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331

[7]昌:英俊。《郑笺》:“昌,佼好貌。
[8]臧:善。

【题解】
这是一首写新郎迎亲的诗。《毛诗序》说:“《著》,刺时也,时不亲迎也。”《郑笺》:“时不亲迎,故陈亲迎之礼以刺之。”朱熹《诗集传》说:“东莱吕氏(吕祖谦)曰:‘昏礼,婿往妇家亲迎,既奠雁,御轮而先归,俟于门外,妇至则揖以入。时齐俗不亲迎,故女至婿门,始见其俟己也。’”据此,新郎等待新娘是在男方家的门间、庭院、中堂。此诗共三章,每章三句,只换了三个字,就表现出新娘出嫁的喜悦和对新郎的满意及赞许。
俟我于著乎而[1],
充耳以素乎而[2],
尚之以琼华乎而[3]。
【译文】
新郎等我大门间呀,
充耳系着白丝线呀,
缀着美玉光灿灿呀。
【注释】
[1]俟:等待。著:门与屏风之间的地方。乎而:语助词。
[2]充耳:又叫塞耳,古代男子的一种冠饰,挂在冠的两旁,丝线下面缀玉,垂于两鬓正当两耳处。素:白色,这里指悬充耳的丝色,下“青”、“黄”同。
[3]尚:加。琼华:美石似玉者。一说红色的玉。下两章的“琼莹”和“琼英”意同。
俟我于庭乎而[4],
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琼莹乎而。
【译文】
新郎等我庭院中呀,
充耳系着青丝绳呀,
上面宝玉亮晶晶呀。
【注释】
[4]庭:中庭。在大门之内,寝门之外。
俟我于堂乎而[5],
充耳以黄乎而,
尚之以琼英乎而。
【译文】
新郎等我在中堂呀,
充耳丝绳色金黄呀,
上面宝玉放光芒呀。
【注释】
[5]堂:庭堂。
东方之日
【题解】
这是一首婚礼之歌。可能是举行婚礼时唱的,是以新郎的口吻来夸赞新娘的。一说这是女子追求男子的诗,仔细读来,似乎不像。女子追求男子,不仅登堂入室,而且如此大胆欢快,还要形诸诗歌,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
东方之日兮[1],
彼姝者子[2],
在我室兮。
在我室兮,
履我即兮[3]。
【译文】
红红太阳出东方啊,
有位美丽的好姑娘,
她走进我的新房啊。
她走进我的新房啊,
跟着我的足迹走啊。
【注释】
[1]日:喻女颜色盛美。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韩说曰:‘诗人言所说者颜色盛美,如东方之日。’”
[2]姝:美丽。
[3]履:踏,践。即:就。朱熹《诗集传》:“履,蹑。即,就也。言此女蹑我之迹而相就也。”此写新婚在室的情景。
东方之月兮,
彼姝者子,
在我闼兮[4]。
在我闼兮,
履我发兮[5]。
【译文】
月亮初升在东方啊,
有位美丽的好姑娘,
她走进我的内房啊。
她走进我的内房啊,
跟着我的脚步走啊。
【注释】
[4]闼:门内。或以为内室。
[5]发:足,脚。
东方未明
【题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