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3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5/1447


三天后,罗志学又召见了工业部以及海军相关的人员,主要是听取专业的技术官员对行业的技术发展的情况,以及把钢铁这种材料大量使用在船只上的可行性。
罗志学知道铁肋木壳船是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问题是他担心以目前大楚帝国的工业技术能力能不能搞出来。
召见这些人员开会,就是为了了解技术水平。
而根据会议上所得知的结果来看,还是比较乐观的。
工业部方面的技术官员认为,大冶钢铁公司大规模所生产的熟铁性能优秀,经过后续的锻造加工后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完全可以代替木材作为船只的承重零部件使用。
其实这都不用讨论,因为在造船业之前,工业界就已经开始在机械行业里大规模使用熟铁为原料生产各类铁制品了。
而一些大型设备所需要的铁制零部件也是非常大的,比如大型吊装设备里所需要的零部件,那可大的很。
简而言之,以大楚帝国目前的技术能力,足以为造船业提供各类铁制零部件。
只不过产量会是一个问题,因为造船所用到的一些熟铁零部件往往都非常庞大,这种大型铁制品的生产加工都是非常麻烦的,目前来说大楚帝国还缺乏大规模生产这种大型零部件的量产能力。
只能是小打小闹生产一些用于特定行业,主要是大型机械设备所用的零件。
这产量低,就意味着数量不足,而且还会拉高价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但是价格,却是铁料相对于木料非常重要的一个优势。
建造战舰所用的大量木料,尤其是那些主要承重零部件所用的木料,价格可是非常昂贵的。
要建造一艘战列舰,需要用到上千棵树的木料,这上千棵树指的可不是普通树木,都是一些特定种类的树木,并且对粗细以及高度都有着要求。
而一些关键部分所用到的木料,更是需要一些顶级木材,任何东西到了一定极限后,往往就非常贵……
木制战舰时代里,木材的成本也是一艘战舰的主要成本,而对于大楚帝国的这种初步工业化国家而言,战舰的建造成本里,木料是大头,相对来说火炮反而是小头。
毕竟对于大楚帝国而言,只要没啥原料限制,能够利用机械设备大批量生产的东西,那么生产成本基本都贵不到那里去。
但是很不幸,木材这东西,加工不是问题……问题是木料本身就贵!
大楚帝帝国为了建造各种战舰,可是满世界砍伐以及外购各种适合的木材,甚至都专门跑到广西甚至云贵的地区去寻找并砍伐上好的木材,又从南洋各地广泛进口各种上好的木材。
即便如此,其实也是问题多多,因为难以获得橡木这种优良木材,大楚帝国只能用其他次一等的树木,这造出来的战舰多少性能会有所影响。
其次是就算你获得了大量的顶级上好的木材,那么也需要漫长的时间进行等待,比如橡木砍伐后,要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放置十几年,然后才能够成为合格的建造战舰所用的木材。
而大楚帝国成立才一共也才十几年呢,至于前明时期,人家根本就不玩海军,可没储备大量木材的习惯。
所以大楚帝国大规模造舰的时候,所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缺乏大量的合格木材,准确的说是晾干后的木材……并且极度缺乏盖伦船型的船肋木材,这玩意需要天然带有一定弯曲的木材才行,而自然界哪有这么多适合并且也足够树龄,同时树种还适合造船的天然弯木啊……
大航海时代里有些国家为了得到适合的船肋木材,在种植造船木材的时候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让木材生产的时候就带有一定的弯曲角度。
光靠大自然,那么这么多天然弯木啊!
历史上清末时期,大清王朝发起洋务运动在建造西式船只的过程里,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因为过去几十上百年没有专门培育这种造船木材,以至于国内根本找不到多少船肋木材,而进口也很难进口到。
最后清末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清末时期的福建船政局直接跳过木船肋阶段,学习西方列强造铁肋木壳船,如此才有了1877年建成的‘威远号铁肋木壳舰’。
这船之所以能出现,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满清王朝严重缺乏船肋木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自己没有,又进口不到,怎么办?难道要死磕,自己种一大片造船木材,等几十年后再造船?这自然是不可能的,既然船肋木材没有,那就用铁肋呗。
此路不通就绕路!
而对于当代的大楚帝国而言,也面临着同样的为,没有建造西方船型传统的华夏大地,根本就找不到这么多适合的船肋木材,前些年还能靠着全国到处搜刮,派人去各种深山老林里寻找并砍伐,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依旧出现了不够用的情况。
但是战舰以及众多商船的建造不能拖啊,所以大楚帝国方面都是采用一些取巧的办法。
比如橡木没有,柚木不够,那就使用松木、杉木这些不咋地的木材。
没有自然晾干的大量木材,那么就采用人工烘干的方式进行快速烘干,以缩短烘干过程。
没有天然船肋,那就对已经初步成型的树木进行强力的人工干预,以求在短短几年里就让树木形成一定的弯曲角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5/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