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1161


“那咱们午后就去见斋长。”
“咱们空着手去?”章越问道。
“难不成呢?”郭林一脸茫然。
章越摇了摇头道:“我先出门一趟。”
午后,章越和郭林提着一竹篮芝麻胡饼悄悄来到斋长的斋舍。
“早该来拜见斋长了,些许点心不成敬意。”章越言道。
斋长见此笑了笑,安排人佣书对他不过是举手之劳,一篮子芝麻胡饼也不值几个钱。但他喜欢别人这态度。
“吃点心了没?”斋长问道。
“吃了。”郭林赶忙答道。
章越则道:“还没。”
“那客气什么,一起坐下吃些。”当即斋长将章越带来的胡饼给同寝几人。自己与章越二人人手一张,郭林欲推辞,斋长则将胡饼强塞他的手里。
斋长一脚翘在塌上,一脚则踢踏着鞋子,边啃着饼子边道:“你就是章家三郎君?”
章越点了点头。
斋长道:“我识得你家二郎君,他才学了得。你才学虽不如他,但人倒是不错!”
章越心底一凛道:“斋长抬举了,以后还请斋长照看则个。”
斋长三口两口将烧饼吃完,双手一拍不少芝麻落在地上。他也不在意淡淡地道:“好说,也不与你客气,但我们几个喜欢吃花糕,下次记得。”
章越,郭林正要走出门。
“慢着!”
斋长喊出二人道:“我与你一起去看看。”
誊录所就藏书楼旁。
斋长,章越,郭林开门进入后,但见屋内早坐着两人。
一人正拿着刀子对着几个木块雕字,一人正摆弄模具。他们抬头看见章越,郭林二人身上穿着襴衫,又看见斋长在身后。他们忙是起身先问询道:“见过斋长。”
斋长道:“还不通禀?”
二人道:“见过两位官人,小人陈忠(陈和)是官学刻书匠。”
说话间,章越已走近这名叫陈忠的匠人问道:“你是刻书匠?你竟会活字印刷?”
真是新鲜,传说中宋朝的活字印刷,却第一次给自己见着了。
陈忠不知章越为何对手中此物如此新鲜,不由道:“这位官人,你说什么活字印刷?”
章越道:“那这是?”
陈忠笑道:“咱们建阳称此为活版,与官人平日见惯的版印有所不同。小人无事做,闲来也是试一试。”
“那试得如何?”
见对方一脸兴趣,陈忠摇了摇头面露苦涩道:“难啊,小人也是听闻杭州书坊已用胶泥作活版字,说得如何玄乎如何玄乎,但这胶泥如何烧制的却是不知,故而小人想到用木头来刻字可是……”
说到这里陈忠又摇了摇头。
章越见此微微一笑:“是用这木字刻印刻的不好吧。”
“官人说得是,莫非官人晓得这活版字?”
斋长也是诧异道:“是啊,莫非二郎也懂得版印?”
章越笑了笑道:“略知一二。”
章越看向二人道:“你们是兄弟?”
“正是。”
章越道:“我们二人是来佣书的,以后要多打搅了。”
“官人客气了,此话不敢当。”二人同时行礼。
斋长不知章越作何名堂。
但见章越道:“你们以木刻字为活版,但木的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低不平,兼与墨药相粘如何能齐。我听闻以胶泥为活版的匠人名为毕升,先以木作字不成,后才改为胶泥的。”
听了章越的话,两名匠人都是佩服不已,陈忠然后道:“原来如此,果真是秀才公,早知听你一番话,我们也不用白费这么多功夫使这活版木字了。”
那倒未必。
章越面上笑了笑道:“不值一提。杭州的胶泥活版如何我是不知,但是以泥制字易碎易化,若没有特别之法,恐怕不易存放。”
“高见,高见。”这两兄弟对章越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斋长也对章越露出刮目相看的神色。
“斋长,他们方才说无事作,难道县学里没有书印么?”
斋长叹道:“实不相瞒,咱们县学制版的人只有他们二人,雕一卷书费时良久,故而县里版印都宁可跑到建阳。”
章越道:“我听说建阳永忠里,崇化里的刻坊,官私皆有,大至数百人,小至数人的刻坊有上百家是么?”
两位匠人笑了笑道:“是啊,咱们建阳的监本可与蜀本,浙本齐名,咱们兄弟二人都是建阳人士,且世代雕书的,是斋长聘咱们二人至浦城来的。”
章越向斋长道:“这么说官学书坊是斋长的?”
斋长点点头道:“县学刻坊入不敷出,故我问官府扑买来的,但至今入不敷出,就当买这身襴衫了。”
章越恍然,原来斋长是靠这样手段进县学的。
宋朝非常流行扑买。
也就是官府的产业自己经营不下去,就给民间承包。民间以承诺多少多少年多少多少收益如此交给官府,然后自己经营。
章越道:“若我有书请你们印,要作何办法?”
斋长没有说话,陈忠则道:“咱们兄弟整日闲着,当然也想找些事作。若是官人有意,一版一百钱就好了,但版刻和油墨不知是你自己出还是我们出?”
章越没有立即答允。
斋长又道:“若是你嫌贵,八十钱也好啊。他们兄弟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几个月没开张了。”
章越点点头,当即道:“斋长,两位,若要作木活字,不可用酸枣木,梨木这些平日作雕版之木,得该用枣木或胡杨木方可,砍下后还要烘干。”
章越倒是不介意,这些知识让人学去,因为这都是很简单的工艺,别人要仿制抄袭是很容易的。
清朝乾隆用枣木制木活字刻印御书,当然也不是说枣木没有膨胀易变形的缺点,但较一般的木头更适合作木活字。
这都是实践几百年的经验,民间雕匠研究哪种哪种木头更适合木活字所总结出的。但对章越而言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陈家兄弟对视一眼,都在揣摩章越的话。
斋长问道:“此法可行?”
陈家兄弟道:“试过才知。”
斋长看向章越笑道:“我没看错你,果真是个利索人。若此法可行,你刻书的油墨刻版钱我都替你出了,以后卷印钱也可不用给。”
县学每月私试,每岁公试,考试所用的卷子都是县学书坊刊印,每次考试都要交一笔卷印钱。虽然不多,但一年也能省下近一贯的钱。
“斋长此言当真,我欲印的书可是不薄哦。”
斋长想了想笑道:“既是应承了你,就没有食言的道理。”
章越大笑道:“斋长方是爽利人,与你相交真是快意。”
二人都是大笑。
数日后,陈家兄弟已将木活字试制成功,果真比原先的木活字耐用许多。
而章越也是将赴刊印之书写好。
这份是近年来的‘程文’。
宋朝的程文指得是程式文章,也就是考官出一个题目,下面自写了篇文章,让学生仿着这文章去写。这篇考官所作的文章,就是程文。
但明清时的程文,却指得是科举及第者在考场所作的文章。
北宋时进士科还没有这个概念,科举也是一个探索的阶段,从一开始的人自为学,各尚文辞,到后来的文章尚华藻而无经术。没错,这句话批评的就是章越浦城老乡杨亿所创的‘西昆体’。
到了如今进士科考试,文风以‘太学体’为主。太学体可谓是专供科举,而创造了一等文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