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331

这是为朝廷服劳役的百姓写的一首怨苦之作。主人公为了应差,天不亮就得起床,急乱中错把裤子套在了头上,把脚伸进了袖筒。这个细节的描述,读来令人发笑,但这是辛酸的笑,是苦涩的笑。他为何这样慌张?因为必须快速去应差,不然则会受到责罚。即使如此,还要受监工的气,这是多么不公平啊!
东方未明,
颠倒衣裳。
颠之倒之,
自公召之。
【译文】
东方还没露亮光,
颠倒穿衣慌又忙。
慌忙哪知颠与倒,
只因公差来喊叫。
东方未晞[1],
颠倒裳衣。
倒之颠之,
自公令之。
【译文】
东方未明天色黑,
穿衣颠倒忙又急。
急忙哪知颠与倒,
只因公差在喊叫。
【注释】
[1]晞(xī):拂晓,天明。
折柳樊圃[2],
狂夫瞿瞿[3]。
不能辰夜[4],
不夙则莫[5]。
【译文】
筑篱砍下柳树枝,
监工在旁怒目视。
不能按时睡个觉,
早起晚睡真辛劳。
【注释】
[2]樊:篱笆。此处作动词用。
[3]狂夫:指监工者。瞿瞿:瞪视貌。
[4]辰:时。此指守时。
[5]夙:早。莫:同“暮”。
南山
【题解】
这是一首讽刺齐襄公与其同父异母妹文姜淫乱行为的诗。《毛诗序》:“《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是恶,作诗而去之。”据《左传·桓公十八年》记载:鲁桓公和夫人文姜一起入见齐襄公。发现齐襄公与文姜私通,非常生气。文姜把鲁桓公已知道他们私通的事告诉了襄公,齐襄公便派人暗杀了鲁桓公。后来文姜多次回齐国与襄公私通。这件丑事引起人们的极端憎恨,作了这首诗。此诗运用了大量比喻,以南山雄狐隐喻齐襄公淫妹,以冠屦上下各自成双比喻男女成双亦各有别,以种麻有垄比喻娶妻必告父母,以劈柴必须用斧比喻娶妻必须有媒人。这些比喻形象贴切,为诗篇增添了光彩。
南山崔崔[1],
雄狐绥绥[2]。
鲁道有荡[3],
齐子由归[4]。
既曰归止[5],
曷又怀止[6]?
【译文】
齐国南山高又高,
雄狐跟在后面跑。
鲁国道路平坦坦,
文姜由此嫁鲁君。
既然已经嫁鲁君,
为何怀念旧情人?
【注释】
[1]南山:齐国的南山,亦名牛山。崔崔:高大的样子。
[2]绥绥:相跟随的样子。陈奂《诗毛氏传疏》:“绥绥然相随之貌,以喻襄公之随文姜。”
[3]鲁道:从齐国通向鲁国的大道。有荡:即“荡荡”,平坦。
[4]齐子:齐侯之子,指鲁桓公的夫人文姜。由归:从这条大道出嫁到鲁国去。
[5]止:语助词。
[6]曷:何。怀:回来。
葛屦五两[7],
冠緌双止[8]。
鲁道有荡,
齐子庸止[9]。
既曰庸止,
曷又从止[10]?
【译文】
葛布鞋儿双双放,
帽带一对垂两旁。
鲁国道路平坦坦,
文姜出嫁走这方。
既然已做鲁夫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