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9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5/1023


所以在子午谷埋伏的事,王舍也就想想罢了,而且现在魏军已经打到黄金赤阪了,距离乐城也只是很短的路程,很快就会兵临城下,王舍的当务之急自然是想办法抵御魏军的进攻,而不是胡思乱想别的。
王舍当然也清楚此事的轻重缓急,他在黄金一带设下巡哨,也就是为了给乐城示警用的,现在王舍掌握了魏军的动向,对于乐城的防御而言,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否则的话,魏军兵临城下了,才后知后觉,仓促应战,又如何能保证乐城的防御质量?
王舍自从担任了乐城的守将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地主持着乐城的防务,原本乐城的城墙是夯土而成的,这样的城墙自然是无法抵御魏军的投石车的,所以姜维要求王舍以及蒋斌、傅佥,要在乐城、汉城、阳平关这些城池关隘的城墙外面,用砖石进行砌筑,修建更为坚固的城墙,用来抵御投石车的攻击。
投石车和城墙的关系,也就是矛和盾的关系,矛的锐利等级提升了,自然盾的坚固等级也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提升,否则的话,盾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魏军投石车的攻击能力比之前所应用的投石车要提升了数倍,普通的夯土城墙已经无法再适应新的战争需求了,所以对城墙的改造升级也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想要升级改造南郑这类比较大的城池,需要的人力物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姜维选择了相对而言比较小一些的城池汉城和乐城和做为汉中防御要塞。
汉城原名沔阳,乐城原名成固,是汉中两个不并太大的县城,方圆皆是四里,也就是说这两座城池都是东南西北各一里城墙的小城。
城池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好处,大城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而小城则是要防御上面要占优势,可以花费不大的代价,将城池改建为要塞似的堡垒,只需要一定数量的兵马就可以守得住。
姜维不但要求汉乐二城重修城墙,而且修筑的城墙厚度和高度都是有一定要求的,由于原本的夯土墙也不会拆除,而是里面进行了加固,城墙在厚度上面几乎提高了一倍,高度也相应地提高了至少五尺,这样汉乐二城的防御能力将会大幅度地进行提升,完全有对抗魏军投石车的能力。
汉城临近定军山,乐城背倚兴势山,可以比较方便地就近采石,亦可以挖土烧砖,在修筑城墙的原材料上,还有具有一些优势,否则以蜀军目前的运输能力,如此大规模的石料开采,运输本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所在。
南郑被放弃,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因为从各方面的条件来讲,南郑也确定很难打造成为防御要塞。
一个方十二里的城池,想要全面升级城墙,困难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南郑城大,一万人的防守兵力对于汉城乐城是足够了,但对南郑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姜维也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去守南郑,所以自始至终,南郑都没有被姜维列入到汉中防御体系之中来。
第2362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原本成固只是一座小县城,和汉中的其他县城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它的位置在南郑以东,距离南郑这座郡城不远,而且成固向东有黄金赤阪兴势这样重要的外围要塞,所以成固原先也只是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城而已,并没有多少的军事价值。
但随着姜维敛兵聚谷计划的实施,更名为乐城的成固重要性立刻是突显出来了,它将会被打造成汉中东部最大的要塞堡垒和防御中心,弃守南郑黄金等城之后,乐城也将会成为汉中东部唯一的防御支点。
王舍当然清楚自己的职责何其的重大,守住乐城,就等于是守住了一半的汉中,容不得半点有失。
姜维的计划实施之后,汉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资源都开始向汉城和乐城倾斜,阳关平本身就是一座关隘,并不需要新建,所以阳平关驻兵虽然最多,但资源消耗相对来说却是比较少的,汉中地区的八成以上的人力物力资源,都集中到了汉乐二城这边。
加固城墙固然是一方面,为了提高乐城的防御能力,乐城还修筑了瓮城和马面,在城墙上新建了箭塔和专门防御石弹的牛皮幕,在城下,则挖出了很深的护城壕,安装了不少的拒马和鹿角。
反正魏军这几年也没有对汉中发起进攻,蜀军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备战,而王舍更是一刻都未曾懈怠,只要有时间,他就会狠抓乐城防御建设,那怕是只提高一点,对于乐城的防御都是有着莫大的好处的。
