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31

伐取树木新枝条。
终于盼得丈夫归,
从此再不远走把我抛。
【注释】
[5]条肄(yì):砍后又生出的新枝。
[6]遐(xiá)弃:远离抛弃。
鲂鱼赪尾[7],
王室如燬[8]。
虽则如燬,
父母孔迩[9]!
【译文】
鲂鱼劳累尾变红,
王室暴政如火烧。
虽然暴政如火烧,
幸与父母团聚相依靠。
【注释】
[7]鲂(fáng)鱼:赤尾鳊鱼。赪(chēng)尾:红尾。旧说鲂鱼的尾巴不红,劳累则会变红。此也暗指服役者的劳累。
[8]王室:周王室。燬(huǐ):烈火。形象王政暴虐。
[9]孔:很,甚。迩(ěr):近。
麟之趾
【题解】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据说它的出现是祥瑞的征兆。宋代严粲的《诗辑》说:有足者宜踶(dì),唯麟之足,可以踶而不踶;有额者宜抵,唯麟之额,可以抵而不抵;有角者宜触,唯麟之角,可以触而不触。赞美了麟的美德。这首诗以麟比人,祝贺新婚人家多子多孙,且子孙品德高尚,如同麒麟。这大概是贵族婚礼上唱的一首喜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说:“韩说曰:‘《麟趾》,美公族之盛也。”符合诗意。
麟之趾[1],
振振公子[2],
于嗟麟兮[3]!
【译文】
麒麟的蹄儿不踢人,
振奋有为的公子们,
哎呀呀,你们个个像麒麟!
【注释】
[1]麟:麒麟。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仁兽,麋身、牛尾、马蹄、一角,角端有肉,全身黄色。它一出现,国家就会有祥瑞。现代生物学家或以为是长颈鹿。趾:足。
[2]振振:旺盛貌,振奋有为的样子。公子:公侯的后代。
[3]于嗟:感叹语气词。
麟之定[4],
振振公姓[5],
于嗟麟兮!
【译文】
麒麟的额头不撞人,
振奋有为的同姓子孙们,
哎呀呀,你们个个像麒麟!
【注释】
[4]定:同“颠”,即额头。
[5]公姓:公侯的同姓子孙。
麟之角,
振振公族[6],
于嗟麟兮!
【译文】
麒麟有角不伤人,
振奋有为的同族子孙们,
哎呀呀,你们个个像麒麟!
【注释】
[6]公族:公侯同祖的子孙。
召南
召,地名,在岐山之阳。武王得天下,封姬奭于召地(即今陕西岐山县西南),称召公或召伯。成王时,召公与周公分陕而治,自陕而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召南,就是指自陕以西的南方诸侯国之地。《召南》之诗,大多产生于此地。现存十四篇,也多为婚姻嫁娶、思妇征夫、劳动打猎等内容。
鹊巢
【题解】
这是一首祝贺贵族女子出嫁的歌。诗人看见鸠居鹊巢,联想到女子出嫁住进男家,就以此作比。全诗三章,每章只更换两个字,就把姑娘出嫁时的盛况描绘了出来。后来据此诗出现了“鹊巢鸠据”、“鹊巢鸠居”、“鸠居鹊巢”的成语,本意指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又引申为强占别人家园或位置。有人据引申意,将此诗解为弃妇写其前夫迎娶新妇的哀怨诗。我们看看诗中的热烈气氛,哪有半点哀怨的情绪呢!《毛诗序》说:“《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鸤鸠,乃可以配焉。”是说国君有了爵位,夫人居于后宫。《诗序》解二南之诗,多以君王和后妃为说,有的为曲解,宜仔细斟酌。
维鹊有巢[1],
维鸠居之[2]。
之子于归,
百两御之[3]。
【译文】
喜鹊在树上把窝搭,
八哥鸟儿前来住它家。
这位姑娘要出嫁,
百辆车子前来迎接她。
【注释】
[1]维:语助词。鹊:喜鹊,善于筑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