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9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8/1986


吐蕃人绕城凶狠的叫嚣了一天,也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唬住人。
城外的帐篷当中,齐勒布再次将人都召集了起来,打算集思广益,让大家出出主意怎么才能攻入姑臧。
嗯,他们之前根本没商量过此事,一路过来没怎么遇到像样的抵抗,让吐蕃人从上到下都出现了一种错觉,只要大军一到,吓也把平地人给吓死了,谁也不敢抵抗这样一支前所未有的大军。
实际上,此时吐蕃人的主力大军才六万多人,放在中原真不算什么,只不过吐蕃人都是骑兵,确便也不容忽视罢了。
要知道李破继续多年,骑兵的数量差不多也就是这么个样子。
游牧民族让中原王朝头疼的先天优势也正在于此,你苦心培育战马,人家生下来就和马在一起,你说糟心不糟心?
……………………
吐蕃人注定商量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只要城里的人打定主意守城不出,强攻就是唯一的选择。
这个时候已经来到了大唐元贞三年七月末,西北进入秋末冬初季节,差不多再有一个月,冬天就会显现出它的威力,神明来了都不好使。
……………………
而姑臧城中,范文进率人走上城头,观看了一下吐蕃人的大营。
看着密密麻麻铺满了城下的吐蕃人大军,范文进有点眼晕,很是担心城池不保,可他早已历练了出来,就算害怕也要藏在心底,不然的话,以西北的风气,说不定有人便会在心底叨咕一声,彼可取而代之什么的。
庞玉就比他有信心的多,看众人多有惊色,心里还赞了一声,范总管胆气不小,面对大军围城还能这么镇定自若,比其他人可要强的多了。
“别看吐蕃崽子来了不少,没有步军跟随,想就这么爬到城上来可不容易,俺看他们也没什么攻城的准备,到远处去砍伐树木,制作攻城器具就得好几天。”
凉州的官佐们并非草包,他们拿上刀,骑上马多数都能冲杀一番,只不过城下的吐蕃人有点多,人喊马嘶间,一些彪悍的吐蕃人绕城而走,不住挑衅,让人有些心惊罢了。
听庞玉这么一说,大家也不愿落了胆气,顿时都哈哈大笑了起来,氛围还不错,起码没人提议开城投降,让范文进稍稍放心了些……
===第1175章喜剧===
吐蕃人开始攻城了。
吐蕃大军的浮躁已经不止是在他们的心态上,而是在战争中全方位的表现了出来。
只是匆匆的制作了一些以供攀爬的梯子,便蜂拥来到城下,想要靠着这些东西攻入姑臧坚城。
他们先是驱赶几千个从半路上捉到的各族奴隶上前,估计是想要先试试守军的意志。
一蓬蓬箭雨从姑臧城头升起,然后带着锐啸落了下来,缺乏必要的防护的奴隶们像麦子一样纷纷惨叫着倒地,能去到城墙之下的寥寥无几。
被吓破胆的人转头就跑,却被吐蕃人毫不犹豫的砍杀在阵前。
几千人的攻势在短短的时间内便结束了,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倒在城下,更像是吐蕃人开了一个用鲜血和人命来标注的玩笑。
吐蕃人恼怒的咒骂着,又开始驱赶附从们攻城。
附从们战战兢兢的上前,他们比奴隶多出来的是一些盾牌,伤亡没有奴隶那么重大,顶着不停落下的箭矢,第一波附从终于来到了城墙之下,将长短不一,好像随时都能散架的梯子搭在城墙之上。
吐蕃人看到了希望,于是一群群的从阵中骑马冲了出来,在城下展示了一下他们骑射的本事,向城上射出些箭矢,更多的则是大小不一的石块,以掩护附从们的攻势。
显然他们并没有任何攻打姑臧这样的大城的经验,如果河南的将军们在这里,就会很清楚的告诉他们,别说六万多人只要守军意志坚定,准备充足,人数就算再多一倍,攻城器具再精良一些,也是徒劳。
更何况吐蕃人还都是骑兵,吐蕃人此时的行为比当年突厥人攻打马邑还要愚蠢的多的多。
不过这也可以原谅,毕竟吐蕃人封闭已久,头一次出来见见世面,犯下什么样的错误都可以理解。
吐蕃人制作的云梯太过简陋,有些甚至够不到城头,就算长度有了,可前面没有加上挠钩,搭上城墙也会被轻易推倒,更何况还有爬到半路就散架的情况发生。
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喊杀声大作的战场上是极为残酷的地方,任何错误都可能付出血的代价,中原的人们在漫长的征伐厮杀的岁月中积累了无数的经验教训。
相比之下,吐蕃人还像一张白纸般纯净,这给姑臧攻防之战带来了无数喜剧效果,虽然当事之人谁都笑不出来
附从们很快就又败了下来,除了增加了伤亡之外,根本没有人能够爬上高高的城墙,眼见如此,守军自然士气大振。
吐蕃人则暴跳如雷,再次斩杀了些败回来的附从,却丝毫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没有停顿的就又像赶羊一样驱赶着附从继续攻城。
