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331

我这年幼小孩子,
家中多难担不起。
继承父祖治国道,
任用群臣依次序。
英明伟大之父王,
保佑我身永安祺。
【注释】
[1]访:咨询,商议。予:我。成王自称。落:始。指开始执政。止:之。一说语气词。《毛传》:“访,谋。落,始。”
[2]率:遵循。时:是,此。昭考:犹“皇考”,指武王。
[3]悠:忧。一说远也。
[4]朕:我。未有艾:指心中无数。艾,数。
[5]将:扶助。就:因。《郑笺》:“扶将我就其典法而行之。”
[6]继:接着。犹:图也。判涣:分散。朱熹说:“犹恐其判涣而不合也。”
[7]家多难:指国家多灾难。
[8]绍:继承。指继承文武之道。
[9]陟降:升降,上下。指群臣任免。厥家:指群臣。《郑笺》:“厥家,谓群臣也。继文王陟降庭止之道,上下群臣之职以次序者。”
[10]休:美。
[11]保:保佑。明:勉励。
敬之
【题解】
这是周王自我警戒的诗。《毛诗序》说:“《敬之》,群臣进戒嗣王也。”方玉润不同意群臣进戒周王的说法,他说:“盖此诗乃一呼一应,如自问自答之意,并非两人语也。一起直呼‘敬之敬之’,至‘日监在兹’,先立一案。……故‘维予小子’以下,亦即紧承上文,相应而下,机神一片,何容分作两截,并谓二人语耶?”方氏说得很有道理。
敬之敬之[1],
天维显思[2],
命不易哉[3]。
无曰高高在上,
陟降厥士[4],
日监在兹[5]。
维予小子,
不聪敬止[6]。
日就月将[7],
学有缉熙于光明[8]。
佛时仔肩[9],
示我显德行[10]。
【译文】
要警惕呀要警惕,
上天明察不可欺,
赢得天命实不易。
莫说上天很高远,
上下行事很迅疾,
天天监视我和你。
我这幼稚的小子,
应当聪明又警惕。
日有所成月月进,
学习积累渐明晰。
重大责任我担负,
明示美德我牢记。
【注释】
[1]敬:通“警”,警戒。之:语气词。
[2]维:是。显:明察。思:语气词。
[3]命:天命。不易:指天命不容易获得。
[4]陟降厥士:此句是说上天往来天地之间。陟降,升降。厥,其。士,事。或以为“士”当作“土”。
[5]日:天天。监:监视。兹:此,指人间。
[6]不聪敬止:此句意为听从而警戒。不,语助词。聪,聪明。此处意为听从。敬,警戒。止,语助词。
[7]日就月将:日有所得,月有所进。就,成就。将,进。
[8]缉熙:积渐以至于光明。后以缉熙谓光明。
[9]佛:通“弼”,辅助。时:是。仔肩:责任。
[10]示我显德行:言指示我以显明的德行。
小毖
【题解】
这是成王在诛管、蔡,灭武庚之后,表示自我惩戒并请求群臣辅助的诗篇。《毛诗序》说:“《小毖》,嗣王求助也。”《郑笺》:“毖,慎也。天下之事,当慎其小,小时而不慎,后为祸大。故成王求忠臣辅助己为政,以救患难。”正确说明了诗的主旨。诗中以小桃虫会变成大鸟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以喻管、蔡、武庚之祸由小变大,悔恨之情溢于言表。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名虽小毖,意实大戒,盖深自惩也。……自《闵予小子》至此,凡四章,皆成王自作。若他人,则不能如是之亲切有味矣。”
予其惩而毖后患[1],
莫予荓蜂,
自求辛螫[2]。
肇允彼桃虫,
拼飞维鸟[3]。
未堪家多难,
予又集于蓼[4]。
【译文】
我铭记前非为防后患,
没人让毒蜂蜇我,
是自己招来祸患。
现在才相信小小鹪鹩,
长大竟是展翅大鸟。
本承受不起家国多难,
于今又陷入如此之辛酸。
【注释】
[1]予:成王自称。其:语助词。惩而毖后患:警戒前失而慎防后患。胡承珙《毛诗后笺》以为当断为“予其惩而,毖彼后患。”惩,警戒。毖,谨慎。
[2]莫予茾(pīng)蜂,自求辛螫(shì):没有人使蜂螫我,是我自讨苦吃。荓,使。蜂,蜇人的小蜂。朱熹《诗集传》:“蜂,小物而有毒。”辛,酸痛。螫,蜂伤人叫螫。或以为辛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