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朱熹译注)第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9

公孙硕肤,德音不瑕。[2]
朱熹云:范氏曰:神龙或潜或飞,能大能小,其变化不测。然得而蓄之,若犬羊然,有欲故也。唯其可以蓄之,是以亦得醢而食之。凡有欲之类,莫不可制焉。唯圣人无欲,故天地万物不能易也。富贵、贫贱、死生,如寒暑昼夜相代乎前,吾岂有二其心乎哉?亦顺受之而已矣。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孔子厄于陈、蔡,而不以为戚。周公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不知,而赤舄几几,德音不瑕,其致一也。
[1]兴也。跋,躐也。胡,颔下悬肉也。载,则。,蛤也。老狼有胡,进而躐其胡,则退而蛤其尾。公,周公也。孙,让。硕,大。肤,美也。赤舄,冕服之舄也。几几,安重貌。〇周公虽遭疑谤,然所以处之不失其常,故诗人美之。言狼跋其胡则其尾矣,公遭流言之变,而其安肆自得乃如此,盖其道隆德盛而安土乐天有不足言者,所以遭大变而不失其常也。夫公之被毁,以管、蔡之流言也,而诗人以为此非四国之所为,乃公自让其大美而不居耳,盖不使谗邪之口得以加乎公之忠圣。此可见其爱公之深、敬公之至,而其立言亦有法矣。
[2]兴也。德音,犹令闻也。瑕,疵病也。〇程子曰:“周公之处己也,夔夔然存恭畏之心;其存诚也,荡荡然无顾虑之意,所以不失其圣而德音不瑕也。”
二雅
朱熹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各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厘陈戒之辞也。故或欢欣和说,以尽群下之情;或恭敬齐庄,以发先王之德。辞气不同,音节亦异,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及其变也,则事未必同,而各以其声附之。其次序时世,则有不可考者矣。
小雅
鹿鸣
《诗序》:《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1]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2]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3]
朱熹云:按《序》以此为燕群臣嘉宾之诗。而《燕礼》亦云“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即谓此也。《乡饮酒》用乐亦然。而《学记》言“大学始教宵雅肄三”,亦谓此三诗。然则又为上下通用之乐矣。岂本为燕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欤?然于朝曰君臣焉,于燕曰宾主焉。先王以礼使臣之厚,于此见矣。〇范氏曰:食之以礼,乐之以乐,将之以实,求之以诚,此所以得其心也。贤者岂以饮食币帛为悦哉?夫婚姻不备,则贞女不行也;礼乐不备,则贤者不处也;贤者不处,则岂得乐而尽其心乎?
[1]兴也。呦呦,声之和也。苹,籁箫也,青色,白茎如箸。我,主人也。宾,所燕之客,或本国之臣,或诸侯之使也。瑟、笙,燕礼所用之乐也。簧,笙中之簧也。承,奉也。筐,所以盛币帛者也。将,行也。奉筐而行币帛,饮则以酬宾送酒,食则以侑宾劝饱也。周行,大道也。古者于旅也语,故欲于此闻其言也。〇此燕飨宾客之诗也。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而言其礼意之厚如此,庶乎人之好我而示我以大道也。《记》曰:“私惠不归德,君子不自留焉。”盖其所望于群臣嘉宾者,唯在于示我以大道,则必不以私惠为德而自留矣。呜呼,此其所以和乐而不淫也与!
[2]兴也。蒿,菣也,即青蒿也。孔,甚。昭,明也。视,与“示”同。恌,偷薄也。敖,游也。〇言嘉宾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当则效,则亦不待言语之间,而其所以示我者深矣。
[3]兴也。芩,草名,茎如钗股,叶如竹,蔓生。湛,乐之久也。燕,安也。〇言安乐其心,则非止养其体娱其外而已。盖所以致其殷勤之厚,而欲其教示之无已也。
四牡
《诗序》:《四牡》,劳使臣之来也。有功而见知,则说矣。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
岂不怀归?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1]
四牡騑騑,啴啴骆马。
岂不怀归?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2]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
集于苞栩。
王事靡盬,不遑将父![3]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
集于苞杞。
王事靡盬,不遑将母![4]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
岂不怀归?
