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31

[2]鸠:尸鸠,俗称八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八哥居鹊巢”的说法。一说为布谷鸟。
[3]百两:即“百辆”,言车多。御:陪侍。一说迎,即指迎亲的车辆。
维鹊有巢,
维鸠方之[4]。
之子于归,
百两将之[5]。
【译文】
喜鹊在树上把窝搭,
八哥鸟儿前来同住下。
这位姑娘要出嫁,
百辆车子前来护卫她。
【注释】
[4]方:占有。《毛传》:“方,有之也。”
[5]将:护卫,保卫。
维鹊有巢,
维鸠盈之[6]。
之子于归,
百两成之[7]。
【译文】
喜鹊在树上把窝搭,
八哥鸟儿前来住满它。
这位姑娘要出嫁,
百辆车子迎来成婚啦。
【注释】
[6]盈:充满。
[7]成:完成。指完成婚礼。
采蘩
【题解】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古代有两种说法:一说采蘩为了祭祀,一说为了养蚕。我们认为这是一首写蚕妇为公侯养蚕的诗。蚕妇是什么人呢?一种认为是普通的劳动妇女或宫女,一种认为是贵族妇女。《毛诗序》说:“《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郑笺》:“奉祭祀者,采蘩之事也。不失职者,夙夜在公也。”方玉润认为,这是三宫夫人和世妇率仆妇、蚕妇到公侯蚕宫养蚕的事。他说:“蚕事方兴之始,三宫夫人、世妇皆入于室,其仆妇众多,蚕妇尤盛,僮僮然朝夕往来以供蚕事,不辨其人,但见首饰之招摇往还而已。蚕事既卒而后,三宫夫人、世妇又皆各言还归,其仆妇众多,蚕妇亦盛,祁祁然舒容缓步,徐徐而归。亦不辨其人,但见首饰之簇拥如云而已。此蚕事始终景象如是。”可参。
于以采蘩[1]?
于沼于沚[2]。
于以用之?
公侯之事[3]。
【译文】
要采白蒿到何方?
在那池沼和水塘。
采来白蒿做什么?
是为公侯养蚕忙。
【注释】
[1]于以:相当“于何”,在什么地方。蘩(fán):白蒿。用来制养蚕的箔。朱熹《诗集传》:“蘩可以生蚕。”
[2]沼(zhǎo):水池。沚(zhǐ):水塘。
[3]公侯之事:即公家之事,此指养蚕的事。
于以采蘩?
于涧之中[4]。
于以用之?
公侯之宫[5]。
【译文】
要采白蒿到何方?
山涧之中溪流旁。
采来白蒿做什么?
送到公侯养蚕房。
【注释】
[4]涧:山谷中的溪流。
[5]宫:蚕室。朱熹:“或曰:即《记》所谓公桑蚕室也。”
被之僮僮[6],
夙夜在公[7]。
被之祁祁[8],
薄言还归[9]。
【译文】
蚕妇发髻高高挽,
日夜养蚕不得闲。
晚上发髻已散乱,
急急忙忙往家赶。
【注释】
[6]被:“髲(pí)”之借字,用假发作的头饰。僮僮(tóng):光洁高耸的样子。
[7]夙(sù)夜:早晚,言其勤苦。在公:在公侯那里做事。
[8]祁祁(qí):舒缓。此处指头发散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