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4/1447


尤其是对于战舰而言,船只本身的庞大重量,再加上大口径舰炮的庞大重量,这些都对船只的承重材料提出了新的挑战。
尤其是承载甲板的横梁以及枕梁、支撑柱这些主要的承重结构。
同时你还不能一味的堆砌材料,因为这样会导致重量的增加。
如此在控制一定重量的前期下,尽可能的加强承重结构以及船肋骨的强度,这就是当代造船技术人员们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大楚帝国海军舰政部下属造船司的想法就是,使用比木材更强的软钢来制作这些承重结构。
这还是从陆军的炮架上得到的灵感!
在统一战争早期,其实大楚帝国陆军的各式野战炮所采用的炮架,都是木制的,到后来才逐步替换为铁制炮架。
尽管铁比木头要更加沉重,但是钢铁所带来的更好的强度,也能够减少炮架各零部件的尺寸,继而达到减重的效果。
到如今,大楚帝国陆军的所有火炮的炮架,包括车轮都是清一色的铁制,已经是看不见木制炮架的身影了,并且新式火炮采用的铁炮架,基本都是采用熟铁所制。
而随着材料技术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大冶钢铁公司在铁碳合金的持续研发,已经能够生产出来质量相当不错,并且可以锻造加工的熟铁,而且还采用这种熟铁用于生产大型的铁铸件。
这里头的关键是批量生产各种熟铁,也就是含碳量非常低的钢,其特性比较软,可以用来锻造加工各种铁制品
但是在大冶钢铁公司获得技术突破之前,大楚帝国的各大钢铁公司或其他机械厂,基本没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熟铁的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不是不能生产,而是产量非常有限,而且也很难一次性获得大量原料并进行加工为大型铁铸件。
产量很低,成本也高,因此熟铁在这之前基本只用于冷兵器、盔甲以及小件铁制品上。
哪怕不考虑成本和产量,也很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大型的熟铁铸件。
一直到今年上半年,大冶钢铁公司那边获得了技术突破,他们经过持续十几年的研发,尤其是得到了理工学院以及其他相关研发机构的大力协助后,成功的搞出来了一种全新的炼钢法。
也就是搅练法,这个办法其实还是在传统的炒钢工艺里进行进一步深挖研发,但是引入了现代的科学化学方面的体系,而当化学方面得到一定突破,明确了铁料中所含有的各类杂质元素以及比例后,那么就能针对性的设计出各种生产工艺来进行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大冶搅练法就是如此,原理很简单的,就是直接把火焰吹进炉子里,然后经过反射后加热生铁,同时炉底采用铁的氧化物堆砌。
这种情况下,生铁内含有的氧化物,比如碳就能够和氧气直接接触并燃烧,进而达到降低碳含量的效果,顺带还能把磷也去掉,同时还能加大炉温,使得炉温达到一千四百摄氏度。
尽管这个温度,还无法让融化纯铁,但是比以往的一千二百度依旧有了质的提升。
一千四百度下,生铁的碳大量减少,进而变成为浆湖状,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搅拌作业,使得碳进一步减少,并去除杂质。
最后,就能够得到含碳量非常低的熟铁,然后再经过锻打加工后去除氧化物杂质,就能够作为原材料使用,加工成各种熟铁制品了。
而且还因为掌握了现代的化学知识,知道钢材的强度和含碳量息息相关,因此后续对熟铁进行加工的时候,还能相应添加一定比例的碳元素,以提高材料的硬度。
比如锻造盔甲的时候,就是用熟铁进行锻造,然后在锻造的过程里适当添加碳元素,以便盔甲成型的时候硬度变高,如此也就能够让楚军获得防御能力更好,重量更轻的钢制板甲了。
工业化量产熟铁,这是大楚帝国冶炼工业,甚至是帝国整个工业体系最近十几年最大的技术突破,为此罗志学还特地召见并封赏有关技术人员呢。
当有了大量出现的熟铁后,大楚帝国的熟铁制品开始大量出现,不仅仅是在冷兵器以及盔甲上使用,更重要的还是开始广泛应用在各机械行业。
机械行业才是当代最急需各种钢铁制品,尤其是可塑性,可加工的熟铁制品的行业,而以前的熟铁产量太低,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很多机械设备,其实都还在使用木材,或者干脆是生铁浇铸而成。
当工业界那边率先开始大规模使用熟铁后,海军这边自然也开始琢磨着使用熟铁来建造船只的承重结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为此还把报告打到了罗志学这边来,说是想要搞几艘试验舰!
然而试验舰这东西是要花钱的,海军为什么要把这份报告递交到罗志学这边来,还不是为了想要从罗志学这边弄点专项经费……
如果不是为了想要申请经费,这种技术细节的事情根本不用捅到罗志学这边来,甚至连海军大老也不会太关注,一般都是海军舰政部以及海军军械部那边就自行决定了。
但是吧,海军的不少人都知道自家陛下比较关注一些技术问题,尤其是和新材料,新加工方式等有关系的技术问题。
不少海军将领可是清楚的知道,自家陛下基本上很少外出视察,但是有一半的视察都是前往各科研机构视察各类技术创新和突破。
蒸汽机,钢铁研究这些东西自家陛下最为关注,因为罗志学关注的多,这搞的很多臣子不管愿不愿意,都会去了解并解除这些东西,然后投其所好……
这一次海军的想法就是,借着新技术的研究名头吸引罗志学的注意,一旦罗志学心情好了,随便一张口,海军说不准就能够多出来几十万楚元的造舰经费呢。
实际上和海军将领们猜测的一样,罗志学看到海军的这份报告后很有兴趣,当天就召集了几个相关的人员讨论了相关的技术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4/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