除了提升城池的防御能力之外,粮草的储备同样是重中之重,姜维的这个敛兵聚谷计划,就是铁了心地要准备和魏军打持久战的。
甚至姜维要求汉城乐城必须要做好长期围困的打算,所以粮草的储备是极为重要的,否则被魏军围城数月,城内粮草耗尽,再顽强的军队也会陷入崩溃的。
按照姜维的要求,汉城和乐城,必须要保证军队和平民至少两年的粮草供给,这场战争说到底,就是一场消耗战,谁能坚持到最后,谁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所以姜维对汉中防御时间的要求,最低两年起,蜀军这边占据着天时地利的优势,只要能将坚壁清野的政策一直贯彻执行下去,战事拖得越久,对魏军越为不利,艰难的粮道将会成为魏军最大的瓶颈所在。
姜维自己经历过这种困境,自然清楚魏军所将要面对的困难,所以只要能坚持两年之久,打垮魏军根本就不是问题,那怕魏军派来的军队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的。
人多就意味着粮草消耗越大,魏军崩溃地只能是更快。
这场战争,终究还是一场持久战消耗战,谁能坚持到最后,谁便是最终的胜利者。
所以,对于蜀军来说,必须要准备的充分再充分才行,毕竟他们是防御的一方,并不知道魏军的进攻何时会来临,只有最为充分的准备才能应付这一切。
尤其是粮草,那绝对是重中之重的,姜维要求各大要塞必须要囤积可度支两年的粮草,随时消耗随时补充,每座要塞的仓库之内,必须要保证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库存短缺的现象。
王舍当然对姜维的这道命令极为的重视,但汉中本身人口就少,粮赋的收入根本就无法满足大军所需,从诸葛亮时代起,解决汉中驻军的粮草问题,就一直是采用屯田之法。
尽管屯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蜀军的粮饷问题,但如果不从蜀中运粮过来的话,汉中粮草的缺口依然会很大。
但姜维这次的敛兵聚谷计划,对粮草储备的要求更高了,以前汉中驻军最多也就能是维持着半年左右的粮草库存,而现在姜维要求将这个期限提高到两年,这对蜀军原本脆弱的运输线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还好魏军没有过早来进攻,给了蜀军充足的时间来完成粮草的筹备,直到半年之前,乐城所需的两年储备粮才全部到库,这也让王舍是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抢在魏军打来之前完成了姜维的任务。
其他的任务王舍完成的都比较顺利,唯独这个存贮粮草的任务,着实让王舍有些着急,毕竟不管是修筑城墙还是操练兵马,这些任务都是能由王舍亲自来操办,只要王舍自己能下功夫监督管理,这些任务圆满完成就没有什么困难。
唯独这个筹备粮草的任务,却是王舍急也急不来的,毕竟乐城所需的粮草大部都由蜀中来供给的,蜀中的粮草能不能及时地运过来,那就是王舍能力之外的事了,王舍鞭长莫及,心忧如焚却无可奈何。
蜀中的粮草运往汉中,需要走剑阁、白水、阳平关,这同样是一条堪比秦岭谷道一样险峻的道路,尽管是在蜀国的境内,不用担心遭受到敌人的袭击,但路途的艰险依然让粮草的转运变得十分的困难。
最终蜀国花费了两年半的时间才算是将汉中前线所需的储备粮草全部运抵汉中,汉城、乐城和阳平关,都已经存贮到了两年左右的粮草。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还真是这个理,自从乐城的粮仓充盈之后,王舍的心里也就变得踏实多了,这些粮草是蜀军坚守乐城的保障,一旦乐城被魏军所围困,那么一粒粮草也不可能再从外面运进来,如果粮草不足的话,蜀军真的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乐城的粮库,大部分是设在地下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魏军的火攻,魏军猛油火弹的威力,已经在对吴国作战时显露过了。
乐城城池不大,东西和南北的宽度皆只有一里,完全是在魏军投石车的火力覆盖之下,所以乐城城内的建筑,也基本上是以砖石为主的,几乎不用木头,而粮库也全都建在地下,目的只有一个,防范魏军的火攻。
魏军的猛油火弹就算是再厉害,只要城内没有引火之物,这火攻之策还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第2363章
底线
魏军投石车在历次战役之中展现出来的强大破坏力举世皆惊,尤其是西陵之战中,魏军硬是使用猛油火弹强行突破了西陵城坚固的城防,让许多人惊呼,投石车完全地改变了战争的格局。
投石车算不上什么稀罕玩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出了投石机,只不过当时的投石车比较简陋而已,汉末刘晔在官渡之战时,改进了发石机,取名叫做霹雳车,提高了命中率,破坏了袁绍的楼橹,显示出了投石机的威力来。
不过在攻城作战时,各国虽然皆有配备投石机,但并不曾大量的采用,攻城作战,依旧还是使用云梯冲车这些常规武器,使用的战术也是以蚁附攻城为主。
之所以投石机没什么市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投石机过于笨重,运输不变,而且投石机造得越大,越需要大量的拽手来操作,往往寻常一辆投石机,得上百人来操作,部署几十辆投石机的话,就需要几千人的拽手,如此规模的队伍来操作投石机,似乎有些大材小用。
所以一直以来,投石机最多也就是在战场上打打辅助,并不会成为攻城战的主力,更不会成为决定性的力量。
