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331

肇敏戎公[19],
用锡尔祉[20]。
【译文】
君王命令召公虎:
巡察各地宣王令。
“当初文武受天命,
先祖召公为梁栋。
你休说我还年轻,
召公事业你继承。
努力谋划建大功,
神赐福禄你享用。
【注释】
[16]旬:巡视。宣:告示于众。以下是宣王册命的内容,这句是要他巡视邦国。
[17]召公:召公奭,文王之子,召虎的先祖。维:是。翰:桢干,栋梁。
[18]似:通“嗣”,继承。
[19]肇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肇敏连言,即训肇为敏。”肇敏为复语。谋划之意。戎:大。公:功。
[20]祉:福禄。
釐尔圭瓒[21],
秬鬯一卣[22]。
告于文人[23],
锡山土田[24]。
于周受命[25],
自召祖命[26]。
虎拜稽首[27]:
天子万年!
【译文】
赐你一把玉柄勺,
还有美酒一大壶。
祭告文德祖宗前,
赐你山川和土田。
你到周京受册封,
用你先祖的封典。”
召虎下拜连叩首:
祝福天子寿万年!
【注释】
[21]釐:通“赉”,赏赐。圭瓒:玉柄酒勺。
[22]秬(jù):黑黍。鬯(chàng):郁金香草。此指用黑黍与郁金香草酿成的酒。卣(yǒu):盛酒器,似壶,有曲柄。
[23]文人:指有文德的先人。或以为指文王。
[24]锡:赏赐。
[25]周:岐周。一说指王都。指在周祖庙受册命。
[26]自:用。召祖:指召虎祖先召康公。命:册命的典礼。《郑笺》:“宣王欲尊显召虎,故入岐周,使虎受土地山川之赐,命用其祖召康公受封之礼。”
[27]拜稽首:即行跪拜礼。
虎拜稽首:
对扬王休[28],
作召公考[29],
天子万寿!
明明天子[30],
令闻不已。
矢其文德[31],
洽此四国[32]。
【译文】
召虎下拜连叩首:
答谢君王的赞赏,
特意制作簋一方,
祝福天子寿无疆!
天子勤勉又清明,
美好声誉永传扬。
施行文明行德政,
四方国家俱安康。
【注释】
[28]对扬:答谢、称扬之意。休:美。即美德,美意。
[29]作召公考:此句是说召虎制作了答谢周王的铜簋。考,郭沫若《青铜器时代·周代彝器进化观》认为“考”为“簋”之假借字。簋,古代食器。
[30]明明:有道之貌。王念孙以为“勉勉”之音转,即勤勉。
[31]矢:施,陈。一说“宽缓”。
[32]洽:协和。
常武
【题解】
这是赞美宣王平定徐国叛乱的诗。《毛诗序》:“《常武》,召穆公美宣王也。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然。”对于“常武”二字,因诗中未出现,历来解释纷纭,无有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解释说:“周之世,武功最著者二:曰武王,曰宣王。武王克商,乐曰《大武》;宣王中兴,诗曰《常武》,盖诗即乐也。此名‘常武’者,其宣王之乐欤?殆将以示后世子孙,不可以武为常,而又不可暂忘武备,必如宣王之武而后为武之常。”对此说,似也有些牵强。但方氏对此诗内容的概括则简要而确当,他说:“诗首命将,次置副,三乃亲征,四五则皆临阵指麾,出奇进攻诸事。盖誓师则必敬必戒,整队则成列成行。循淮而下,直薄徐土。军未行而先声已震,阵甫列而丑虏成禽。静守则如山之苞,势不可撼;动攻则如川之流,气莫能当。有猛士尤贵奇谋,故不测而不克;有偏师乃行正道,故绵绵而翼翼。截彼淮浦,防其逸,尤用击援;濯征徐国,擒渠魁,并剿余孽。是一篇古战场文字。”这首描写战争的诗,的确出色,如第五章运用了一系列比喻,“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形容南征部队的迅疾勇猛,坚不可摧,势不可挡,既鲜明又生动。吴闿生《诗意会通》评论说:“如飞四句,形容军阵,措语之精,振古无伦。”另外,此诗按照事物顺序来叙述,层次非常清楚。对“震惊徐方”和“徐方震惊”二句,方玉润评论说:“‘徐方’二字回环互用,奇绝快绝!杜甫‘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有此神理。”这些都可看出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
赫赫明明[1],
王命卿士[2]。
南仲大祖[3],
大师皇父[4]。
整我六师[5],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