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31

淇水在那右边流,
泉源就在左边流。
巧笑微露如玉齿,
佩玉叮当有节奏。
【注释】
[5]瑳(cuō):玉色鲜白貌。
[6]傩(nuó):行步有节奏。
淇水滺滺[7],
桧楫松舟[8]。
驾言出游[9],
以写我忧[10]。
【译文】
淇水流淌水悠悠,
桧桨松船水上浮。
只好驾车去出游,
以解心里思乡愁。
【注释】
[7]滺滺(yóu):水流的样子。
[8]桧楫:桧木做的船桨。
[9]驾言:本意是驾车,这里指操舟。言,语助词。
[10]写:同“泻”,宣泄。
芄兰
【题解】
对于此诗有各种解说,《毛诗序》说:“《芄兰》,刺惠公也。骄而无礼,大夫刺之。”据《左传》,惠公即位时约十五六岁,《毛序》据此推测刺惠公。一说:“周代统治阶级有男子早婚的习惯。这是一个成年的女子嫁给一个约十二三岁的儿童,因作此诗表示不满。”(高亨《诗经今注》)又一说:“这是一首讽刺贵族少年的诗。”(程俊英《诗经注析》)朱熹则说:“此诗不知所谓,不敢强解。”我们认为高说较接近诗意。
芄兰之支[1],
童子佩觿[2]。
虽则佩觿,
能不我知[3]。
容兮遂兮[4],
垂带悸兮[5]。
【译文】
芄兰枝上结尖夹,
小小童子佩角锥。
虽然你已佩角锥,
但不跟我相匹配。
走起路来慢悠悠,
摇摇摆摆大带垂。
【注释】
[1]芄(wán)兰:草名,一名萝藦,蔓生。茎顶结有尖荚,俗名羊犄角,嫩者可食。因荚与觿(xī)相似,所以用来比喻“佩觿”。
[2]觿:用兽骨制成的解结锥,形似羊角。本为成人所佩,童子佩戴,是成人的象征。
[3]能:乃,于是。
[4]容、遂:雍容安闲貌。
[5]悸:本为心动。这里形容带下垂、摇摆貌。
芄兰之叶,
童子佩韘[6]。
虽则佩韘,
能不我甲[7]。
容兮遂兮,
垂带悸兮。
【译文】
芄兰枝上叶弯弯,
小小童子佩戴韘。
虽然你已佩戴韘,
但不跟我来亲近。
走起路来慢悠悠,
摇摇摆摆大带垂。
【注释】
[6]韘(shè):用玉或骨制成的板指,带在右手拇指上,射箭时用以勾弦拉弓。
[7]甲:“狎”的假借字。戏,亲昵。
河广
【题解】
这是居住在卫国的宋人写的一首思乡诗。诗仅仅有两章八句,乍看似单调重复,但因诗人饱含感情,读来却情深意长,是《诗经》中一篇优美的抒情短章。《毛诗序》说:“《河广》,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郑笺》:“宋桓公夫人,卫文公之妹,生襄而出。襄公即位,夫人思宋,义不可往,故作是诗以自止。”这是说宋桓公夫人被休弃,出妇只能回娘家卫,不能归宋。后人对此说多有争论,恐不足信。
谁谓河广[1]?
一苇杭之[2]。
谁谓宋远?
跂予望之[3]。
【译文】
谁说黄河宽又广,
一条苇筏就能航。
谁说宋国很遥远,
踮起脚跟就望见。
【注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