而曹亮所发明的投石车,却根本性地改变了这个问题,现在魏军所使用的投石车是采用一种特殊的配重装置,不再需要大量的拽手就可以操作投石车,一辆投石车最多也只需要十来个人就可以操作了,这样便大大地减轻了人力方面的负担。
而投石车也可以做得更大更强,比如魏国在灭吴之战中,就曾经使用过高达十丈的巨型投石车,所抛射出来的石弹,可以直抵打过长江岸去。
配重式投石车的发明,使得投石车的攻击力没有了上限,只要将投石车做得更大,威力就会更强,试想一下,如果一块重达数百斤的石头从天而降的话,那威力将会是何等的惊人。
还好蜀地险峻多山道路不便,魏军无法将灭吴之战中使用的投石车运到汉中来,否则的话,那肯定是灭顶之灾了。
但投石车的另一个功能则是它不光能投掷石弹,而且能投掷火弹,那猛油火弹如果像暴雨一样袭来的话,整个城池都会沦为一片火海。
王舍他们虽然没有见过猛油火弹的威力,但蜀军在西陵前线获得的情报,也会通过邸报向蜀国各地的驻军进行传达,所以王舍还是可以了解到魏军投石车的一些真实状况的。
新建的乐城,则完全是针对魏军投石车而设计的,加厚加固的城墙,可以抵御得住投石车的攻击,而城中砖石砌筑的房屋建筑,完全是出于防火的需要,在乐城城中,很少看到木制的建筑,更别说茅草屋了,容易引火的东西,全部都被弃用了。
而且王舍在乐城的地下,挖出了许多的地道,一为贮粮,二为屯兵,一旦魏军全方面地使用猛油火弹进行攻击的话,乐城的军民便可以全部转移到地道之内,隐蔽起来。
这个地道的设计方案,也是姜维提出来的,西陵之战后,姜维亲眼目睹了魏军投石车的威力,才特意地给汉中诸军下令,让他们挖好地道,以躲避猛油火弹的打击。
而且各城之中的粮草,也必须全部由地面转移到地下,粮草可以守军的命脉,如果只是囤积在城内的仓库之中,魏军只要使用猛油火弹,那些粮草必定是颗粒无存。
而转移到地下之后,那怕魏军的火力再猛,也无法烧到地下的,保护了粮草,也就给蜀军的坚守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这次的对手,要比以往的时候更强大更厉害,姜维要求汉中各城的守将,提高认识,做最坏的打算,坚定信心,强化防御,誓死守卫汉中,拒敌于城下。
王舍责任在肩,自然是不敢有半分的懈怠,一丝不苟地按照姜维的命令行事,将乐城城内的木制房和茅草屋,一律拆除,消除隐患,所有新建的房屋和建筑,不是采用夯土窑洞的设计就是全砖石砌筑的,城内的所有道路上,都铺上了厚达数寸的沙子,紧急的时候,可以扬沙来灭火。
至少水源,更是极为重视的,王舍在城内连打十几口的深井,除了保证乐城军民的饮水生活之外,还储备了大量的水来准备灭火。
至于地道,就算是姜维没有交待之前,王舍也已经开始实施了,毕竟将那些粮草储存在地下才是最为安全的,姜维下令修筑地道之后,王舍又组织人力新挖了不少的地道,除了粮草物资的存贮之外,就连乐城的军民,都有了紧急避难场所。
其实在魏军攻进来之前,乐城的防御就已经全部完善了,这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城池既高且厚,防御设施齐备,守军士卒也是训练有素。
按理说,王舍此刻应当是信心十足才是,但听闻到魏军打到了黄金赤阪之后,王舍的心中掠过了一丝的隐忧。
是啊,再充分的准备,面对未知的战争,王舍心中还是有些没底的,上一次的魏国伐蜀,是发生在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的王舍,还是一名军侯,位卑职微,那怕是在战斗的时候,他也只需听从上司的安排即可。
但现在不同了,他独自一人领军镇守乐城,他一个人的决定将会决定乐城的前途命运,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王舍此刻的心情,无异是紧张凝重的。
他眺望着黄金赤阪的方向,此刻还看不到有什么异常,只有巍巍的群山矗立着。
但他知道,很快魏军的兵马大潮就会汹涌而至,这一场大战已经是势不可免了。
王舍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地让自己镇定下来,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慌,如果连主将都慌了,那么手下的那些兵将只会更慌,不管怎样,王舍已经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守乐城的,人在城在,人亡城亡,他没有任何的退路,乐城的防线,就是他最后的底线!
第2364章

魏军杀来的很快,当王舍接到黄金赤阪失陷的消息不过才两三个时辰,也就是夕阳西下之际,乐城的东面就可以看到魏军招展的旌旗了,踏着飞扬的尘土,魏军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乐城开来。
王舍从城头上望了过去,这支魏军只有少量的战马,大部分的是步兵,显然这是一支步兵营组成的队伍,但仅仅只是步兵队伍,行进速度如此之快,几个时辰之内就能从赤阪杀到乐城来,这速度比骑兵也是不遑多让的。
从赤阪到乐城,少说也有六七十里的路程,正常的情况下,魏军会在明天早上或者是更晚的时间抵达乐城,但没有想到太阳还没有落山呢,魏军就已经杀到了,确实有些让王舍感到意外。
一般的情况下,步兵行军,每日四五十里是正常的速度,这样就可以保证步兵有充足的体力来应付战斗,否则的话,光赶路就已经累个半死了,如果在半路上和敌人遭遇的话,那岂不是连最起码的战斗力都没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5/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