒋舒安排到了阳平关,起到双保险的作用,并且驻守阳平关的兵力也是最多的,
和汉乐二城的兵力持平。
最后剩下乐城,姜维考虑了许久,不是将防御乐城的重担压到了王舍的身上。
当然这难免会引起蜀军诸将的非议,毕竟论资历和出身的话,王舍显然是不够资格的。
不过,姜维现在看重的,可不仅仅只是资历和出身,当年马谡的资历倒是不错吧,但由于痛失街亭,最终才导致了诸葛亮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北伐功亏一篑,所以姜维现在选的人,可不去看什么出身和资历,他要的就是实战的能力。
而王舍在最近几次伐魏之战中的表现可圈可点,让姜维颇为的放心,所有考虑再三,姜维还是力排众议,将乐城的防务交给了王舍,由他和蒋斌、傅佥构成汉中防御的铁三角,共同拱卫汉中。
王舍得到如此重有的机会,自然也不是敢有半分懈怠,自从他到乐城任职之后,一直兢兢业业地做好乐城的防御事务,加固城墙,修缮兵甲,整顿人马,时刻戒备,一丝不苟地履行着姜维的命令,坚守乐城毫不松懈。
任职乐城以来,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尽管不断地有人还来质疑王舍,认为他不够资格来担此重任,但王舍一直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在三大守将之中,王舍也是最为低调的存在。
甚至于阎宇也把王舍当成了软柿子,想把他拿捏掉。
不过王舍面对职位比自己高的阎宇,依然能做到不卑不亢,恪守自己的底线,王舍虽然没有蒋斌那样硬气,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想要乐城的兵权可以,但必须要搞掉他的脑袋,不从他的尸体上跨过去,任何人也休想动乐城分毫。
第2360章
真敢走子午谷啊!
王舍虽然只担负着乐城的防务,但他的眼光可不仅仅只局限在乐城,而是派出了不少的游骑岗哨,时刻地关注着乐城周围的情况,以防止魏军突然杀到,让乐城的守军措手不及。
原本姜维在汉中的外围设立了十余支的游击队,在乐城的周围就有三四支,分别驻守在黄金、兴势、赤阪、南乡等地,他们的作用可不仅仅只是抄袭魏军的后路,而且是给乐城等地提供示警的。
一旦魏军进入到汉中,最先得到消息的就是这些游击队,他们也将会在第一时间将消息反馈给三大要塞,让各个要塞城池做好应战的准备。
但阎宇的那次调动破坏了这个示警功能,所有外围的游击队大部分都撤离了,就以黄金赤阪为例,以前两地周围至少也驻扎着上千的蜀军,所以通往乐城的路径都设有关卡,魏军根本偷袭的机会。
但现在这些游击队全部撤裁了,乐城的外围全部变得空虚起来,黄金赤阪留守的人都只有百十来人,这点可怜巴巴的军队根本就没有办法来抵御魏军的进攻,外围的防线形同虚设。
阎宇的这次调动激起了汉中蜀军的不满,阎宇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欲,破坏了汉中的防御大计,让这种人来当汉中都督,朝廷真是瞎了眼。
不过王舍并没有抱怨,朝廷任用何人为汉中都督,以王舍的职权那是根本也干涉不到的,既然在管不着,那王舍也就懒得去吐槽了,再多的埋怨是无济于事的,倒不如自己沉下心来管好自己的事,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最为重要的。
既然原本存在的外围示警系统被阎宇给清除掉了,那么王舍就需要自己建立起一套相应的预警系统,不管魏军何时来进攻,预警系统都能及时地给警报。
预警系统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毕竟乐城的防御再齐备,戒备等级再高,但也不可能做到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不眠不休吧,如果不在外围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预警系统,那么乐城的防御就会出现相当大的风险。
王舍虽然是出身于寒门,但这二十多年的兵书可没有白读,如何攻防,如何布阵,王舍安排的是井井有条,张驰有度,许多的细节,更是一丝不苟。
王舍十分珍惜姜维给的机会,以前他在姜维军中的时候,担任的是监军的职务,监军者,督察也,监督刑赏,奏察违谬,并不担负领军作战的职责,所以基本上是属于二线的官员。
这次姜维委任他为乐城的守将,担任汉中的防御重任,当然众将都认为以王舍的资历不足以当此任,但姜维却是力排众议,任用了王舍,自然姜维对王舍是极为信任和看好的。
受命以来,王舍如履薄冰,生怕自己辜负了大将军的信任,所以他极是勤勉,夙夜难寐,为了乐城的防御真是操碎了心。
王舍在乐城周围部署的游骑岗哨极是周密,尤其是在兴势和黄金一带,他派出了多支的巡哨,半路之上设下了重重的关卡,这无疑引起了部下一些将领的质疑。
他们认为黄金兴势一带,面对的是子午道,长期以来子午道由于艰险,过于难行,所以很少有人通行,更别说大部队了,如果魏军向汉中发起进攻的话,肯定会走斜谷和骆谷这些比较好走的路,他们建议王舍应当将注意力放在斜谷和骆谷一带,而不是死盯着子午谷的方向。
