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朱熹译注)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9

[2]赋也。乘黄,四马皆黄也。衡下夹辕两马曰服。襄,驾也。马之上者为上驾,犹言上驷也。雁行者,骖少次服后,如雁行也。扬,起也。忌、抑,皆语助辞。骋马曰磬,止马曰控,舍拔曰纵,覆箫曰送。
[3]赋也。骊白杂毛曰鸨,今所谓乌骢也。齐首、如手,两服并首在前,而两骖在旁,稍次其后,如人之两手也。阜,盛。慢,迟也。发,发矢也。罕,希。释,解也。掤,矢筩盖,《春秋传》作“冰”。鬯,弓囊也,与韔同。言其田事将毕,而从容整暇如此,亦喜其无伤之词也。
清人
《诗序》:《清人》,刺文公也。高克好利而不顾其君,文公恶而欲远之,不能,使高克将兵而御狄于竟。陈其师旅,翱翔河上,久而不召,众散而归,高克奔陈。公子素恶高克进之不以礼,文公退之不以道,危国亡师之本,故作是诗也。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
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1]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
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2]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
左旋右抽,中军作好。[3]
朱熹云:事见《春秋》。胡氏曰:人君擅一国之名宠,生杀予夺,惟我所制耳。使高克不臣之罪已著,按而诛之可也;情状未明,黜而退之可也;爱惜其才,以礼驭之亦可也。乌可假以兵权,委诸竟上,坐视其离散而莫之恤乎!《春秋》书曰:“郑弃其师。”其责之深矣。
[1]赋也。清,邑名。清人,清邑之人也。彭,河上地名。驷介,四马而被甲也。旁旁,驰驱不息之貌。二矛,酋矛、夷矛也。英,以朱羽为矛饰也。酋矛长二丈,夷矛长二丈四尺,并建于车上,则其英重累而见。翱翔,游戏之貌。〇郑文公恶高克,使将清邑之兵御狄于河上。久而不召,师散而归,郑人为之赋此诗。言其师出之久,无事而不得归,但相与游戏如此,其势必至于溃败而后已尔。
[2]赋也。消亦河上地名。麃麃,武貌。矛之上句曰乔,所以悬英也。英弊而尽,所存者乔而已。
[3]赋也。轴亦河上地名。陶陶,乐而自适之貌。左,谓御在将车之左,执辔而御马者也。旋,还车也。右,谓勇力之士,在将车之右,执兵以击刺者也。抽,拔刃也。中军,谓将在鼓下,居车之中,即高克也。好,谓容好。〇东莱吕氏曰:“言师久而不归,无所聊赖,姑游戏以自乐,必溃之势也。不言已溃,而言将溃,其词深,其情危矣。”
羔裘
《诗序》:《羔裘》,刺朝也。言古之君子以风其朝焉。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1]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彼其之子,邦之司直。[2]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彼其之子,邦之彦兮。[3]
[1]赋也。羔裘,大夫服也。如濡,润泽也。洵,信。直,顺。侯,美也。其,语助辞。舍,处。渝,变也。〇言此羔裘润泽,毛顺而美。彼服此者,当生死之际,又能以身居其所受之理而不可夺。盖美其大夫之词。然不知其所指矣。
[2]赋也。饰,缘袖也。《礼》,君用纯物,臣下之,故羔裘而以豹皮为饰也。孔,甚也。豹甚武而有力,故服其所饰之裘者如之。司,主也。
[3]赋也。晏,鲜盛也。三英,裘饰也,未详其制。粲,光明也。彦者,士之美称。
遵大路
《诗序》:《遵大路》,思君子也。庄公失道,君子去之,国人思望焉。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
无我恶兮,不寁故也![1]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
无我魗兮,不寁好也![2]
[1]赋也。遵,循。掺,擥。袪,袂。寁,速。故,旧也。〇淫妇为人所弃,故于其去也,擥其祛而留之曰:“子无恶我而不留,故旧不可以遽绝也。”宋玉《赋》有“遵大路兮,揽子祛”之句,亦男女相说之词也。
[2]赋也。魗,与丑同。欲其不以己为丑而弃之也。好,情好也。
女曰鸡鸣
《诗序》:《女曰鸡鸣》,刺不说德也。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1]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2]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3]
[1]赋也。昧,晦。旦,明也。昧旦,天欲旦,晦明未辨之际也。明星,启明之星,先日而出者也。弋,缴射,谓以生丝系矢而射也。凫,水鸟,如鸭,青色,背上有文。〇此诗人述贤夫妇相警戒之词。言女曰鸡鸣,以警其夫。而士曰昧旦,则不止于鸡鸣矣。妇人又语其夫曰:若是,则子可以起而视夜之如何。意者明星已出而烂然,则当翱翔而往,弋取凫雁而归矣。其相与警戒之言如此,则不留于宴昵之私可知矣。
[2]赋也。加,中也。《史记》所谓“以弱弓微缴加诸凫雁之上”是也。宜,和其所宜也。《内则》所谓“雁宜麦”之属是也。〇射者男子之事,而中馈妇人之职。故妇谓其夫:既得凫雁以归,则我当为子和其滋味之所宜,以之饮酒相乐,期于偕老。而琴瑟之在御者,亦莫不安静而和好。其和乐而不淫可见矣。
[3]赋也。来之,致其来者,如所谓“修文德以来之”。杂佩者,左右佩玉也。上横曰珩,下系三组,贯以蠙珠。中组之半,贯一大珠曰瑀。末悬一玉,两端皆锐曰冲牙。两旁组半各悬一玉,长博而方曰琚。其末各悬一玉,如半璧而内向,曰璜。又以两组贯珠,上系珩,两端下交贯于瑀,而下系于两璜。行则冲牙触璜而有声也。吕氏曰:非独玉也,觿燧箴管,凡可佩者皆是也。赠,送。顺,爱。问,遗也。〇妇又语其夫曰:“我苟知子之所致而来,及所亲爱者,则将解此杂佩以送遗报答之。”盖不唯治其门内之职,又欲其君子亲贤友善,结其欢心,而无所爱于服饰之玩也。
有女同车
《诗序》:《有女同车》,刺忽也。郑人刺忽之不婚于齐。太子忽尝有功于齐,齐侯请妻之齐女。贤而不取,卒以无大国之助,至于见逐,故国人刺之。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1]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2]
[1]赋也。舜,木槿也,树如李,其华朝生暮落。孟,字。姜,姓。洵,信。都,闲雅也。〇此疑亦淫奔之诗。言所与同车之女,其美如此,而又叹之曰:“彼美色之孟姜,信美矣,而又都也。”
[2]赋也。英,犹华也。将将,声也。德音不忘,言其贤也。
山有扶苏
《诗序》:《山有扶苏》,刺忽也。所美非美然。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1]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2]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