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331

【题解】
这是描写郑国三月上巳日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诗。当时的风俗,三月上巳日这天,人们要在东流水中洗去宿垢,祓除不祥,祈求幸福和安宁。男女青年也借此机会互诉心曲,表达爱情。此诗就再现了当时的热烈场面。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韩诗曰:《溱与洧》,说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于两水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者同往观也。”此诗就描写了这一节日的盛况。
溱与洧[1],
方涣涣兮[2]。
士与女[3],
方秉蕳兮[4]。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5]。”
“且往观乎?”
洧之外,
洵訏且乐[6]。
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7],
赠之以勺药。
【译文】
溱水洧水长又长,
河水流淌向远方。
男男女女城外游,
手拿蕳草求吉祥。
姑娘说:“咱们去看看。”
小伙说:“我已去一趟。”
“再去一趟又何妨?”
洧水边,河岸旁,
地方热闹又宽敞。
男女结伴一起逛,
相互戏谑喜洋洋,
赠朵芍药毋相忘。
【注释】
[1]溱、洧:郑国两条河名。
[2]涣涣:水流盛大貌。
[3]士与女:指春游的男男女女。下句的“女”、“士”,指某个女子和男子。
[4]方:正。秉:执,拿。蕳(jiān):一种香草。
[5]既且:已经去了。且,“徂”的假借,去,往。
[6]洵訏(xún
xū):实在宽广。洵,实在。訏,大。
[7]伊:语助词。相谑:相互调笑。
溱与洧,
浏其清矣[8]。
士与女,
殷其盈矣[9]。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
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
伊其将谑,
赠之以勺药。
【译文】
溱水洧水长又长,
河水洋洋真清亮。
男男女女城外游,
游人如织闹嚷嚷。
姑娘说:“咱们去看看。”
小伙说:“我已去一趟。”
“再去一趟又何妨?”
洧水边,河岸旁,
地方热闹又宽敞。
男女结伴一起逛,
相互嬉戏喜洋洋,
赠朵芍药表情长。
【注释】
[8]浏:水清亮。
[9]殷:众多。盈:满。
齐风
“齐风”是齐国的诗歌。齐国国土在今山东淄博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功臣姜太公于齐,都于营丘(即今临淄)。其地濒临大海,通鱼盐之利,所以“其俗弥侈”。其诗也有舒缓、清绮之风。齐地又面山,民多狩猎,有尚武精神,诗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还有婚姻恋爱及反映士大夫家庭生活方面的诗。故季札论乐,谓齐风“泱泱乎,大风也哉”。《乐记》也云:“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今存诗十一篇。
鸡鸣
【题解】
这是一首妻子催促丈夫早起上朝的诗。全诗以对话形式展开,创意新颖,构思巧妙,好像一出小品,活画出一个贪恋床衾的官吏形象。这样的懒官怎能治理好国家!
“鸡既鸣矣,
朝既盈矣[1]。”
“匪鸡则鸣[2],
苍蝇之声。”
【译文】
“你听公鸡已叫鸣,
大臣都已去朝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