太阳西沉,天色昏暗了下来,吐蕃人带着愤怒和沮丧回到了他们建的乱七八糟的营地当中,开始吃起了晚饭。
吐蕃将领们再次聚集到了齐勒布玛本的帐篷之中,并很快就争吵了起来,大军连续屠城,进军太快,没有计划等等所造成的后果在此时也显露了出来。
大军上下只稍稍遇到挫折就变得焦躁无比,这种情绪在大军当中逐步蔓延,随时都有失控的可能。
追根结底,其实还是这样的远征,根本不是此时的吐蕃人能够驾驭的了的,即便是后来的蒙古人,也是在自己地盘上变得足够强壮之后,才逐步向外扩张开来。
吐蕃人吃到了攻城的苦头,一天下来伤亡八千多人,这是一个足以伤筋动骨的伤亡比例,越发的刺激到了吐蕃将领们的神经。
齐勒布再次用他的威望压制住了将领们杂乱的声音,作为吐蕃人当中比较睿智的那一个,他已经意识到这可能就是此次大军来到的最远的地方了。
可他还是心有不甘,于是晚上的时候,便让阿鲁长老做起了占卜。
吐蕃人的神明很快给出了指引,再坚持一段时间,可能就会有所转机。
作为吐蕃大军中的第一神棍,占卜给出的结果往往是人心的表象,不但齐勒布本人不甘心,阿鲁长老也不甘心。
越是有很多人守护的地方,越是财富聚集之地,这个道理阿鲁长老非常明白。
既然神明都这么说了,齐勒布放心下来,夜晚中将一个个将领叫到帐篷之中,许诺好处,安抚部下们的情绪,再带着人去巡营,鼓舞士气。
第二天派人继续制作更加牢固的攻城器具,嗯,除了爬梯也就是攻城用的撞角了,其他的吐蕃人也制作不出来。
闲着也是闲着,吐蕃人便绕城又开始向城上的人们喊话,让他们投降。
只不过刚来的时候气盛无比,各种威胁谩骂,也不管城上的人听懂听不懂,现在吃了亏,虽然打定主意一旦入城,便杀了所有敢于抵抗他们的家伙,但口头上已经软了不少,让懂得汉话的附从许诺好处。
守军在见识了吐蕃人拙劣的攻城技巧,又准备充分的情况之下自然不为所动,还不住的向城下射出冷箭来作为回答,当然了,反唇相讥也是少不了的戏码。
吐蕃人不知道,这就是战争中所谓的僵持阶段,对占据优势的一方利好,处于劣势的一方若不能扭转局面,拖下去的话只会越来越是虚弱。
这次吐蕃人准备的仔细了一些,隔了三天才又开始攻城。
攻城两日,吐蕃人伤亡无算,守军却越来越是轻松,吐蕃附从的士气一落千丈,齐勒布等吐蕃将领哪里会将吐蕃人的精锐耗损在这种消耗战当中,伤亡的都是附从。
眼见如此,跟着来捡便宜的高地人怨言四起,逃兵开始出现了,而且晚上的时候,一队巡视附从营地的吐蕃士兵消失了。
顿兵于坚城之下,各种幺蛾子开始出现。
翌日,齐勒布斩杀了两个附从首领,另外还有几十人掉了脑袋,上百人被鞭打,按照吐蕃人的习惯继续用高压手段来压制附从。
===第1176章阻击===
吐蕃人在姑臧城下顿兵十日,高地附从们爆发了一场阵前叛乱,规模不大,却把吐蕃人吓出了一身冷汗。
庞玉想要率军出城趁其混乱掩杀一番,却被范进所止,他怕吐蕃人使诈,诱使守军出城。
他想的明显有点多,错失了一次重创吐蕃大军的战机。
当然了,吐蕃人在姑臧城下没少流下鲜血,他们为所有人演示了一番游牧民族缺乏攻城手段的特点。
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只剩下四万出头的吐蕃大军对姑臧已是无能为力,齐勒布亲自率军镇压了附从的叛乱之后,顺势宣布退兵,去西海过冬。
这是吐蕃人自北来之后遇到的第一次挫败,嗯,他们还不知道那支偏师已经全军覆没,自己也处于了危险当中。
吐蕃将领们自然是垂头丧气,之前有多耀武扬威,这会就有多沮丧。
所有人都不住口的咒骂着平地人的卑劣和懦弱,只知道躲在城中施放冷箭,却从不敢跟吐蕃勇士光明正大一战。
败犬的狂吠并不能掩盖他们失败的事实。
吐蕃人离开之后,左监门卫大将军庞玉派人打探一番,知道吐蕃人撤军远去,立马也开始着急了起来。
援军至今不见踪影,吐蕃人却先走了,战后功劳也就没了一半,而且吐蕃人来至姑臧城下,凉州其他城池肯定已是凶多吉少,要是真的较真起来,大家是有过无功的样子。
于是庞玉率三千骑出姑臧,想要尽力拖慢一下吐蕃大军的步伐,要是能引得吐蕃大军回转再来攻城,那就更好不过。
吐蕃人没什么脑子,在知道后面多了条讨厌的尾巴之后,就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炸了毛。
估计齐勒布等人的脑海中还存着神明说的转机在哪里的念头,立即返身扑向庞玉所部,庞玉也不逞能,返身而走,一溜烟的跑回了姑臧城。
吐蕃人被气坏了,如果不是齐勒布严令大军不得再在这里停留,吐蕃大军估计还得攻城几天试试。
当吐蕃人远去之后,庞玉再次率人出城尾随。
之后数日当中,吐蕃人想尽了办法,什么分兵堵截,什么设伏诱敌,都无法甩脱庞玉,在这样斗智斗勇当中,吐蕃人肉眼可见的变得聪明了起来,估计如果他们能回到吐蕃国内的话,这支大军将拥有远超于同族的狡诈。
不过现在他们可想不到那么多,此时此刻,吐蕃人慢慢慌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