但王舍可不这样认为,当年魏延就曾提议出子午谷计划,虽然诸葛丞相没有采用,但这也证明了子午谷确实是可以行军的,既如此,王舍当然没有理由认为魏军不会从这条道上进军。
而斜谷和骆谷对应的是阳平关和南郑,就算王舍不派巡哨关卡的话,蒋斌和阎宇那边也是会派出人马的。
退一步说阎宇真得只是死守南郑城的话,那魏军从骆谷杀出来之后,也是会直奔最近的南郑,而不会舍近求远,攻打乐城。
再退一步说魏军就是冲着乐城来的,王舍也已经在乐城和南郑之中暗设了关卡和巡哨,足以给乐城示警了。
而子午谷不同,一旦魏军从子午谷进军,
乐城就会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所以王舍对子午谷一带的监视一刻都未曾停止,不管魏军会不会兵出子午谷,王舍自己首先不会疏忽大意,有备而无患,才是兵法正道。
正因为王舍的如此安排,当魏军从子午谷杀出直黄金和过赤阪二城之后,王舍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立刻是全城戒备,让乐城的守军进入到了战斗状态。
黄金和赤阪的得失与王舍是无关的,毕竟在姜维的计划之中,这两座城池便是处于弃守之状态的,每城只有百十来个当地乡勇兵驻守,根本就不没有任何抵御能力。
至于为什么会留下百十来人,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各地的治安而已,在姜维坚壁清野的政策之下,是要求汉中各地的百姓全部向蜀中迁移或者转移到汉乐二城的,只不过民众对这项政策有着普遍的抗拒心理,再加上魏军三年未曾犯境,所以有些民众最初离开了黄金赤阪等地,后来又返了回去。
蜀国官府又不能让这些地方处于一种无政府的状态,所以还是留守了一部分的官吏和士兵,当然所谓的士兵也并不是正规的军队,而是临时从民间招募的乡勇。
这样的乡勇当然不会有什么战斗力,更何况面对魏军的数万大军,蜀军真就是派百十来个正规军过来,也是白给呀,再强悍的士兵也做不到一以抵百。
所以黄金赤阪的失守并没有令王舍感到意外,唯一意外的是魏军真得从子午谷打过来了,王舍虽然说刻意地加强了黄金一带的巡哨力度,但魏军真正从子午谷杀出来,也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的,魏军真得敢走子午谷啊!
第2361章
不敢质疑
正因为子午谷过于凶险,一生谨慎的诸葛亮才没有选择魏延的这个计划,此后不管是蜀军还是魏军,都没有成功从子午谷走出来的先例,所以王舍虽然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刻意加强对子午谷的巡查,但王舍自己也不一定就真得能断定魏军会从子午谷进军的。
而现在魏军真得从子午谷杀出来,乐城守军的诸将士皆是一片愕然,同时对王舍也是赞叹不已,王监军真是料事如神啊!
本来乐城的将领之中,有些人还是对王舍不服气的,因为论资历的话,王舍未必在他们的上面,但姜维却对王舍极为信任,对他委以重任,成为了乐城防御的一把手,这自然让那些资历深的偏将副将们有所不满,认为王舍担不起如此重要的职责来。
但这一次魏军从子午谷杀出来,王舍预判的非常准确,自然也就让蜀军诸将是心服口服,五体投地,以前的各种不服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
不过王舍并未对自己的预判准确而沾沾自喜,自己的预测就算是对了又当如何,魏军还是从子午谷杀进了汉中。
如果蜀军真得能在子午谷的出口午口一带驻守一支兵马的话,魏军又能焉能轻易地走出子午谷?
这支兵马甚至都不需要太多的人马,魏军就算能从子午谷通行,但险峻的山路也必然令其是人困马乏,兵疲将衰,蜀军只需要守在午口的险要之处,不敢说一定就能将魏军给全歼了,但至少也能保证他们无法走出子午谷。
但令人遗憾的是,蜀军采用的是放弃外围,坚守要塞的策略,如此一来,魏军不管走什么谷道,都是如入无人之境,很轻松地就踏足于汉中境内了,没有了外围的防御关隘,魏国本该是最为艰难的行程也变得异乎寻常的顺利了。
这时候,王舍内心之中不禁对姜维敛兵聚谷的计划产生了那么一丝丝的怀疑,这样的防御战略真的是最佳选择吗?
不过王舍很快就放弃了这种质疑,自己虽然读过几年的兵书,但论真正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水平,他和久经善战的大将军姜维完全不是在一个层次上,有着天壤之别。
姜维制定的敛兵聚谷计划,那肯定是经过了姜维的深思熟虑的,不可能是姜维心血来潮的冲动之举,不管有什么缺点和弊端,姜维也肯定早就想好了,所以王舍根本就不必去质疑姜维的这个计划是对还是错,王舍现在需要做的,也只有认真地去执行姜维的防御方案,做好乐城的防守。
而且王舍就算是有些质疑,但他也不可能擅自去改变姜维的计划,如果按照姜维的计划去打,打输了,吃了败仗,王舍是没有责任的,而王舍如果擅自行动导致失败,那却是要掉脑袋的,这个责任,是他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4/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