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331

房子何时能盖完。
【注释】
[14]为:掌握,制定。犹:谋。
[15]匪:同“非”。先民:古人。程:效法。
[16]大犹:大道,正道。经:行。
[17]迩言:肤浅无远见的话。
[18]溃:通“遂”,达到。
国虽靡止[19],
或圣或否[20]。
民虽靡膴[21],
或哲或谋,
或肃或艾[22]。
如彼泉流,
无沦胥以败[23]。
【译文】
治国主张虽不同,
也有错误和圣明。
民众虽然没定则,
哲人谋士在其中,
还有干才和能人。
弃才如同泉水流,
国家衰败无止休。
【注释】
[19]国:指治国的主张。靡止:不止。这里指主张不一致。
[20]否(pǐ):坏,愚蠢。
[21]靡膴(hū):没有法则。
[22]肃:恭敬。艾:同“乂”(yì),治理。
[23]无:语助词。沦胥:相率。
不敢暴虎[24],
不敢冯河[25]。
人知其一,
莫知其他。
战战兢兢[26],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译文】
不敢空手打老虎,
不敢徒步把河渡。
人们只知这道理,
其他事情就糊涂。
战战兢兢为国忧,
如临深渊快回头,
如踏薄冰把脚收。
【注释】
[24]暴虎:徒手打虎。
[25]冯(píng)河:徒步渡河。
[26]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小宛
【题解】
此诗主题有多种说法。《毛诗序》说:“《小宛》,大夫刺幽王也。”朱熹驳斥说:“此诗之辞最为明白,而意极恳至。说者必欲为刺王之言,故其说穿凿破碎,无理尤甚。”他认为“此大夫遭时之乱,而兄弟相戒以免祸之诗”。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认为“《小宛》,贤者自箴也”。我们认为朱说比较切合诗意。这篇诗主要表达的是,处于动乱时代,兄弟互相警诫,免遭祸患。首章以斑鸠起兴,兴中有比。以小斑鸠高飞比喻弟弟人小却有大志,因此哥哥为其忧心,难以入眠,既怀念祖先,又思念父母。第二章告诫弟弟饮酒、处事要有节制,要“各敬尔仪”。第三章以采菽和蜾蠃负子为喻,告诫弟弟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第四章以鹡鸰终日飞鸣为例,勉励弟弟夙兴夜寐,努力奋进。第五章以食肉的桑扈鸟现在只能吃粟,比喻现实反常,有可能会遭遇牢狱之灾。最后一章,以鸟之集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告诫生活在乱世的人要小心谨慎,以免遭受祸殃。全诗章节内容跌宕起伏,跳跃很大,又多用比兴,所以较难理解。
宛彼鸣鸠[1],
翰飞戾天[2]。
我心忧伤,
念昔先人[3]。
明发不寐[4],
有怀二人[5]。
【译文】
那个小小斑鸠鸟,
一飞高翔在云天。
忧伤满心不能眠,
怀念已故我祖先。
直到黎明难入睡,
又把父母来思念。
【注释】
[1]宛:小貌。或以为短尾貌。鸣鸠:又名鶌鸠、鹘鸼。似山鹊而小,短尾,青黑色,善鸣。一说斑鸠。
[2]翰:高。戾:“厉”的假借字,附。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戾者,厉之假借。厉天,犹俗云摩天耳。”
[3]先人:祖先。
[4]明发:二字同义,都是醒的意思。《广雅·释诂》:“明、觉,发也。”
[5]二人:指父母。朱熹《诗集传》:“二人,父母也。”
人之齐圣[6],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