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331

亦有高廪[2]。
万亿及秭[3],
为酒为醴[4],
烝畀祖妣[5]。
以洽百礼[6],
降福孔皆[7]。
【译文】
丰年黍子稻子多,
高大谷仓一座座。
储存亿万新稻粮,
酿成美酒甜又香,
献给祖先来品尝。
配合祭礼很适当,
遍降福禄多吉祥。
【注释】
[1]丰年:丰收之年。黍、稌(tú):黍子与稻子。
[2]高廪:高大的粮仓。
[3]万亿及秭(zǐ):周代十千为万,十万为亿,十亿为秭。此极言收获之多。
[4]醴(lǐ):甜酒。此是指用收获的稻黍酿造成清酒与甜酒。
[5]烝:献。畀:给予。祖妣:指男女祖先。
[6]洽:配合。百礼:指各种祭礼。
[7]孔:很,甚。皆:普遍。
有瞽
【题解】
这是周王在宗庙祭祀先祖的一首乐歌。《毛序》说:“《有瞽》,始作乐而合乎祖也。”即各种乐器相配合在祖庙中演奏。诗中详细描述了乐队的组成,乐器的安放,乐声的悠扬。可见仪式的隆重,场面的盛大。
有瞽有瞽[1],
在周之庭[2]。
设业设虡[3],
崇牙树羽[4]。
应田县鼓[5],
鞉磬柷圉[6]。
既备乃奏,
箫管备举[7]。
喤喤厥声[8],
肃雍和鸣[9],
先祖是听。
我客戾止[10],
永观厥成[11]。
【译文】
盲人乐师排成行,
聚集周庙前庭上。
钟架鼓架摆设好,
五色羽毛架上装。
既有小鼓和大鼓,
鞉磬柷敔列停当。
乐器齐备就演奏,
箫管一齐都奏响。
乐声满耳真嘹亮,
肃穆和谐声悠扬,
祖先神灵来欣赏。
客人全部都来到,
乐曲奏完齐赞赏。
【注释】
[1]瞽(gǔ):盲人。古代常以盲人充任乐师。
[2]庭:指宗庙的前庭。
[3]业:悬鼓的木架。虡(jù):悬编钟编磬的木架。
[4]崇牙:古代乐器架横木上刻的锯齿,用以悬挂乐器。树羽:在崇牙上装饰上五彩鸟羽。树,插。
[5]应:小鼓,因其与大鼓之声相应,故名“应”。田:大鼓。一说小鼓。县鼓:悬挂的鼓。县,即“悬”。
[6]鞉(táo):摇鼓。鼓旁有两耳系两硬物,下有手持木柄,一摇动,所系硬物击打鼓面发出声音。磬: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柷(zhù):乐器名,呈方斗形,中有椎柄,用手扳动,椎柄则晃动击打两边,发出声音,作为开始奏乐的一种信号。圉(yǔ):通“敔”,乐器名,木制,形似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锯齿,以木划之出声,演奏将终时奏之以止乐。
[7]箫:古箫如今之排箫,是以小竹管排编成的。管:管乐,即笛子之类的乐器。
[8]喤喤(huáng):乐声宏亮。
[9]肃雍:乐声和谐舒缓。
[10]戾止:到来。
[11]永:终,一直。成:指乐曲终了。或解为乐之一阕。一说此指祭礼完毕。

【题解】
这首诗是向宗庙献鱼祭祀的乐歌。《毛诗序》云:“《潜》,冬季荐鱼,春献鲔也。”方玉润《诗经原始》解释说:“冬令鱼潜不行而肥美,凡鱼皆可荐之时也。故总举六鱼,随荐皆可,用以为乐。若季春,鲔始出而游,阳鱼之先至者也,故单荐鲔。”
猗与漆沮[1],
潜有多鱼[2]。
有鳣有鲔[3],
鲦鲿鰋鲤[4]。
以享以祀[5],
以介景福[6]。
【译文】
啊,美好漆水和沮水,
多种鱼类在栖息。
有那鳣鱼和鲟鱼,
还有鲦鲿和鰋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