是用作歌,将母来谂![5]
朱熹云:按《序》言此诗所以“劳使臣之来”,甚协诗意。故《春秋传》亦云。而《外传》以为章使臣之勤。所谓使臣,虽叔孙之自称,亦正合其本事也。但《仪礼》又以为上下通用之乐,疑亦本为劳使臣而作,其后乃移以它用耳。
[1]赋也。騑騑,行不止之貌。周道,大路也。倭迟,回远之貌。盬,不坚固也。〇此劳使臣之诗也。夫君之使臣,臣之事君,礼也。故为臣者奔走于王事,特以尽其职分之所当为而已,何敢自以为劳哉?然君之心,则不敢以是而自安也。故燕飨之际,叙其情以闵其劳。言驾此四牡而出使于外,其道路之回远如此,当是时,岂不思归乎?特以王事不可以不坚固,不敢徇私以废公,是以内顾而伤悲也。臣劳于事而不自言,君探其情而代之言,上下之间,可谓各尽其道矣。《传》曰:“思归者,私恩也,靡盬者,公义也,伤悲者,情思也。无私恩,非孝子也,无公义,非忠臣也。君子不以私害公,不以家事辞王事。”范氏曰:“臣之事上也,必先公而后私。君之劳臣也,必先恩而后义。”
[2]赋也。啴啴,众盛之貌。白马黑鬣曰骆。遑,暇。启,跪。处,居也。
[3]兴也。翩翩,飞貌。鵻,夫不也,今鹁鸠也。凡鸟之短尾者,皆隹属。将,养也。〇翩翩者鵻,犹或飞或下,而集于所安之处。今使人乃劳苦于外,而不遑养其父,此君人者所以不能自安,而深以为忧也。范氏曰:“忠臣孝子之行役,未尝不念其亲。君之使臣,岂待其劳苦而自伤哉?亦忧其忧如己而已矣。此圣人所以感人心也。”
[4]兴也。杞,枸檵也。
[5]赋也。骎骎,骤貌。谂,告也。以其不获养父母之情而来告于君也,非使人作是歌也。设言其情以劳之耳。独言将母者,因上章之文也。
皇皇者华
《诗序》:《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
駪駪征夫,每怀靡及。[1]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
载驰载驱,周爰咨诹。[2]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
载驰载驱,周爰咨谋。[3]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
载驰载驱,周爰咨度。[4]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
载驰载驱,周爰咨询。[5]
朱熹云:按《序》以此诗为“君遣使臣”。《春秋》内、外《传》皆云“君教使臣”,其说已见前篇。《仪礼》亦见《鹿鸣》。疑亦本为遣使臣而作,其后乃移以它用也。然叔孙穆子所谓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诹谋度询,必咨于周,敢不拜教。”可谓得《诗》之意矣。范氏曰:“王者遣使于四方,教之以咨诹善道,将以广聪明也。夫臣欲助其君之德,必求贤以自助。故臣能从善,则可以善君矣;臣能听谏,则可以谏君矣。未有不自治而能正君者也。”
[1]兴也。皇皇,犹煌煌也。华,草木之华也。高平曰原。下湿曰隰。駪駪,众多疾行之貌。征夫,使臣与其属也。怀,思也。〇此遣使臣之诗也。君之使臣,固欲其宣上德而达下情,而臣之受命,亦唯恐其无以副君之意也。故先王之遣使臣也,美其行道之勤,而述其心之所怀曰:“彼煌煌之华,则于彼原隰矣。此駪駪然之征夫,则其所怀思常若有所不及矣。”盖亦因以为戒,然其词之婉而不迫如此。《诗》之忠厚,亦可见矣。
[2]赋也。如濡,鲜泽也。周,遍。爰,于也。咨诹,访问也。〇使臣自以每怀靡及,故广询博访,以补其不及而尽其职也。程子曰:“咨访,使臣之大务。”
[3]赋也。如丝,调忍也。谋,犹“诹”也,变文以协韵尔。下章放此。
[4]赋也。沃若,犹“如濡”也。度,犹“谋”也。
[5]赋也。阴白杂毛曰骃。均,调也。询,犹“度”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