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470


“当然,最重要的是练兵。老臣在江南之地,肯定会作威作福,干一个奸臣该干的事儿,所以江南大族家破人亡者不在少数。殿下大可以将他们从教坊司之中拯救出来,发配给追随殿下的北军做妻子。这样一来,北军势必会对殿下忠心耿耿。”
“接着,殿下便可以以北地流民为基础,练就一支北军,他们的妻子则是来自哪些家破人亡的江南大族。”
“在此期间,老臣每月都会给殿下三十万两银子、十万石粮食用以练兵。”
“如此,坏事都是老臣做的,殿下却可以慢慢收拢人心,收拢军心。当殿下觉得,以自己的实力足以掌控江南之后,老臣便会致仕,回到封地。”
这一刻,王诩用充满期望的眼神看着朱慈烺!
他想看看朱慈烺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所以,朱慈烺的面部表情,细微动作,全都在王诩的观察范围之内,几个呼吸后,王诩就开始失望了。
如果有选择,他当然想要辅佐朱慈烺,演绎一段君臣佳话!
所以,在他看来,朱慈烺的最佳选择是公然将一切都托付给自己,并全心全意的信任自己,若是能拜自己为相父的话,那就更好了。而自己从此以后,将会用尽一切力量来中兴大明。
作为一个春秋人士,王诩觉得,自己的想法并不过分。
你拜我为相父,从此以后,将军国大政尽皆交于我一人之手,然后老夫穷尽一切的去中兴大明,这是很公平的交易。
王诩曾经翻阅史书,很是羡慕管仲和齐桓公的故事。
当时齐桓公曾经问过管仲,他说:仲父啊,我好吃懒做,不是个勤快人,估计也当不了一个勤劳的国君,这样,能不能把齐国治理好呢?
管仲说:不要慌,勤劳并不是一个国君必备的品质
齐桓公又说:仲父啊,我不仅不勤快,我还好美色,这和典籍之中说的上古圣王,完全不沾边啊
管仲说:不用担心,万事皆有老臣
齐桓公还说:仲父啊,寡人
管仲:
尽管管仲和齐桓公有仇,还曾经亲手拿着弓箭射杀他,以至于齐桓公当时不得不装死避祸,可齐桓公却在鲍叔牙的推荐之下,拜齐桓公为仲父,将齐国军政大权委托于他。
而管仲也没有辜负齐桓公的信任,在他的改革之下,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天下公认的霸主。
所以这一刻,王诩的内心是稍微有些期待的。
他希望朱慈烺能够有种一些,魄力能够大一些,然而,几个呼吸后,朱慈烺都没有做出任何答复,他还在思考。
又过了片刻时光,朱慈烺才肯定的点了点头:“如此,一切就拜托先生了。”
朱慈烺离开之后,王诩忍不住叹息一声:哎!
这年头,想要当一个力挽狂澜的大忠臣,怎么就这么难呢?
不过好在朱慈烺的选择,不是最差的。
早在面见朱慈烺之前,王诩就做出了七八十来个预案,其中最差的两种选择分别是:怒斥王诩为乱臣贼子;保持沉默,既不答应也不拒绝。
如今朱慈烺好歹还有点儿担当,直接亲口同意了此事。虽然比起他爹来,朱慈烺已经很有魄力了,但是距离王诩心中的明主,却还差了一些。
虽然王诩清楚,这其中更多的是时代的缘故,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不允许齐桓公、管仲这样的君臣出现了。可他的心情,仍旧稍微低落了片刻。
第二天。




伴随着悠扬的号角声,鼓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听到战鼓声,许多正在家里种地的国人,迅速回到家里,开始洗澡、披甲,陆续前往军营之中。
“征召令已经发出去了,如果不出意外,十日内,便可聚集十万大军,这还只是第一批动员。若有需要,第二批可以继续征召十万大军,后面还有第三批甚至是第四批!”说到这里,王诩便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